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萧股市”:追求金融效率更需兼顾公平

田利辉2017-11-20 11:55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田利辉/文 11月15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发表讣告,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萧灼基于11月14日去世,享年84岁。

萧灼基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经济发展战略、金融与证券市场。1988年,李克强以《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一文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指导老师正是经济学家萧灼基。

萧灼基教授被誉为燕园里的中国经济“预测家”。因其在推动中国证券市场方面的巨大贡献,与厉以宁“厉股份”和吴敬琏“吴市场”其名,敢于为民建言的萧灼基被尊称为“萧股市”。

他认为,中国应该实行积极股市政策, 经济的发展可以借助资本市场的繁荣。股市的政策设计和监管行为需要服从经济发展,不能为规范而规范。他提出,要大力提高上市公司的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他率先提出,保护股民利益,尤其是中小股民利益;而股民的利益是从股市上赚钱。他建议,要增加机构资金的来源,要敢于引进外资,提高股市投资的有效需求。

这些论点掷地有声,至今颇有价值。

我是1997年萧老师指导的国际金融专业的唯一一名本科学生。百忙之中的萧老师不仅从方向上为我的本科论文予以掌舵,而且几度亲自动手为我修改论文。本科毕业后,我在萧灼基、吴树青和林毅夫等名师的举荐下,前赴伦敦大学直接攻读金融学博士。期间,萧老师来英访问,要求我带他去看“马克思墓”。并且,多次提起他一定要完成《马克思传》一书。萧老师年轻时,深入研究《资本论》,能够信手拈来第几章第几页的论述。这两本学术研究性的专著开辟我国马列主义研究的先河,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

萧灼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局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述之中,而是通过还原他们的人生轨迹,试图贴近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内心深处,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内涵。

故而,萧灼基能够活学活用,在学理之下,提出了“国有企业两权分离理论”,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提出要维护失地农民权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提出要实现教育平等、要加大医疗援助力度、要发挥社会救助功能;提出公平要依靠税收、财政和市场来实现;提出在发展中解决中国基尼系数过高的问题等等。这些在当年的创新观点记录于他的12部专著,20多部主编书籍和300多篇论文中。萧灼基一生著述合计高达1500万字,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证券市场、产权制度、涉外经济等学术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萧灼基认为,经济学是经世济民之学。研究经济学必须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结合。他参加了我国经济理论界多个重大理论问题的讨论,直接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留英赴美之后,我以保留海外兼职的状态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任教,前往萧老师家中拜见。当时,他已经中风,不能言语,行动不便。

萧灼基虽然长期患病,社会听不到他的声音,但是他对于国家大事和学生发展还是一如既往的关心。本是研究资本论出身,此后大量论述证券市场。萧教授多次告诫我,万勿照搬生套,为研究而研究,为发表而发表。他希望我们青年学者绝对不要只是仰望天空,而要脚踏实地。只有有所担当,实事求是地直面现实问题, 才有可能做出顶天立地的学问。真正的学问不是发表在哪个顶级刊物上,而是对于国家和世界的发展做了什么样的贡献。

前两年,萧教授在病榻上用颤颤巍巍的笔划,给我布置了些研究工作和规划了些发展前景,他认为,当前的金融过度强调效率,需要加重对于公平的考虑,建议要西方理论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不想短暂一别,斯人已成千古。但萧教授的观点,是未来金融学术研究中、金融体制改革中值得注意的方向。

(作者系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田利辉,金融学教授(博导)和执业律师,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负责人,融通基金等公司独立董事,并任教授课于长江商学院、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