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话语权的统治
导语:互联网改革了我们生产与传播信息的模式与方法,所有国家的互联网都改变了格局,公民的话语权达到了空前的地位,社交网络给这些公民提供了话语平台,这是一种全球对话的胚胎模式,但是却让人感到不安,尤其是传统记者很难接受这样的一个现实,因为这似乎影响了他们对话语权的统治。


 主持人: 各位好,欢迎收看橙色视点。本期节目我们将为大家呈现2013中法软实力论坛第三场活动来自法国的“89号街”网站记者韩石先生的演讲。韩石先生在主题为“未完成的革命”的演讲中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互联网改革了我们生产与传播信息的模式与方法,所有国家的互联网都改变了格局,公民的话语权达到了空前的地位,社交网络给这些公民提供了话语平台,这是一种全球对话的胚胎模式,但是却让人感到不安,尤其是传统记者很难接受这样的一个现实,因为这似乎影响了他们对话语权的统治。

同期声:

韩石法国的“89号街网站记者

韩石:谢谢邀请我来参加这次论坛,我们可以交流一些国际国内的观点,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对话合作模式,对此对《经济观察报》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大家请我来谈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话题,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我选择的题目是“未完成的革命”,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从法国来到中国,两个国家都经历了革命,但是我们使用革命这个字眼的时候要小心了,如果我们要回溯信息化与全球化,在1967年加拿大社会学家麦克卢汉就出版了具有象征意义的一本书,他使用了地球村这样的一个概念,他似乎描述了今天这样的一个世界,至少在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到底怎么样我们拭目以待。现代的通讯传播手段,尤其是即时通讯手段颠覆了文本的概念,大众传播的信息使得社会联系的更加紧密,大家在这个时代在同样的空间节奏中生活,1967年的时候还没有CNN,它是1980年诞生的,在1991年海湾战争扮演了重要的角色,CNN这种新闻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元素,而且它打破了从前的传统媒体的节奏,现在我们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在1989年3月已经赢得很大的空间,现在有20亿的网民,在未来的时间还将增加20亿的网民,由于脸书的出现,是马克在2004年推出的,它现在已经成为巨大的社交网络,已经有10多亿的用户,带法国有1800多万用户,在法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聚集这么多的民众,还有什么平台能聚集这么多的民众。推特是一种经营的社交网络,它的影响也非常的广泛,里面包括奥巴马、蕾蒂嘎嘎,全球记者和普通公众都在使用推特,现在这些因素对我们来说都是全球化的因素,就是当年麦克卢汉谈论的地球村,那个时候还是冷战时期,全球两大阵营,中国还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这时候在联合国组织第三世界的国家他们在为这种新的信息秩序而努力,大家认为当时的这种信息模式太受制于美国模式了,所以麦克卢汉的全球村概念是诞生于当时的语境但是完成与当时的现实是不一样的。

我们谈到信息化全球化的时候也有一个限制,在每个阶段我们都有一个幻想和误解,我们还是以CNN为例,因为这是走向全球化的步骤,它是由美国亿万富翁特纳创建的,在他的这个行动中有一些理想主义的成分,他是当时的女伴给他一些灵感,他希望创建一个全球的电视网络,他不让使用外国这个字眼,而是要向所有的文化开放。虽然他有这样好的意愿,显然CNN更多的还是传递美国对全球的看法,因此其他国家他们也就开始效仿CNN的模式,也想增加自己的话语权,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尤其是法国创建了“24新闻频道”,像半岛电视台、阿拉伯电视台等等,他们现在也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中国也是这样。昨天晚上我看到了CCTV在非洲的直播节目,它是英文的节目,主持人也是非洲人,这个节目是在内罗毕完成的,我一开始以为是CNN,后来发现是中央电视台的海外节目,这可以让我们看出所有的国家都是这样,都希望有自己国家的CNN,都希望在这样的全球环境里有自己的信息话语权,这不过是一种现代的版本,没有那么直接的加以意识形态,就像过去他们在这种短波电台上进行的宣传战,那时候有美国之音、中国的电台、莫斯科的电台,他们竞争的形式实际上和今天差不多,希望通过这样的模式来增加自己的影响,当然各种电视观众能够找到自己的好处,因为他们可以将自己的观点与其他行为者的观点进行对比,所以还是有积极的一面。一方面有幻想一方面有误解,在互联网上也是这样的,数字化的革命全球的连接已经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

