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永福剑拔弩张百度搜索 移动互联网上演中国变局

邬川2014-07-07 09:08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邬川 技术与商业的合力一直在重塑互联网的业态,传统行业不断被侵蚀边界,又不断与之磨合,这一系列的攻防与竞合动作催生出跨界力量:在不同技术之间,通讯技术跨越到互联网技术;在不同行业之间,互联网的渠道与平台优势在与传统金融行业争食;在不同国家之间,中国的互联网产品开始有了洞穿国界与文化壁垒的力量;新物种开始随之孵化。

即便是同一种技术:搜索,在移动终端生态里,也不同于往昔的PC时代。移动搜索的蓝海中尚无霸者,百度正被UC扼住咽喉。

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大佬在4日召开的“移动互联网创新大会”上,抛出了火药与迷雾。他们中间拥有成为BAT巨头之间的变量可能,或许他们此刻的言和行将暗含移动互联网的中国变局。

俞永福呛声背后的搜索野心

去年7月,91无线被百度全资收购,作价19亿美金,成为当时国内互联网历史上最大一笔收购。今年一季度以来,百度系应用分发平台以38%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

而在今年6月,UC优视公司CEO俞永福通过微博表示,“一个重要的决定:合聚变!”UC并入阿里巴巴的传闻成为现实。阿里将组建UC移动事业群,俞永福担任事业群总裁,并进入阿里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有业内人士估计阿里以现金和股票的形式收购UC,估值将不低于50亿美金,再一次刷新互联网企业收购金额纪录。

对于渴望入口和导流的阿里而言,业界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UC将成为阿里电商平台的入口,导航页面势必充斥淘宝广告。

俞永福在演讲中予以否认,并强调,任何一个整合,不是把对方搞死,而是让对方发展壮大。如何能够让UC在整个市场中的品牌更加中性,才是他的努力目标。同时,他还以91无线被收购为例,认为91被收购后原有人才流失,IOS和Android的分发量大幅下滑,“91很可惜,基本被搞死了。”

言下之意是,UC仍然活得很好,保有品牌,也维持了团队。

在俞永福呛声百度系的91之前,他就曾公开对百度发难。

随着阿里巴巴和UC联合推出“神马”移动搜索,俞永福的UC和百度在搜索领域遂成剑拔弩张之势。

“百度对UC进军移动搜索反应之激烈远远出乎我们意料。”俞永福此前在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演讲时说,期望每个人能维护互联网基本道义和公约。

在这一系列表态背后,俞永福在移动互联网创新大会上已然公布了答案:移动搜索市场在中国超过了5亿用户,每年收入超过了400亿元人民币,作为移动互联网,移动搜索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神马搜索想要正面挑战传统搜索巨头。”他并不吝啬于讲出UC下一步的蓝图与梦想。

很多朋友对他表示过质疑,“是不是神马搜索和百度搜索的竞争是你们哥俩的游戏,跟我无关。”俞永福却认为移动搜索领域的体量以及技术变迁的机会仍旧巨大,会出现很多品牌和创新机遇。

相较于其他领域与产品,过去五年,整个PC搜索产品的创新成果微乎其微,这也是俞永福进入移动搜索的底气所在。

曾被业内人士称为互联网企业CEO中最像柳传志的俞永福,把“枪口”调转91也自有其逻辑。

就目前用户覆盖度而言,微信、手Q、淘宝、微博等单个社交与购物类APP应用仍是第一梯队,紧随其后的便是应用商店和浏览器。相较而言,应用商店和浏览器更适合做移动互联网入口。

在投资人和从业者看来,应用商店和浏览器皆是最具有成为入口潜力的产品。

国内安卓第三方应用分发渠道正在摆脱狭隘的工具类应用局限,诸如91助手、360手机助手和豌豆荚等应用商店,已经PE和巨头认定为具有成为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潜质,它能分发所有信息与APP。而移动端缺乏船票的百度在阿里和腾讯的手机淘宝和微信围攻下,急于向华尔街证明其在移动互联网仍然拥有与之抗衡的布局与产品。

财报证明百度并没有“搞死”91无线。

2014年百度Q1的移动收入占Q1营收比已超过25%,达到25亿元人民币,去年Q2,这个数据还只是10%,同比增幅达150%。

百度移动端的盈利实现路径不再照搬PC端。在移动端,业内人士葛甲将其称为是搜索广告、应用分发、LBS、在线视频广告等业务交织形成的混合体。他认为移动互联网里的APP,实质上是PC端的网站和客户端,用搜索分发巨量的APP,也即是推广网站和销售客户端,利益极大。

