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风投补偿政策出台两月 多地效仿效果待考

胡中彬2016-04-06 10:03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中彬 自2月1日起至今,上海市《上海市天使投资风险补偿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已满一个月,由这一政策引发的扶持创业投资还是破坏市场规律等争议也渐渐平息。

按照上海市的相关政策,对投资机构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最终回收的转让收入与退出前累计投入该企业的投资额之间的差额部分,给予以一定比例的财务补偿。这也被不少业内人士理解为政府将为天使投资的失败部分买单的“破格”之举。

事实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之下,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受到了各地政府的格外重视,尤其是在传统产业转型的背景下,借助社会资源培育当地新的产业成为各地政府纷纷考虑的问题。

据记者了解,上海并非是对风险投资进行补偿的唯一地区,在上海出台该政策前,全国已经有诸如广东、福建、江苏、四川等省的多地出台过此类政策。而近期,亦有部分地区在跟进或者酝酿出台相关的风险投资补偿政策。

“跟风”上海

今年1月底,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发改委联合发布《上海市天使投资风险补偿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对投资机构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最终回收的转让收入与退出前累计投入该企业的投资额之间的差额部分,给予以一定比例的财务补偿。这也是上海市继“创业获投资可落户”政策之后,大力扶持创业投资的又一政策。

按照《暂行办法》的规定,对投资机构投资种子期科技型企业所发生的实际投资损失,由专项资金给予最高不超过60%的风险补偿;投资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发生的实际投资损失,给予最高不超过30%的风险补偿。每个投资项目的投资损失补偿金额不超过300万,单个投资机构每年度获得的投资损失补偿金额不超过600万元。

现在,社会对天使投资已经不再陌生,作为权益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天使投资的单笔金额相对较小,投资的数量较多,但成功的概率却非常小。上海通过出台对风险投资的补偿政策,意在吸引更多天使投资在上海进行投资。

不过,这一政策出台便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首当其冲的便是:政府运用财政资金补贴市场化行为的天使投资,尤其是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部分,是否符合纳税人的利益。“实际上,上海在出台这个规定之前也召开过一系列的意见征求会,邀请过很多早期投资机构进行座谈征求意见,虽然后来出台的政策和大家反馈的意见有些不一致,但是出台这个政策我们也不太意外,但是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上海一家早期投资机构的相关人士称。

尽管上海的上述政策一经发布便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议,但据记者了解,多个地方政府也在研究和密切关注该类政策,并有意效仿借鉴。“我们和很多地方政府都有过接触,地方政府的核心动力还是在招商引资上。他们对上海的政策也都有所关注,有些地方比如安徽省下面的一个地方,也愿意拿出一部分财政作为补贴鼓励风险投资过来投资,但能够拿出的资金体量较小。而从我们的角度,还是首先建议这些地方先完善地方引导基金的相关配套措施和资金,补偿性机制可以作为补充再考虑。”一家受托管理引导基金的机构人士透露。

效果待考

一直以来,上海在天使投资方面的活跃度明显不如北京、深圳,这也或是上海希望能够在政策方面引导更多天使投资资金投资于上海的初衷。按照上海市相关部门印发的通知称,上海市对天使投资进行风险补偿,是为加快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投入力度。

不过,该政策是否行之有效,各个投资机构也反应不一。有机构认为,这种象征性的补偿实质意义不大,无助于影响其对某个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判断;而投资机构和个人天使投资者则表示出了欢迎,认为这种风险补偿措施,有助于其在同等条件下选择上海的项目和其他地区项目时有所倾斜。不过,相比较而言,整体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的投资机构更为欢迎。

事实上,上海也并非是首个出台对风险投资进行补偿的地区。在此之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已经有相关的政策出台,或是已经有相关政策早已运作。各个地方对早期风险投资的鼓励和支持也并非新鲜事,但各地主要的鼓励方式都以设立引导基金为主要的形式,通过引导基金带动其他社会资本的进入,而直接对早期风险投资的项目进行补偿则更多是补充性质。

早在2013年,江苏省时便出台《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天使首轮投资种子期或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若发生损失,按实际损失额50%从风险准备金中补偿、最高金额不超过300万元。2014年,北京市也出台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支持资金管理办法》,投资机构和委托管理的补贴管理公司,投资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或生物医药领域企业,满足一定条件的给予不超过15%、单笔不超过45万元风险补贴,单独机构年度补偿上线为150万元。2015年,广东省也出台《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投资及信贷风险补偿资金试行细则》,规定创投企业投资科技企业孵化器内的初创期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若失败给予合计50%、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200万元风险补偿。

相比较而言,上海推出的风险补偿标准力度相对更高,因而引发的关注更高。不过,与引导基金全国各地普遍开花的蓬勃态势相比,直接对项目投资进行补贴或“兜底”的鼓励方式实施起来并未如讨论中那样受到追捧,很多地方这一政策的落地执行情况并不明朗。

上海市此次推出的新政是对原有政策的优化,上海市科委表示,老政策救助门槛较高,新政策是为天使投资获得扶持降低门槛。早在2006年,上海市科委就出台过《上海市创业投资风险救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但老政策施行的近10年中,仅有10个项目得到了风险救助,企业有2000多万风险投入坏账,政府补偿了700多万元。

上述引导基金人士表示,由于这些风险补偿政策在申请时还需要较为繁琐的流程和材料,且对单个项目或单个机构涉及的金额并不大,因而机构们也并未如预期中踊跃,以至于这些政策后来并没有真正落地,而对于地方政府对于早期投资的支持方式,很多机构还是比较喜欢减税等方式。

 

财富与资产管理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