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区域新闻 > 社会 >
领导人回母校
2013-10-14 11:08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沈念祖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近年来,领导人与母校互动频繁。不少领导人为母校致辞,到母校故地重游,而母校更是把来自高官校友的问候作为学校周年庆典的重头戏。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沈念祖 10月2日,在中国石油大学60周年校庆之际,中国石油大学校友、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现在北京昌平校区的校庆活动现场。喜爱音乐的吴仪,还参与了合唱《我为祖国献石油》。4日,75岁高龄的她又出现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校区的校庆现场,并为中国著名石油化工专家、石油大学原校长杨光华先生塑像揭幕。

10月6日,江西省重点中学余干中学举行建校90周年座谈会等纪念活动,活动期间宣读了原政治局常委、原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及其夫人张锦裳的《致母校的一封信》。

近年来,领导人与母校互动频繁。不少领导人为母校致辞,到母校故地重游,而母校更是把来自高官校友的问候作为学校周年庆典的重头戏,越来越多学弟学妹期望在校园中见到这些影响国家命运的高官们。

谁有机会见到老校友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当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安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张继旺三年前第一次在校史馆看到吴仪这句人生格言时,触动特别大。他没想到,三年后自己能见到吴仪本人。

张继旺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庆接待小组的志愿者,被分到了接待小组,得以近距离见到吴仪。他亲眼所见的吴仪,精神饱满,言谈幽默,走到哪里都带着笑容,像邻家老奶奶一样亲切,当然,比邻家老奶奶多了一份气质。

离场时,吴仪被五六十位同学围住,她随和地和大家交谈。吴仪对女生们说,“不要太爱美,要多穿点衣服”,这句话让张继旺印象深刻。因为校庆正值国庆假期,吴仪还关切地问同学放假有没有回家。吴仪的出现所带来的力量让不少在场的学弟学妹们落泪。

对于那些和国家领导人师出同门的学生来说,能见到自己的学长学姐是莫大的激励,若是能和学长、学姐握手、留影更是莫大的荣耀。

清华大学毕业的张昭源、陈中祥至今珍藏着一张由中央办公厅寄来的照片,照片里胡锦涛和张昭源、陈中祥以及其他11名同学逐一握手。这个难得的机会源自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时,校友胡锦涛的会见。

2011年4月24日上午,胡锦涛从清华大学校史馆出来,13名即将奔赴祖国最需要地方的2011届本、硕、博毕业生在学校安排下得到与老校友见面的机会。他们中有到甘肃、西藏、新疆、广西、重庆等基层工作的选调生,也有到葛州坝、长安汽车、东方电器等重点行业以及部队工作的学生。

什么样的学生能被学校选中?政治素养可靠是第一要求,另外还要具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张昭源在学校时候担任校团委工作,体育代表队大队队长、创业协会主席、辅导员;陈中祥则是班长、党支部书记、院里研工办党建助理,还是清华百年校庆的负责人之一。

张昭源当时站在受接见队列的第6个,胡锦涛与前面同学逐一握手后,到他这里时,该轮到向总书记汇报了。尽管是第一个做汇报,但张昭一点也不紧张。在学校就是主持人的他,至今还能流利说出当时的汇报:“学校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到祖国西部和基层去工作,今年我也有幸到基层去。扎根基层、服务社会,我感觉非常自豪。”作为清华体育代表队的一员,张昭源还表示自己身体好、能吃苦,“准备在基层好好干,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他说了20多秒,后面几个同学也陆续做了汇报。“当时真的很激动,我们不是代表自己来的,我们是代表清华所有学生。”张昭源补充说。

如今在西藏基层工作的陈中祥是最后一个做汇报的,他先问候,再汇报,汇报时与胡锦涛一直握着手。

陈中祥清楚记得校庆前几天,学校老师给他打电话,问他在哪里,说过两天有重要领导要来,但没有说是谁。在河北游玩的他连夜赶回来着手准备。原本只安排了见面、握手、汇报工作,合影是随机提出的。

陈中祥表示:“我们当时准备到基层工作,见到总书记,鼓励效果特别大。他的一句话比十本励志书都有用。他还只是握手,他那天如果拍拍我们每个人肩膀,我们会更受鼓舞。”

除了学校主动争取外,主动给老校友写信也是不少来自领导母校的学弟学妹们的选择。

2011年时罗淑娟是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二年级学生,主修企业管理。暑期之前,她和同伴们商议暑期社会实践方案。“我们可以去探访著名校友啊!”有人提议道。“今年是入世十周年,我们能不能去看望吴仪学姐呢?”罗淑娟的心头一下子就闪现出这个念头。很快,在同伴的鼓动下,罗淑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提笔写信给吴仪。100多名同学还专门附上了他们的姓名和专业,汇报了学校近年来的建设发展情况,邀请吴仪回母校访问。

中国地质大学的2008级新闻系的学生也曾有请学长温家宝来访的想法,但是方案最终被他们自己否决了。不过,幸好,他们毕业那年,正好是学校60周年庆典,温家宝不仅来到了地大,还给母校题了词,作了演讲。