百度将91收入麾下,整合成应用市场的第一分发入口,正是看中这一点,也随之获益于此。

而浏览器之所以能成为入口,在于它能提供内容搜索。UC凭借着手机浏览器装机量和月活跃用户数第一的规模,在移动互联网上有卡位、团队和收入,同时为百度移动搜索贡献了20%的流量,可以说扼住了百度移动端的咽喉。

但同时,UC软肋也来自于此,百度的分成占UC收入的比重不到20%,但依然处于高位,UC并不敢将百度搜索从搜索栏里去除。

以91为代表的百度系应用商店与UC浏览器处于正面争夺的态势,目标直指移动互联网入口。

因此俞永福在此为其浏览器的核心: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内容搜索“站队”和划分你我,实属商业策略。

俞永福还放言,如果UC向全部用户推荐神马搜索引擎,移动搜索的天肯定会改颜色。

但入口一词对于91和UC而言,仍非定数。

知名TMT行业研究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讲师魏武挥对于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应用商店和浏览器成为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机会“其实很难”,他对于“入口”一词有着自己的定义:“比如阿里模式的重要一点是封闭,卖家搞不到淘宝外流量,或者说能搞到很少,于是入口就建立起来了。入口要排他,赢家通吃,垄断不住就难以成为入口。”

照此逻辑,应用商店和浏览器是并非处于寡头垄断的业态。他说:“应用商店,IOS已经是入口了,但安卓应用商店很难,浏览器也很难,因为还有其他体量不小的竞争对手。”

UC决心做移动搜索,在很大程度上,是想凭借浏览器的优势复制360在PC端以浏览器带搜索量的模式,但在移动端,这种模式是否还能行得通?

“我个人觉得难,移动端的搜索,主要难点是需要更精准,而且需要更好的界面展示。”魏武挥表示了他的担忧。

移动互联网的泡沫何在?

究竟一个公司估值多少才算合理,这是PE、vc和创业者们都急于知道的答案。今日头条从创始到现在不过两年多时间,两百多人的团队,红杉资本与新浪微博对其估值为五亿美金。

联想副总裁陈旭东对此不无忧虑,在演讲中他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泡沫出现在估值上。“我听说在互联网行业有个特别简单的公式,如果一个客户一百美元,你公司如果有一百万个客户,大概你的估值就是一亿美元,提醒在座所有人想一下,作为一百美元,是不是被用过很多次,起码可能被用过30次以上,整个行业加在一起是不是有点泡沫?”

但相比十年前的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瞬间崩盘的惨烈历史,不会再次上演。此时此地,无论国内外,互联网行业并非只在“讲故事”,其中多数有着实业的依靠和成熟的商业模式,比如阿里巴巴和京东,其电商背后依靠着尚未释放的消费升级潜力和制造业的丰盛供给,比如易道用车,其身后也蕴藏着私家车市场与旅游经济的增长。高估值或许并不能必然推断出移动互联网泡沫的存在。

清科资本高级经理段斌曾对媒体表示:“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其盈利能力不足以支撑表面的高估值。当时唯一具有雏形的盈利模式只有广告,其他的收费服务、增值服务都没有。而现在的互联网行业中,广告、佣金、渠道分成三大类盈利模式已非常清晰。”

“骗子”行业中树立标准

互联网金融,无论学界还是业界,对于它的定义名目繁多,公募基金也在尝试互联网化路径。c,以互联网金融为名的诸多互联网理财产品也争议颇多,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宝却被传统金融业人士认为推高了贷款利率,对实业并无益处;除了第三方支付、众筹、余额宝之外,最具有资本想象力的惟有P2P网上信贷,而如今它则是另外一番景象:由于担保不起、难以兑付加之十倍杆率的限制,跑路者众多,今年以来就达到46家。

这一幕与民间集资借贷跑路极其相似,所以有人戏称这是一个骗子行业。

在移动互联网创新大会上,金信网COO安丹方认为这一难题的解决办法是树立行业标准,有了行业标准,才能更规范。“我们希望做一个行业标准,为什么想做标准,因为行业本身缺乏标准,只有这样行业才会阳光化。”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