刚才我已经说了有20亿网民,而且未来还将增加大量互联网用户,大家知道在未来2/3的人民变成网民,在金砖国家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努力,尤其是加强南南的关系,另外一些是大的公司,像脸书他们是协助完成的,他们要进一步抢占用户市场,这一个史无前例的世界。互联网也有理想主义的成分,他现在的模式是免费,比如说有一些免费的软件,比如火狐这样的软件,还有维基百科也是这种模式,它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互联网并没有催生麦克卢汉说的全球村,也没有全球一统的文化。互联网业影响了国家对信息的控制和影响,对全球的经济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它是全球化的一些关键因素,尤其是最近20年来都是这样发展的,互联网它改革了我们生产与传播信息的模式与方法,当然它也撼动了传统经济媒体的模式,刚才我已经说到了麦克卢汉提到了信息化对传统媒体的影响,现在有些传统媒体已经受到影响,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可能大家一开始没有注意到,也就是说个人、公民、网民的崛起,他们现在已经称其为信息制造的不可控制的行为者,我们刚才谈到了读者的激增离不开他们,因为读者成为行为者的时候,实际上没有更多的规则来限制他们,我们必须考虑这种新的全球化模式,国家之间的模式,这种新的社会关系,这都是因为数字化革命所带来的,过去买电视的人无非称其为图象与信息的消费者而已,现在一位买电脑的用户,不管是买智能手机还是平板电脑,一方面是消费者,另一方面也能称其为一个强势的信息制造者,当然这是广泛的信息概念,它不同于记者,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我们现在应该谈谈全球化在社交网络的交流,当然大家想的是一个理想化的世界,像“89号大街”它是去年建立的一个网站,我们希望超出国家之间建立的交流对话,不受语言的限制,我刚才谈到的理想主义的色彩,我们希望讨论一些多元的问题,像全球化问题、移民问题、环境问题,同时将这些社会问题与其他国家社会问题进行对比,我们希望用多种语言来进行讨论,我们希望讨论中国、印度、巴西以及阿拉伯世界国家的观点。如果我们比较乐观的话,这个东西现在发展还不是特别成熟,这是我们的期望与梦想,在国内层面来讲,所有的国家的互联网都改变了格局,公民的话语权达到了空前的地位,有好的东西也有坏的东西,社交网络给这些公民提供了话语平台,这是一种全球对话的胚胎模式,这是一个和平与发展的元素在当今这样一个互联与多元的因素,但是让人感到不安,尤其是传统记者他们很难接受这样的一个现实,这似乎影响了他们对话语权的统治,也就是说读者的激增带来了各种影响,他们的出现有时候是不好控制的,但是我们很难逆转这种现象,互联网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有各个层面的影响,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来认识我们现在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比以前要复杂得多。

还有对互联网管理的问题,有时候国家是难以控制的,但是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美国的,很多人希望对互联网的管理是由各国联合起来管理,我们在谈到互联网的管理时,我们会想到不同的分歧与意见。第三种威胁是,互联网实际上有碎片化的趋势,虽然它是开放互联的,但是某些国家是隔绝的,中国就选择了这样一种道路,他们在构建自己网络的时候,希望凸显自己国内的企业。百度主要是在中国使用的网站,其他国家也想走中国这种模式的道路,对互联网进行国家的控制,中国管的是很有成效的,它是对全球化的一种影响与威胁,另外在网络世界中还在继续“影响战”,希拉里讲到互联网的例子,还有技术与商业垄断的威胁,现在这些企业非常强大,比国家还强大,只要对他们有用的就对人类有用。大家看一下谷歌的首席执行官斯密特跟创意总监戈恩写的《新数码时代》这本书就可以有这样的一种印象,这本书出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技术的大公司已经诞生,但是他们也受到这种过渡的技术威胁,所有这些威胁是不同性质的,有国家间的有国内的也有商业性质的还有私人性质的,它可以让我们看出,即便我们现在的世界是互联的,但是我们还不是达到这样一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还没有达到麦克卢汉谈到全球村的概念,同时跟金融的全球化也相差甚远,软实力也是一个文化对质的场所。信息化的全球化时代这场革命还没有完成,麦克卢汉半个世纪之后地球村还是一个乌托邦。

主持人:好,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也欢迎您登录经济观察网、乐视网进行收看,或者扫描经济观察报官方微信二维码浏览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收看再见。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