开放平台的科幻世界
导语:依靠输出自己的核心资源与业界的大量开发者合作,让别人赚钱,自己再分成获得收入。开发者得到的越多,开放平台分到的越多,这显然与现在的主流互联网经济思维是不一样的。

cyber-world

 

经济观察报 丁科/文 2007年,Facebook举办了一个名为F8的大会,向业界发布了自己的开放平台。这在当年与苹果发布iPhone成为了科技界最受关注的两件事。Facebook的开放平台点子来源于它的CEO马克·扎克伯格。扎克伯格曾设想过把Facebook搞得和微软的Windows系统一样,在这个平台上,别的开发者也能开发软件,而并不限于自己。

开放平台的理念获得了盛赞和追捧,也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的新潮流。此后Facebook开始经历应用猛涨时期,当然在开始的阶段,无聊应用最能吸引大众,比如在朋友主页上涂鸦这样的。随后,社交游戏开始出现,类似国内的买卖朋友、抢车位。开发者开始琢磨怎样利用Facebook的规则更多的在用户时间轴上曝光,甚至利用用户来向他们的朋友发送安装邀请。再往后,开发者的应用就开始琢磨怎样打广告和靠推荐其他应用来盈利了。在2009年,据估计开发者在平台上赚的钱大概是5亿美元,与还未大规模盈利的Facebook自身收入差不多。

这个过程中,Facebook作为平台方也在不断修正自己的平台规则,维护着这个社区的秩序,探讨平台、开发者、用户之间的关系。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Facebook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清理恶意应用、学会了请用户举报恶意应用、学会了使用打分评价体系来鼓励精品应用。

这些必然是开放平台所有者要考虑的事情。Facebook作为开放平台像基础设施一样支撑着各式各样的开发者应用,也有海量的用户在其中,它需要一个稳定的秩序,平衡各方的利益,推进这个生态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这超出了以往的软件开发和运营思维。与之的另一种流派的开放平台是像Android和Windows生态这样,所有者并不是秩序的维护者,这个生态里面也会有一些“劣币”,比如病毒、木马程序,但出手的往往可能是以此为生的另一方:杀毒和安全软件。

开放平台本身的盈利方式有多种,比如靠自身服务获取的收入以及靠开发者获得收入后的分成。相比起Facebook,国内同样在搞开放平台的腾讯收入就比较多元。

腾讯2012年总收入438亿元人民币,一半以上来自游戏收入,剩下的则来自广告、QQ会员和QQ秀这样的增值服务收费,而它自2011年3Q大战后奋力发展开放平台至今,给开发者分成收入是30亿元人民币。

在国内,现实地去比较,无疑腾讯是最有可能成为基础设施角色的开放平台。从收入角度讲,腾讯并不十分依赖开放平台的收入养活自己,同时反过来说它可以慢慢探索开放平台怎样运营。对于一个大块头来说,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一个生态系统显然是首要的战略目标。

不过当分成这种商业模式大到一定程度、给腾讯的收入贡献超过它在游戏业务上的收入甚至各种业务总和成为主要收入时,腾讯思维可能就彻底不一样了。同样,如果开放平台给Facebook带来的分成收入能够高于自己通过广告获得的收入,也会在业务层面产生影响。

依靠输出自己的核心资源与业界的大量开发者合作,让别人赚钱,自己再分成获得收入。开发者得到的越多,开放平台分到的越多,这显然与现在的主流互联网经济思维是不一样的。

达到那种程度,腾讯以及Facebook需要服务好用户,服务好开发者。做基础设施能挣到很多钱时,这也会促使这个平台的所有者和创建者考虑更多的合作,引入更多的伙伴,建立好基础规则,在此之上找到人才灵活运营。

这是个很科幻的事情。有幸达到这个条件的,都有可能因为商业模式的不一样,满足的业界需求不一样,缔造的产业生态不一样而颠覆自己的思维。

不过这并不容易,业务收入是扎根于现实的市场状况。我在这里畅想一下,但从心里确实希望能看到这样的假设能够在商业世界中进行一次伟大的实验,看到一种经济模式的转型。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