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午战争到一战

雷颐2014-08-04 16:39

从甲午到一战

雷颐/文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一百二十周年,日俄战争爆发一百一十周年,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这三场战争具体的前因与后果自然不同,但都给人以意味深长的警示。而从根本上说,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与一战,都是地区均衡被打破的结果。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国力迅速增加,超过了千百年来东亚无可争辩的第一强国——中国。于是,日本决心用战争来为这种均势的打破重新洗牌、重新定格。

中国传统“天下”观的核心是“华夏中心论”,即天下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其他都是边缘,而且由“边缘”渐成“野蛮”。这种居高临下,俯视其他文明、文化的华夏中心论在处理、对待与他国的关系中,制度化为以中国为宗主、他国为藩属的“宗藩体制”,或曰“朝贡体制”。

这种“华夷秩序”中,中国的“皇帝”是承受天命的“天子”,“天子”是最高的道德“天道”在人间的化身、代表,代“天”来执政“天下”。所以,“天下”其他国家只能是中国的“藩邦”、“藩属”、“属国”。

从文献记载来看,较为确实的朝贡体制从周代的五服制发展而来。汉唐时期,朝贡体制已得到确立并进一步发展,自汉武帝起,能否“四夷宾服,万国来朝”成为统治者是否英明、王朝是否盛世的重要标志,甚至是其权力合法性的来源之一。所以,新王朝建立通常都要“诏谕”属国向新王朝称臣纳贡。

鸦片战争以暴力打开了“天朝”的大门,“天朝”开始了缓缓崩溃的过程。早在鸦片战争前,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展,东南亚就渐渐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向“天朝”进贡的国家越来越少。终于,鸦片战争后,原本与中国密切的进贡国也渐渐停贡。1853年,南掌(今老挝)因太平天国阻碍贡道,由此停止进贡;1869年,暹罗(今泰国)正式停止进贡;1875年后,已被英国殖民统治的缅甸再未向中国进贡;1879年,琉球被日本正式吞并;1884年法国迫使越南与之签订第二次《顺化条约》,越南主权丧失殆尽,而且条约规定越南与中国脱离宗藩关系,1885年法国又强迫中国与其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清政府不得不承认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正式放弃了对越的宗主国地位。这样,1885年后唯一实质性的“进贡国”只剩朝鲜,“天朝”体制只剩唯一一块基石。

但是,这唯一的一块基石也处在风雨飘摇之中。1879年日本吞并中国的藩属国琉球,而中国竟未敢对藩属尽保护之责,已说明明治维新十年后日中实力对比的变化。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就出现“征韩论”,吞并朝鲜成为日本实施“大陆政策”的首要目标。1894年,日本终于利用朝鲜问题挑起中日甲午战争。甲午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惨败,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第一款确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故凡有亏损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天朝体系,最终崩溃。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德国的迅速崛起有直接关系。

1871年之前,虽然德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但由于德国仍不统一,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德国通过普鲁士在1864年发动对丹麦的战争、1866年对奥地利的战争、1870-1871年的对法战争,实现了统一。实现统一的德国国家力量迅速增加,而经过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二帝国消失,法国国家力量大大削弱,欧洲的力量对比发生重要变化。

德国虽然成为欧陆最强国,但并不满足于在普法战争中的胜利果实,力图进一步削弱法国。法国当然不甘心再被削弱,而且一心想复仇,恢复自己昔日在欧陆的霸主地位。德法矛盾成为欧洲国际关系的主导性矛盾,德法间爆发战争的危险与军备竞赛,严重地威胁欧洲和平。

英国、俄国、奥国、意大利根据自己国家的利益,分别支持法国或德国。1879年,为了对抗俄国的扩张和抑制法国,德、奥缔结秘密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在与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加入德奥同盟,形成了德、奥、意三国同盟,为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了铺垫。

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后,引起法国与俄国的严重不安,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两国逐渐接近,并于1892年缔结了军事协定。法俄同盟形成,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崛起的德国并不满足于和法国的争霸,还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与英国矛盾渐渐尖锐。在英德矛盾越来越尖锐时,英国不得不放弃了奉行已久的不深度介入欧陆的“光荣孤立”政策,于1904年与法国签订“英法协约”,1907年与俄国签订“英俄协约”。这两个协约再加上1892年的法俄同盟,组成了“三国协约”或“协约国”。“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对抗集团的出现,表明了欧洲旧的均势时代被打破,席卷欧洲国家间的战争,随时可能爆发,最终在1914年爆发了惨绝人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日本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条款,强迫中国接受。中国承认朝鲜独立、赔银二万万两,割让台湾和辽东半岛给日本。对于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俄国、德国都认为侵犯了自己的利益,无法接受。在俄国主导下,俄、德、法都要求日本将辽东“归还”中国。

1895年4月17日,即《马关条约》签字的当天,俄国正式向德、法建议:三国联合向日本提出退还辽东半岛,如果日本不同意,三国对日本在海上采取共同军事行动。6天后,俄、德、法三国驻日公使各奉本国训令分别照会日本政府,要求退还辽东半岛;三国海军同时出现在日本海海面,向日本武力施压。日本当然不愿放弃已经得到的果实,几经磋商,没有结果,三国要求日本还辽决心甚坚。最终,日本无力与三国对抗,只能屈服“还辽”。1895年11月8日,中日两国于北京签订了《辽南条约》,规定中国以库平银3000万两赎回辽东半岛,年底,中国陆续收回日军所占辽东各处。“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把吞进去的果实吐出来,使其感到受到奇耻大辱,意识到自己仍只是“东亚强国”而不是世界“列强”之一,决心复仇。经过近十年准备,1904年2月6日,日本对旅顺口的俄国舰队发动突然袭击,日俄战争爆发。

经过一年多的战争,日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终于取得全胜。东亚的“蕞尔岛国”不仅打败了中国,而且打败了巨大的、欧洲的、世界列强之一的俄国,从而使日本跻身世界性“列强”之一。日本从俄国手中夺得了东北南部(南满)的种种权益,建立铁路公司,设立关东都督府,在铁路沿线驻军……

日俄战争使东北亚的力量对比进一步向日本倾斜。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俄国已无能为力,只能坐视日本在东北亚的扩张。日本在东北亚,尤其在中国东北,经济、军事力量急剧膨胀,战争一触即发。

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大收“战争红利”,民族自信空前膨胀,相信战争可以解决一切,相信自己可以战胜一切,在战争的道路上猛跑。“九一八”、“七七”,直到偷袭珍珠港向美国开战。“小日本”敢主动向“大老美”开战,与“小日本”在甲午战争战胜“大中华”、日俄战争中战胜“欧亚巨人”俄国带来的自信不无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失败告终。处理战后的《凡尔赛和约》,对战败国德国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条件。主导巴黎和会的是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莱孟梭。克莱孟梭决心把德国“打回1870年”,提出了许多非常过分的要求,诸如要在法德之间建立一个“莱茵共和国”事实上肢解德国等等。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著名历史学者。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与当代中国史。主讲《中国近代史讲析》、《法西斯主义理论剖析》、《辛亥百年的变与不变》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