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收官2016年内次高点 2017再战三大压力

李晓丹2017-01-03 20:22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PMI的2016年收官之战悬念并不大。2017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2016年12月制造业PM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4%,较上月下跌0.3个百分点,但这仍然是全年的次高点,也是近三年来的高位。

随后,1月3日公布的2016年12财新PMI最终录得51.9,较11月跃升1个百分点,创下2013年1月以来最高值。财新对这一指数的解读是:年末制造业扩张有所加快。

中国官方PMI更多地反应的是大型企业的生产情况,而财新PMI的数据样本更侧重于中小型企业。指数高于50表明制造业扩张,低于50表明制造业萎缩。

对于12月PMI略低于上月,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给出的解释是:一方面临近年末且2017年春节较早,可能部分企业开始逐步减少生产;另一方面连续雾霾天气,环境污染整治力度加大,部分高污染企业被限产停产,这也是生产放缓的原因之一。

制造业苦苦等待的企稳势头,能否在2017年延续?

三个趋好

最近几年PMI的月度数据引起了更多关注,因为这一数据的升降会是判断实体经济的虚实和冷热的重要依据。2016年最后一个月的PMI数据,印证了制造业回暖。

在谢亚轩看来,在需求一度萎缩的2016年,产出缺口却在明显收窄,可以观察到的两个数据就是,一是 PMI指数持续改善,二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持续保持在6%以上的水平。

经济观察网对各家机构的PMI数据解读做了梳理,PMI的持续回暖正在传递三个积极信号。

首先,去库存加快,而且是整体行业都在去库存。

数据显示,2016年12月工业企业原材料库存为48.0%,较上月下滑0.4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为44.4%,较上月下滑1.5个百分点。二者两年多来一直处于收缩区间,表示企业处于持续的主动去库存过程中。谢亚轩认为,供需趋于平衡且库存偏低,这为明年制造业生产保持平稳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需求增加。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观察到的是,需求的好转带动了订单的上涨,目前新订单处于高位。

12月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0.1%、50.3%,虽然分别较上月放缓0.2、0.3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扩张区间。新订单指数为53.2%,与上月持平,任泽平认为,这主要受房地产投资、基建PPP、企业利润改善制造业投资恢复等带动。

第三,企业销售收入,利润逐渐改善。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连续6个月上升,并且上升速度很快。2016年1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还处于收缩区间,目前已上升至69.6%,为2011年3月以来的最高值。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生产资料持续上升反映供求关系的转变,经济运行回暖,促进工业生产加快,提升企业销售收入,利润逐渐改善。

虽然,PMI的回升反映出制造业正在出现预期中的积极变化,但是人大重阳的研究报告也指出,12月制造业PMI的产成品库存指数降至44.4的多年新低,表明补库存周期未来不确定性仍然较大。

三大压力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在对12月PMI解读时也表示,调查结果就显示,反映资金紧张的小型企业比例接近六成,为去年的高位,融资难、融资贵仍然是困扰小型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困难之一。

随着库存缩减、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17年的制造业也将面临三大问题。

头一个压力,还是融资问题。

清华大学弗里曼讲席教授经济学讲席教授、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就在近日的文章中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出现了四个反常现象:尽管经济增长速度在下降,但实际利率在上升;经济增长减速,但是劳动力成本增长的速度仍然很快;尽管实际利率在上升,但是资本的回报率在下降;劳动力成本在上升,却出现了“通缩”。

白重恩所说的“尽管实际利率在上升,但是资本的回报率在下降”,在当前的制造业中反应最为真切,实际利率上升对应的就是融资成本上涨,而资本回报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就是用工成本快速增加。

谢亚轩也提醒,企业成本压力进一步上升,本月购进价格指数为69.6%,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也创近年来新高。这意味着短期内PPI同比增速仍将较快回升,对制造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将逐步显现,尤其是对中下游企业的盈利空间冲击可能更为明显。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投资回报能否持稳上行将主要受到资产周转率的影响。“如企业盈余质量改善较弱,运营效率仍无提高,制造业投资的复苏趋势或将仍有波折。”他说。

2017年PMI的第二个压力就来自于价格的快速上涨。

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上升至425点左右,农产品和食品价格指数涨势较为温和,与制造业生产紧密相关的金属类、工业原料类价格指数上升至807.49、493.67点,涨幅较大。购进价格快速上涨推动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PPI呈加速上涨趋势。

连平预计,PPI很快会上升至5%以上。

不过,国金证券研究所宏观分析师边泉水也表示,价格回升的持续性仍需检验,一是近六成的小型企业反映原材料价格和运输成本上涨,成本端上升制约小企业的发展,这也与小企业的PMI收缩区间继续下滑相印证;二是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存,进口原料成本的上升对于计算机等行业影响较大;三是外需的不稳定性仍然较大,特别是欧洲的风险因素不断下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较强。

第三个压力是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差异加大。

尽管12月的PMI数据显示出企稳迹象,但是如果分企业来看就会发现,12月的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小幅下滑0.2、0.5、0.2个百分点至53.2%、49.6%、47.2%,大型企业PMI处于扩张区间,中、小型企业震荡中枢依次明显下移。从走势上看,大型企业PMI仍延续今年以来的明显上升趋势,中小企业则以横向震荡为主,且小型企业PMI波动较大。平安证券分析师陈骁认为,这表明当前的经济企稳局势隐含着较强的结构性差异。

边泉水对2017年PMI的判断是,短期内仍能有不错的表现,但全年来看,持续性和强度仍需观察,一是价格回升主因生产端的收缩,而非需求端的拉动,持续性仍待检验,稳增长下的防风险进程可能加快;二是需求弱稳的基础并不牢固,仍然需要靠政策支持。

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也指出,12月中国经济继续好转,财新制造业PMI分项指数大多展示出了一片乐观景象,不过补库存和物价上涨的可持续性存疑。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认为,库存周期或将在2017年上半年由主动补库存转向被动补库存,并对工业生产形成拖累。

“工业领域价格上升最终会传导至消费端,抬升居民生活成本。价格上涨预期过于强烈,会引起过度投机行为,不利于市场平稳运行。”连平说。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宏观经济研究院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