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伟道来 |“美国围墙”是影响有限,还是影响深远

经济观察报 关注 2025-07-30 10:16


7月22日,美日达成关税协议;7月27日,美欧达成关税协议;7月28日、29日,中美在瑞典展开新一轮经贸会谈。

随着美日、美欧达成协议,中美会谈持续推进,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由美国总统特朗普于今年4月2日发起的关税战,已经进入下半场。

简要评述如下:

第一,15%的关税成为最大公约数。

对于日本的输美商品,特朗普曾威胁征收25%的关税;对于欧盟的输美商品,特朗普曾威胁征收30%的关税。关税税率最终落到15%,应该是特朗普的底线,也是日本、欧盟能够接受的。尽管日本、欧盟内部有一些声音表达不满,但这些声音更多的是表明政治立场和态度,发出这些声音的人大概内心也清楚,15%的税率已经是日欧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

第二,1.9万亿美元支票最终能兑现多少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在协议中,日本承诺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欧盟承诺增加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并在3年内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三项相加总计1.9万亿美元。

面对这1.9万亿美元,特朗普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7月22日,特朗普通过社交平台发文称:“在我的指示下,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而美国将获得其中90%的利润。这项协议将创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前所未有。”

事情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要知道,日欧上万亿美元的投资,是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的,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充满变数的。

另外,关于欧盟购买美国能源产品,每年2500亿美元,3年总计7500亿美元,这个交易也被批评为不现实。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的能源总额不到800亿美元,美国能源出口额略高于3300亿美元。在这个背景下,欧盟的能源进口不可能一下子提高那么多,美国也无法在短期内供应这么多能源产品给欧盟。

综上,特朗普通过美日、美欧协议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对美投资,也会增加美国的能源出口,但要想达到1.9万亿这么大的数额,恐怕很难。

第三,“美国围墙”是影响有限,还是影响深远?

在与美国达成协议之后,7月28日,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很明显,4月2日(特朗普宣布全球性的‘对等关税’)之前的世界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只需要做出调整,应对这种新方式带来的挑战。”

“4月2日之前的世界已经一去不复返。”

这句话含义太复杂了!

笔者觉得,可以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称之为“美国围墙”。

在特朗普看来,围墙内的美国是美好的,他希望全世界的有钱人和投资者都到围墙里面来,你们不来,我就用围墙把你们挡在外面。

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管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的有钱人和投资者,他们都是在世界范围内投资兴业的,美国围墙内好不好,是否适合投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围墙”到底是影响有限,还是影响深远,有待观察。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经济观察报海外部主任,台海问题专家,长期关注民营经济、国际经贸和反倾销,对宏观经济也有深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