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朱熹妍 近日,中信信托披露,截至2014年6月30日,公司实际管理资产规模已突破9180亿元,6个月内再增长1000亿元。
由于宏观经济影响、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资产管理业务的扩张,实体经济风险不断向金融领域传递,个别产业的风险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信托行业整体资产管理规模增速开始下降,项目兑付压力进一步增大,风险预警频发。不过,其中体量领先的公司,规模增长普遍平稳。
“今年,中信信托逆市前行,着实不易。”中信信托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王道远指出,为加强风险管理、进一步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中信信托执行了更为严格的风险管理标准,前置风险管理关口,力图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披露、早化解、早处置,确保了信托项目顺利安全的运行。
实际上,中信信托在去年也经历了不少风险危情。从三峡全通到舒斯贝尔项目,市场的剧烈变化给中信信托带来巨大的考验,但最终都是有惊无险。对此,王道远表示:“投资有风险,风险有概率,信托无例外。金融机构某种程度上经营的就是风险。如何管理和处置风险、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才是金融机构的必修课。”
据一位中信信托内部人士对本网记者透露,近来公司确实增加了不少新的风险措施,比如设立“交易对手风险独立审查委员会”,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独立检索汇集交易对手及其实际控制人的各种信息,为业务评审提供支持。管理层的提法是要力图实现“风险管理全覆盖”。
因为一些兑付危机的风波,整个信托行业的舆论风险上升。对此,王道远的看法是:“信息披露既是一家金融机构履行有关责任的法律行为,又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因素。中信信托将依法合规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公司及信托业务信息,包括风险状况和风险管理信息,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接受社会公众和广大媒体监督。”同时,他也希望对于公司及项目的情况和进展,也应以正式的信息披露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