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中取栗 百亿资金入股信托公司

朱熹妍 欧阳晓红2014-02-17 08:29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朱熹妍 欧阳晓红 经过3年多爆发式增长后,中国信托业正迎来一系列兑付危机事件,行业“拐点说”风起。不过,经济观察报统计发现,自今年1月份以来,已有超百亿元的资金奔袭注入信托公司,其中,不乏险资与部分产业资本的身影。

在“刚性兑付”背景下,信托公司自有资金将首当其冲,为问题项目垫付。这超百亿新资本甘冒“炮灰”的风险入股信托,其间考虑实在耐人寻味。

密集入股

三家上市公司在三天里陆续发布公告,涉及信托公司增资计划共计约70亿元。

2月12日,安信信托(600816.SH)抛出约33亿元的募资计划。公告称定向发行不超过2.5亿股股票,以13.20元/股的价格向大股东上海国之杰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3亿元,用以补充公司资本金,增强公司实力,拓展相关业务。发行后上海国之杰持股将达56.76%,对安信信托绝对控股。

就在一日之前,中国人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国寿投控)以24.26亿元的价格接盘重庆水务(601158.SH)手中重庆信托23.86%股权。目前,已缴付6亿多元保证金。一旦监管机构审核批准,国寿投控将成重庆信托第二大股东。

2月10日,中航投资(600705.SH)非公开发行股票已获证监会批复,募集资金中的12.69亿元将用于中航信托股权聚拢及增资扩股。其中,6.71亿元用于收购中航工业持有的中航信托10.20%的股权,5.98亿元向中航信托增资以助其开展信托业务。

这仅仅只是信托公司增资潮的缩影。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进入2014年以来,入股信托公司的新资本已超百亿元。其中,绝大多数资金将用于充实信托公司的注册资本。

同时,记者获悉,目前尚有多起信托公司股权交易仍在进行之中。一位信托业高管透露,目前仍有几家保险公司、大型民企欲觅信托公司协商入股事宜。

虽然信托业调整之说风起,但这丝毫未影响资本向信托公司奔袭。

资本考虑

在上述上市公司的公告中,“提升资本实力,拓展发展空间”成为信托公司增资的共同措辞。新资本的进入理由大致相同,无疑均看好金融业发展政策和产业升级各项规划使非银行金融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其中,险资显得尤为积极。

国寿入股重庆信托,已是本年度第二笔险资与信托的联姻之作。1月初,国投信托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泰康人寿保险和江苏悦达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两家公司合计持股45%,募集资金超过22亿元。由此,国投信托也正式更名为“国投泰康信托”。

一位保险资管负责人说,对保险资金而言,信托公司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投融资平台。目前保险公司已有人保集团、平安集团、泰康人寿、国寿投控持有信托公司股份,涉资约百亿。“国寿投资重庆信托股权应该是资产配置的一种手段,未必看中盈利红利。”一位保险机构高管说。

在刚刚召开的2014年度工作会议上,中国人寿负责人表示,计划由大型综合保险集团向现代综合金融保险集团迈进,谋动银行、证券、信托等非保险金融领域。国寿内部人士则透露,国寿此笔投资主要是便于开展另类投资业务。

从政策面看来,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正在放宽,需要寻找更多的出口;信托业迎来转型之年,亟待外部力量推动发展。为加强风险防御能力,银监会也鼓励信托引入新资本补充资本金。由此可见,险资与信托的联姻可谓一拍即合。

除险资以外,部分实业资本对信托公司股权也十分青睐。在近一年来已经公布的增资计划中,一些实业资本也频频现身,其中不仅有实力雄厚的国企,还有一些民营资本以及其他金融投资机构。

蚀本风险

对于新资本的入股,一位信托公司的高层说:“信托虽然已经进入调整期,但对资金的吸纳能力以及10%左右的红利仍然是资本不错的选择。信托公司同时也是不错的融资平台。与其投资信托产品,不如投资信托公司来得更有价值。”

不过,上述信托公司高层也坦承,“现在入股信托公司,存在一定的风险。”

1月中诚信托30亿矿产信托产品危机虽有惊无险,但是解决方法实质上三方联合兜底。信托公司仍然未打破刚性兑付的潜规则。

近日,吉林信托又曝出与山西联盛集团合作的矿产信托产品可能于2月19日逾期,涉资约10亿元。在刚性兑付的逻辑顺序中,一旦出现兑付危机,信托公司会首先拿自有资金即利润和资本金进行赔付。

信托行业一直是以量取胜。以受托资产千亿规模的信托公司为例,按4%的管理费用计算,每年毛利润约为40亿。一旦信托产品出现危机,赔付的金额一般都在数十亿级别。坏账率一旦超过利润率,就会产生“蚀本”风险。

监管部门对这波增资潮持鼓励态度,一方面是希望新进入的资本能够推动行业继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也正是出于补充资本金,增强抗风险能力的考虑。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在2013年年会上表示,“要有补仓制度。如果老的股东都没钱补,就通过新股东补,必须保证资本能对冲外部风险。”

有心进入的新资本也显出谨慎的态度。国投信托的高管透露,泰康入股之前与多家信托公司接触过,后来选择国投信托,一方面是价格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投信托风格比较保守,存续项目不多,风险比较容易控制。

上述保险资管负责人也表示,保险投资信托还是有选择性的。未来信托业也面临转型,优秀的公司将会脱颖而出。他笑言,保险投资信托的选择标准与条件主要是“高、大、上”。言外之意是,要求信托公司有背景有实力,有足够大的资产规模与注册资本,满足各项监管条件,经营范围广,在信托行业排名较为靠前。

像国寿这样的大型险企自有一套完善的风控体系,而监管层也是视保险机构的偿付能力和资产配置等实际情况,分类酌情给予支持。“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之后,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都会上升,但只要全行业紧绷防范风险这根弦,大的风险是可以避免的。”一位保监会领导曾在内部会议上指出。

二级市场的股权投资者们,对于信托业的发展也相对谨慎。对于安信信托33亿的募资计划,虽然被多数券商视为利好,但投资评级仍未见上调。招商证券对安信信托维持“审慎推荐-B”,其分析师认为,“信托公司凭借其在融资方式和机制上较强的灵活性,将迎来业务发展的崭新机遇。但最大风险仍在于信托兑付和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