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兑现“大事件”

张煦 王国信2014-01-28 12:02

经济观察报 张煦 王国信/文 马年已至。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中国车市的风云变幻依然吸引着较高的关注度。目前来看,2014年最有可能发生的“大事件”,也是马年里最值得关注的热点话题。这些极有可能在新的一年里持续发酵乃至爆发的事件,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

1.

围攻特斯拉

当特斯拉公布其旗舰车型Model S在中国售价为73.4万元时,围观的小伙伴们惊呆了。

这一数字不仅与业界普遍猜测的200万元以上相去甚远,甚至低于奥迪Q7、奔驰S级轿车和宝马7系。要知道,Model S可是超跑范儿。按照特斯拉的定价计算方式,73.4万元包括与美国售价相同的81070美元、运输与装卸费3600美元、关税等税款19000美元以及增值税17700美元,也就是说,除了占据车价30%的中国税费,整车售价和在美国本土完全一样。

特斯拉的计划是,让中国市场超过美国,成为其全球最大的市场。为此,特斯拉决定“不计后果”。显然,这势必将激起包括宝马、比亚迪等手握新能源“武器”的车企新一轮围攻。

2013年年底,比亚迪将首款针对私人消费者的电动车“秦”推向了市场。今年,双模双擎车“唐”也将上市。在营销模式上,秦已经把其首批客户瞄准了IT圈,以复制特斯拉依托明星和名流追捧而声名鹊起的路径。宝马旗下的电动车品牌“i”品牌也将进入中国市场。而长安E30纯电动车会将先行进入出租车市场。

可以想见,电动车新一轮的竞争将在今年愈发激烈,应用推广、市场化推进将是此轮新能源竞争的关键。

2.

汽车集团整体上市

汽车集团上市是必然的趋势。从大环境来讲,按照中央“市场发挥主体作用”的改革思路,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将首先被推上改革的道路。与此同时,IPO也从去年开始重新启动。对企业自身而言,也需要借助上市来规范财务和管理,并募集资金,实现自我升级。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或有大批企业走上上市之路。首先是江汽集团,去年开始的安徽国企地方改革,已经显露出为江汽集团整体上市铺路的信号;其次是在去年年底完成战略布局的北汽集团,其正在为注入主营业务的北汽股份IPO冲刺,时间点或在今年上半年。

此外,一汽集团的整体上市也在蠢蠢欲动,眼下一汽轿车已恢复盈利,为其上市带来了契机。

3.

央企收编海外车企

一边是弹药充足、不紧不慢的央企集团,一边是心急如焚、等待救援的欧洲第二大车企,东风入股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PSA),自一开始就充满了悬念和看点。若能成功,这将是汽车央企第一次收购国际大型汽车集团股权。

目前来看,PSA是否放开技术共享,是决定东风入股与否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东风“大自主”战略一直是东风最为看重的板块。业界猜测,对于东风而言,通过与PSA的技术共享,实现东风风神的技术升级,是这桩生意最大的诱惑。

PSA有什么家底?在平台层面,作为PSA的最新平台,EMP2是最大亮点,PSA一半的车型都可以在该平台上生产,优势是可以令车身更为轻量化。在技术层面,PSA的亮点是空气混合动力。据悉,PSA已经研发实现通过了五代样机,目前正在进行第六代样机的测试。

东风最终是否会下决心入股PSA,入股后如何将技术导入、迅速盘活并化为自己的优势,将是2014年最值得关注的新闻之一。

4.

品牌管理办法或修订

实施九年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有望在今年内修改,而且很可能采用的是2009年曾提出的修改方案。

2013年上半年,针对进口车的反垄断调查将厂商独大、经销商弱势的矛盾暴露无疑。2013年8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汽车供应商与品牌经销商关系不和谐,强制规定经销商经营模式,“有必要会同有关部门对《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进行修改完善,细化有关条款,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自2005年《办法》出台之后,整车厂商就被赋予了过多的权利。汽车流通领域的经销商为取得汽车品牌授权不得不处于从属地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何黎明日前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称,目前《办法》仍处于相关部门的审议之中。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相关负责人称,《办法》很可能在短期内进行修改,而修改蓝本很可能就是此前已基本成型的版本。

5.

产业政策有望修订

从2003年开始制定、2004年推行的汽车产业政策至今已实行十年之久。这十年,是中国汽车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十年,但在几乎一成不变的政策与市场环境巨变的对撞之下,不少汽车企业有苦难言。

近来,关于修改汽车产业政策的争论愈演愈烈,讨论甚至触及“合资公司50%:50%对等股比的限制要不要放开”等敏感话题。

毫无疑问,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大踏步前进,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汽车产业政策弊端越来越大,汽车产业政策的修改势在必行。相比股比放开与否等具体层面的操作,新版产业政策能否有更开放的胸怀和态度更值得关注。

6.

二线豪车扎堆国产

眼下,豪华车品牌依然为德系三强(宝马、奥迪、奔驰)所把持,包括英菲尼迪、凯迪拉克、讴歌和雷克萨斯等二线豪华车品牌均面临“不进则退”的处境。

今年,包括捷豹路虎、凯迪拉克、英菲尼迪在内的多个豪华品牌都将盼来国产车的下线,而去年已实现国产的沃尔沃第二座工厂也将开始投产,中国车市将迎来二线豪华车的国产年。目前,英菲尼迪的产能储备为25万辆,沃尔沃是20万辆,凯迪拉克为16万辆,捷豹路虎的首期产能也有8万辆。

不过,二线豪车的国产也将引发进口经销商的担心。目前,占据进口车市场销量份额60%的SUV市场,将面临新的冲击。曾经风光无限的进口豪车增长或将不可持续。

7.

自主品牌艰难突围

2013年,中国乘用车销量接近1800万辆,创历史新高,但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1.57个百分点。

随着合资自主品牌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已经把这当成下探廉价市场的渠道,直接攻入自主品牌的腹地。更糟糕的是,以大众、通用为首的国际品牌正在开发廉价小车,以突进更低的消费阶层。

另一方面,市场对于自主品牌的信心指数也没有明显改善。调查显示,28%的中国消费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考虑购买自主品牌。

当前,外资品牌正集体发力中国市场,而自主品牌却依旧在不断缩小的地盘中过着“皇帝轮流做”的日子,马年仍将难逃困境。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