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的模式困境

2014-04-04 09:08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廖杰华 已持续近半月的深圳豪宅业主抗议华侨城地产改规划事件,仍旧看不到解决的迹象。

在深圳华侨城豪宅楼盘天鹅堡四期的开发中,华侨城地产预备新建多栋40多层高楼,这不仅挡住了众多老业主的湖景、山景资源,而且改变了这个深圳最高档社区原有的低密度生态。

在多次交涉无果后,华侨城的业主们用挖掘机堵住了工地的大门。

据称,在产生纠纷的楼盘中,由于预期的售价超过10万元/平方米,因此每盖一栋高层将为华侨城地产带来超过30亿元的销售收入。

而在业主堵门背后,是华侨城对有限土地资源的过度依赖。

深圳当地一国资地产高管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作为央企的华侨城,近几年的发展仍旧十分依赖深圳大本营,但经过10多年的开发,华侨城片区土地资源已所剩无几,因此,挖掘已有资源的剩余价值,从而产生更多的销售和利润成为华侨城为数不多的选择。

“在资源如此稀缺的华侨城片区,只有华侨城有能力和胆量敢盖如此高的楼盘,这对未来的伤害是极其巨大的。”该高管称。

疑规划被改,业主堵门

2013年4月3日,尽管深圳连续几天暴雨,但在深圳华侨城天鹅堡四期的工地,轮流值班的业主们仍坚守着岗位。

经济观察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天鹅堡原有的小区已与新建的“天鹅湖一号”隔开,靠近天鹅堡的工地已停工,而另一端仍在施工。

而几米之外,两台挖掘机仍堵着工地的大门。

自从3月22日大规模抗议以来,业主们和华侨城地产之间仍旧处于紧张的对立状态。

3月22日,200多辆贴着“华侨城地产背信弃义失诚信”黑白条幅的豪车,在深圳最著名的富人区穿梭,并一直行驶到了深圳市区的主干道深南大道上。整个抗议活动从上午10点多开始一直持续到当日下午3点,当地交警不得不出面维护秩序。

对于维权的事由,华侨城天鹅堡的业主认为华侨城地产擅自改了地块规划,将原本2003年销售时承诺建设“别墅、多层和高层”的天鹅堡四期变成了“超高层”的天鹅湖1号,大大提升了地块的容积率,直接影响到前期物业乃至整个华侨城的价值。

资料显示,天鹅堡小区围绕一个天然小湖而建,二期和三期的高层住宅拥有湖景景观。目前有湖景的二手房市场价每平方米超过10万元,是深圳最顶级的豪宅片区。

“四期的高层一旦建起来,许多老业主的湖景、山景都会被挡,最初买入的资源和风景优势不再,每户至少损失200万。”一位业主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其称,有无湖景,价格差别巨大,以目前在二手市场的价格计算,两者差价高达4万。

而华侨城遮掩的做法让许多业主不满,从开始砍树到机器进场,华侨城未给出说法。“我们一再追问,他们最初说是平整土地,直到打了桩基后,华侨城才承认是开始建高层。”

业主称:“我们从去年9月开始与华侨城地产交涉,双方开过7次座谈会,直到最后两次,华侨城地产才承认要建设超高层,一共三栋,每栋40多层。”

但华侨城地产并不认为自己有违规之处。

华侨城地产公开对外表示,在建的“天鹅湖一号地”项目合法合理,已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针对业主提出的沙盘及宣传册上的介绍,只是当时的市场营销手段,并没有在正式文件中允诺建小别墅。

对于业主们指责的改规划问题,华侨城地产、深圳市规划和国土委则称,天鹅湖1号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是根据批准的华侨城地区法定图则核发的,符合规划要求,没有改变规划,法定图则是2011年经审议通过的。

发展缓慢,模式成困境

富人开车巡游维权,反对建高密度住宅,折射华侨城深圳本部土地消耗殆尽的现实。

为何华侨城敢在豪宅区中央树45层的高楼,这与华侨城的开发模式有极大的关系。

毕竟,一栋高楼就意味着30亿元的销售额。

在克而瑞2013房企销售额排行榜上,华侨城以162.5亿元的房地产业务销售额位列41位。

中银国际田世欣在点评华侨城年报时称其四平八稳、期待亮点,报告称,华侨城2013年全年去化率有所改善,2014年在市场压力下销售预期持平略降,第二轮扩张目前进展不快。

事实上,由于模式限制和运营能力不佳,时至今日,华侨城仍旧十分依赖总部所在地深圳。

2013年年报显示,在华侨城2013年营业收入中,华南地区的营业收入达到136亿元,占到整个华侨城营业收入的近五成。而华侨城所谓的华南片区主要是指深圳,深圳又主要依赖位于其总部华侨城片区的个别豪宅楼盘。

从营业收入上看,尽管华侨城过去几年一直在着手布局,但效果却难言理想。

华侨城地产对单一地区、单一楼盘的依赖有多强,2013年的一组销售数据或许能说明问题。

2013年8月18日,与天鹅堡一路之隔的纯水岸十五期开盘,首推399套房源。

当地媒体报道称,首推399套房源,单日认购超300套,均价6.3万元/平方米,总市值约60亿。

资料显示,纯水岸十五期为住宅,户型面积为290-300平方米大户型。

深圳当地知名网络营销公司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当晚八时,华侨城纯水岸十五期开盘的339套房源中,已卖出332套,总成交金额55.86亿。

而实际上,纯水岸十五期只有4栋高层。

这也意味着,如果按照克而瑞的数据,这4栋楼的销售占据了华侨城全国总销售额162.5亿元的三分之一强。

更为严峻的现实是,华侨城在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储备极其有限。截至2013年末,华侨城旅游综合业务配套地产储备权益面积约466万平方米,房地产业务储备权益面积约318万平方米。

“2014年度,公司旅游综合业务配套地产与房地产业务计划开工面积约为96万平方米,计划可售面积约为159万平方米。”年报称。

这一数字与2013年相比,甚至出现了滑坡。

按照公司规划,2013年度,公司旅游综合业务配套地产与房地产业务计划开工面积为96万平方米,计划可售面积为168万平方米。

在这种局面下,对现有资源做最大限度的挖掘成了华侨城为数不多的选择。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