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习惯决定国家未来
导语: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言咏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布,《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已经完成,年底将形成方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这一条例包含成立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设立国家全民阅读节、制定全民阅读规划、建立国家阅读基金等,旨在提升国民阅读水平。

确实,中国的国民阅读率已低至堪忧。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2012年18岁至70岁公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39本、电子书阅读量2.35本,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调查显示,以色列年均阅读量64本,距世界之首;欧美国家年人均阅读量约16本;北欧国家24本。其实,直观感受也能印证,在国外旅游,海滩上、泳池边、咖啡馆、候机厅,随处可见捧书的外国人,阅读已经成一种习惯。

立法初心本善。问题在于,仅靠立法够吗?中国原本是一个有着阅读传统的国度,为何现在阅读习惯如此稀缺?若不探清根源,《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极易沦为形式主义。

社会价值取向的功利化,让中国人日渐远离书本。做一件事,先看有没有用。对于公务员来说,阅读能带来提拔吗?不如陪领导;对于企业员工来说,阅读能带来业绩吗?不如磕客户;对于学生来说,阅读能带来高分吗?不如背课本;对于老师来说,阅读能带来升学率吗?不如押考题。社会越来越急功近利,做一件事恨不得效果立现。阅读当然不是效果立现的事,书里有知识、真相、历史、思想、情怀、趣味,唯独没有即刻兑换成钱或者分数的通道,因此,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下,人们四处奔忙,很少有人能停下来,安静地读完一本看不到即刻价值的书。

另一方面,当前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已深深断裂。“五零后”和“六零后”,生长于不鼓励阅读的文革岁月,一部分知识分子的阅读热情被压制,更多的人,对书的兴趣根本没机会点燃。他们为人父母后,对书籍的淡漠影响到孩子,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压力,如今有阅读兴趣的年轻人不多。诗人王小妮在《上课记》里这样评价那些不读书的大学生:他们的童年时期,学校和家庭没有提供过任何阅读机会,除了必须熟读的教科书。如果从来不知道书里的缤纷瑰丽,凭什么无端热爱阅读?

因此,要提高国民阅读率,必须激发国民的阅读兴趣,尤其是儿童的阅读兴趣。这不是国民阅读节或国民阅读规划就能解决的,说到底,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它需要个人内心自发的动力。而阅读兴趣的高低,又与少时的滋养密切相关。我们必须改变应试教育的方式,还孩子学习本来的面目。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出生后,母亲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让孩子舔,从而让孩子产生“书是甜的”的美好印象。我们也应该让孩子感受阅读的愉悦而非痛苦,这样当他们长大成人后,才会保有对书的兴趣。他们的习惯影响他们的孩子,如此代代相传,当非功利阅读者越来越多,浮躁的社会氛围自然会沉静下来,社会的价值取向也会慢慢变化。

除了教育上的改变,政府还需要为国民提供足够的公共阅读资源和设施,比如设立图书馆。截至2011年底,中国平均每44万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在美国,每个社区都有图书馆,居民借阅十分方便。政府还可面向贫困家庭设立阅读基金。美国的“早期阅读优先”计划就是主要面向社会处境不利的儿童,所接收儿童家庭月收入低于1500美元的超过1/3;来自单亲家庭的达到了40%;来自英语为非主要语言家庭的占41%。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书带来知识,也促进思考。一个勤于思考的民族,才不会丢失理性和创新精神。因此可以说,阅读习惯根植的深浅,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如今低至堪忧的国民阅读率,确实需要认真对待。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