罗淑娟和她的伙伴们则没有那么幸运,没能见到吴仪,吴仪在给“亲爱的小罗同学并你的伙伴们”的回信中予以了解释:“自2008年3月,退休之前,我曾明确说过,‘退休后,无论是官方、半官方,还是群众性团体都不再担任任何职务了’,其中也包括不参加任何形式的活动和演讲。我还特别强调‘希望大家完全把我忘记’,相信同学们通过媒体途径也有所知晓了。”

老校友在母校

相比之下,中国石油大学的学生则幸运得多。参与当日校庆表演的自动化专业2011级学生董小宁回忆,校庆当天吴仪并没有特意准备讲话,吴仪进场时,大屏幕正在播放她50周年校庆时来学校的视频。

吴仪没有走向舞台,而是走到座位上,站着给大家做了演讲。她说刚才屏幕上放的是10年之前的场景,现在她就是一个75岁退休老干部,以老校友的身份来参加校庆。

吴仪喜欢音乐,有一副很好的女中音嗓子,美声唱法处理的《潇洒走一回》是她的保留曲目。在这次母校60岁庆典上,她参与了合唱《我为祖国献石油》。

1997年是吴仪这一届入学40周年纪念,同学们在北京相聚,当时已是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吴仪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跟大家相处了3个小时。其间兴致高昂,唱了《我为祖国献石油》、《克拉玛依之歌》、《潇洒走一回》等歌曲。另一次石油大学57级校友聚会上,校领导离席后,吴仪主动拿起竹筷敲着盆碗,随着节拍唱起俄语歌曲。

除了唱歌抒怀,吴仪还用特别的方式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中国石油大学教授余世诚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吴仪返回母校与师生见面座谈。她诚恳地感谢母校的培养和老师的教育,郑重地向坐在主席台上的校长杨光华和其他母校老师三鞠躬。随后杨光华表示,看到自己的学生取得成绩,受到人民的拥戴,做老师的无比喜悦。“吴仪同学这三鞠躬,把我们老师们的痛苦、辛劳、委屈和冤枉,都给抹平了……”

中国素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说法,因而,一些领导回母校,会选择为母校栽一棵树,作为回馈。2012年底,胡锦涛到江苏省泰州中学视察时,在母校的花园里种下一棵银杏树。

除此之外,写信、题词、演讲、座谈等都是对母校的回馈。

1992年和2002年,母校泰州中学九十与一百周年校庆时,胡锦涛均发信祝贺。2011年10月22日,江苏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迎来学校百年华诞,胡锦涛给母校发去贺信。

2012年10月20日,江苏省扬州中学举行建校110周年庆祝大会,江泽民为母校扬州中学建校110周年亲笔题词:“树人堂下教书育人桃李多芬芳,奋进路上建功立业中华更昌盛”。江泽民此前4次为扬州中学题词。此外,江泽民累计造访上海交通大学十余次。2006年,上海交大建立100周年时,江泽民回访母校,与在校的师生座谈

2012年5月19日,温家宝回到自己的母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看望师生,参观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后,他在该校作了长达50分钟的即兴演讲。此前,他曾给地大题词“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现已经成为该校校训。

2003年,国务院前总理李鹏为母校成都市实验小学重新题写校名。

除了走官方路径回校,一些领导也会选择悄悄“私访”。自从温家宝1960年高中毕业后,一共回过3次南开中学。温家宝第三次回母校是2002年9月26日,那天已经是晚上10点钟了,温家宝穿一件深色夹克衫来到母校。一进校门,他就对值班的校工说:“我只是随便看看,不要打电话惊扰他人。”得知学生已经下自习,温家宝还特地去和学生拉家常,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老学长的力量

领导人感谢师恩并非仅限如此。

去年,前国家总理李鹏用稿费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捐款300万元,设立了“李鹏——延安助学基金”,该基金将用于资助母校延安大学的学生。据《华商报》报道,李鹏一直关心和支持延安大学的建设与发展。1988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亲自过问延安大学的建设,将延大列为“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院校;在他任国务院总理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期间,多次接见延安大学领导,关怀学校发展。

朱镕基在清华建校80周年的时候写下“水木清华,春风化雨,教我育我,终身不忘”的词句。朱镕基一直以清华和经管学院为荣,出国访问都要表明他是清华的院长、教授。他以自己的影响力推动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高校与清华经管学院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

2001年6月,朱镕基辞去了清华经管学院院长职务。在告别会上演讲时,朱镕基动情地说:“今天,我告别清华,以后就很少来了。说实话,永远也不来了。但是,请大家放心,我的心永远留在清华。清华的每一个成绩我都会欣慰,清华的每一个难处我都会关心,清华的每一个不足我都会指出。再见了,我永远是一个清华人!”

中国校友会发布《2013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行榜》,清华大学以出了63名政要,稳居排行第一,北大以55名政要,位居第二。这份排行榜中政要的标准为省部级以上官员。

在接受老校友帮扶的同时,学校也不忘给老校友一些别具心意的薄礼。泰州中学很早就确立了“领袖风范、领军人物”的育人目标。2012年底,胡锦涛来到阔别53年的母校泰州中学参观考察时,校长蒋建华向胡锦涛赠送了胡锦涛当年的高中学籍卡、评语汇编、1959届高三(4)班毕业照等。胡锦涛欣然收下。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