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清理地条钢一样清理僵尸企业

张向东2017-12-18 11:16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张向东 防范和化解风险被定位在2018年中国经济三大攻坚战(防范和化解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首战。与此前重点强调金融风险不同,此番落点则在实体。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防范风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中国宏观杠杆率几何?今年11月初,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其公开发表的文章《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中称,2016年末,中国宏观杠杆率为247%,其中企业部门杠杆率达到165%,高于国际警戒线。文章还指出,“部分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突出,‘僵尸企业’市场出清迟缓。”

要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对企业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的债务控制、不良资产处置便是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积累扩张,一些国企债务已然非常庞大。债务大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经营活力和有效偿还能力与债务规模的严重不匹配。

过去两年,中国通过去产能,让市场大为改观。12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的信号称,今年以来,国企利润大幅增长,央企利润增速创近5年同期最好水平。这将使国企杠杆率得到一定控制。

但真正的风险并未化解。相反,利润大增的局面下,更要提高对风险的警惕性。目前,一些国企风险有二:一是利润的大幅回升,经营面向好的表象,会掩盖此前暴露的种种风险和弊病。二是借化解风险之名,埋下新风险。

部分国企经营状况的迅速持续好转,直接原因在于市场供需矛盾的改善。这很大程度上其实是由去产能、污染治理、限产等多路重拳所致。这些措施短期成效显著,产能过剩、供给过剩、无序竞争的局面迅速改变。下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扬,运输成本、下游产品价格也都被顺势拉涨,上游企业财务数据变好也就成自然之势。

但靠去产能、改善供需矛盾、原材料价格大涨得到的利润,不应该蒙蔽一些国企的自身风险。在诸多行业,由于垄断、封闭、缺乏竞争、内控薄弱甚至失位等原因,导致资产配置长期扭曲。这不仅导致国有资本、金融等资产的大量浪费和低效无效运转,而且导致市场失灵。这种扭曲的产物最典型代表便是僵尸企业。

僵尸企业拉低了生产和资本利用效率,占用大量冗员、信贷和财政补贴资源,埋下了巨大债务风险,对真正有活力的投资行为也造成了挤出效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11月发布的一份关于僵尸企业的研究报告称,僵尸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债务不仅占企业债务的大部分份额,还是企业债务大幅增加的源头。若能处理好这些落后企业的问题,将令长期增长率每年显著提高0.7-1.2百分点。

强力推进的去产能初见成效,但大部分僵尸企业却依旧能僵而不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称,约30%的僵尸企业5年后仍处于“僵而不死”的状态。此外,2008年至2013年形成的僵尸企业更加顽固,与21世纪初形成的僵尸企业相比,更有可能陷入“僵而不死”的状态。

12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抓紧淘汰落后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并继续推动降杠杆、减负债。市场的回暖将会给大部分僵尸企业提供喘息之机,因此应高度警惕部分国企利用利润大涨给僵尸企业披上庇护外衣。同时,也应高度警惕部分国企和地方政府,借发力去杠杆化解债务风险,通过加大财政补贴、加大金融输血,为僵尸企业续命。这其实是在借化解风险之名,累积新风险。

根据目前释放的信息,防范化解风险、降低实体经济杠杆率将会成为2018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不难理解,这既是打牢中国经济实体、加强风险防范的题中之义,也是供给侧改革推进节奏和重心的切换。仅就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而言,目前也只初见成效。去杆杠、降成本、补短板等改革措施还有待大力推进,相比产能淘汰,这些措施更具治本意义,难度更大,操作起来更需多方配套改革跟进。

市场层面的积极改观不应被作为校验供给侧改革的全部标准。供给侧改革旨在用改革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简单通过政策对市场供需做出调整所带来的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并不是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供给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这些是手段,却不是根本。供给侧改革的真义乃是深化改革,尤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从而改变在诸多环节存在的配置扭曲。

我们期待在2018年经济工作中能够看到,像清理“地条钢”一样清理僵尸企业;像去产能一样去杠杆;不仅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债务处置,还能通过打赢“防范和化解风险”这场攻坚战,改变资本配置的扭曲局面。毕竟这才是供给侧改革这条主线的真义。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