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科:“一带一路”推动跨区域同步工业化

刘创2016-10-19 12:09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创 10月18日, 第二期北大央企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围绕我国央企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合作方式、文化软实力传递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吴思科表示,前几次工业革命的工业化都是局部的,而“一带一路”带来的跨区域合作将推动亚欧大陆以及非洲的同步工业化。

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工业体系最为健全、制造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拥有大量优势产业和优质产能。中国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机床产量占世界的38%,造船完工量占41%,发电设备产量占60%。

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中国国际产能合作已经成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一张亮眼的“新名片”。产能合作与基础设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两大领域,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托,也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产业合作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吴思科表示,历史上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受益面相对有限,前几次工业革命是区域性的,仅仅实现了十多亿人口的现代化和工业化。“一带一路”合作推进的工业化进程,让亚欧大陆以及非洲广袤地区40多亿人口在区域合作进程中大体同步推进工业化。

在西亚和北方许多国家,中国推动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契合西亚、北非地区不少国家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现实需求。今年初,中国政府还发表了首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成为中阿关系发展的重要纲领和行动指南,中阿互利合作纽带更加牢固。目前,阿拉伯国家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合作伙伴,也是最重要的工程承包和海外投资市场之一。

为促进中东工业化进程,中国正联合阿拉伯国家,共同实施产能对接行动,包括设立150亿美元的中东工业化专项贷款,用于同地区国家开展的产能合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向中东国家提供100亿美元商业性贷款,支持开展产能合作。

吴思科表示,各国国情千差万别,在合作中应有不同的对策与合作方式。在推动中阿合作中,应选择好着力点。在阿拉伯国家,像沙特、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可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

而与西亚地区的伊朗、土耳其和以色列等国家的合作,也都各具特点。土耳其兼具二十国集团成员、重要新兴国家和伊斯兰大国等多重属性,中土在2015年签署了对接“一带一路”和“中间走廊”倡议备忘录。土雄心勃勃的规划如东西高铁、第三核电站等大项目,以及经贸、能源、交通、旅游、农畜产品出口等方面都有较好合作前景。以色列以“创新国度”著称,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广阔的市场,正好可以实现对接。

吴思科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是宏大工程,需要循序渐进,也应量力而行,寻找共同利益诉求,还应尽量调动相关大国积极性和主动性,包括考虑与“金砖国家”共同开发阿拉伯世界的可能。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