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强:私募做市论证完成 QFII入市政策推出在即

姜鑫2016-08-28 16:05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鑫 “围绕着市场分层差异化制度安排,我们正在研究。”在8月28日上午举办的中国新三板发展战略高层论坛上,股转公司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隋强表示,私募基金做市的前期论证已经完成,年内有望推出。此外,隋强还透漏QFII和RQFII的参与政策可能很快会出来,公募基金入市的问题也在研究。

隋强表示,新三板很年轻,总结发展经验,创新还是非常重要的经验和特色,现有的制度安排和传统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监管机制的安排是不一样的,证券市场依据《证券法》对企业如何利用资本市场有一套公允的制度安排,但是这个安排是针对成熟的企业设置的,不适用中小微企业。发展到目前阶段,市场内有很多概念突然变得似是而非,例如是场外还是场内,上市公司还是挂牌公司,公众公司还是非公众公司?隋强称,尽管新三板下一步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但是方向性的东西是不会变的,方向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市场化不会变;二是法制化不会变;三是独立市场设置的方向不会变。在这些原则上,上述疑问就可以抛开了。融资方面,隋强认为市场在发展,企业在成长,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围绕中小微企业特性的发展需求,构建一种持续的融资机制,是比较重要的。

在谈到市场的流动性问题时,隋强表示,新三板是在既有的市场格局下诞生出来的,无论是谈制度创新还是其他,最大的问题是路径依赖问题,目前看待新三板市场时候会发现市场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对标对象是错的,例如在谈到流动性问题时会和交易所市场对标,有的人说交易所市场现在全世界流动性最好的,我恰恰不认同这个观点,评价流动性有很多种,从稳定性角度来讲,沪深交易所的流动性是最差的。应该反思的是新三板的流动性水平应该保持怎样的情况以及这个市场的投资机构参与的目的在哪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评价新三板都用传统眼光的话,可能会发现它到处都是问题。中国的市场往往有两极化,我们看交易所市场,强化交易所的融资功能,这个提法有所偏颇,只强调融资不强调投资。这个时候看交易所是交易过渡,回头看新三板是交易不足,交易的目的是有效引导投资、有效为资本退出提供支撑,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缺一不可。中小微企业的特点是小、弱、差,但是可能会带来高成长性。服务于这类企业,无论从准入安排、交易制度设计、分层管理、投资者准入都要有一个全新的思考,现在分层就是很好的一步。

监管层面,隋强认为需要构建一条符合新三板特性的监管目标,比如对挂牌公司的监管,这不简单等同于上市公司的监管,一等同就死掉了。“目前为止,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已经达到8877家了,年内会到1万家,但监管层面只有40个人,一个人管200家企业是管不过来的。我认为在现在条件下大数据监管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进行从以人的监管方式转向以技术支撑的监管的转变,未来考虑两个全覆盖,中介机构类型全覆盖,所有的业务类型全覆盖,中间机构包括律师、会计师,业务流程包括所有业务流程,目前正在推主办券商工作底稿的电子化存储就是一个方向。”

会上还发布了《中国新三板发展报告(2016)》,报告就新三板的市场现状、市场特点、制度安排以及市场监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关注证券、新三板、保险行业与上市公司相关领域。擅长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