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鲁:2017我的阅读

王小鲁2017-12-20 15:01

(图片来源:全景网)

作者系电影学博士

《三里洞:上海支边矿工的影像史》

本书是由纪录片《三里洞》素材整理而成,55万文字形成一本煌煌大著。那部纪录片记录了数百名上海青年被动员去陕西铜川做煤炭工人的故事。林鑫是煤矿工人的儿子,目睹了整个历史变迁过程,后来他离开煤矿。多年后,在特殊机缘下,他又重返老煤矿社区,让老工人面对镜头诉说历史。这部纪录片和后来高子鹏的长片《上海青年》一起,能让我们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支边青年延续至今的悲剧命运形成深刻的认识。这本书将纪录片内容以及纪录片未曾使用的素材都整理了出来,加上其他文章,还有铜川大事年纪,一起组成了一本地方志般的历史书。它是民间写史的典范,是对于历史的另外一种写法。

《石挥谈艺录》

本书是著名导演和表演艺术家石挥先生文章的结集。石挥先生于1957年被划为“右派”后“人间蒸发”,关于他的文章的结集也就有很多困难,因为那个时代作者会用多个笔名发表文章,为后来的考证带来麻烦。阅读本书可收获多种趣味,可以了解石挥先生在不同阶段所做的事,及其艺术和时代政治结合时的文化心态,也可以看到作为一个话剧和电影艺术家,其文化涵养的来源。比如,我从这些文章中看到他在那个混乱时代,对于提出过演员的“第二自我”的法国表演理论家科克兰的理论的学习,原来石挥先生曾立志成为“中国的科克兰”。书中还可以看到石挥对同时代很多电影艺术家的评价。

《电影,另一种审美的可能》

这本书是彭小莲的电影评论集,其中有她观看所喜欢的外国影片后写的评论,也有她和一些著名导演如史蜀君、谢晋、吴天明交往的回忆。阅读彭小莲的书有一种特别的意义,因为她有特殊的成长史,其阅读和观影有非常特殊的个人精神背景。我记得有一次她说到她的软弱,她要借助于这些书和电影来让自己从噩梦里走出来。彭小莲本身是一个著名导演,所以在写作时和一般影评人的视角不同。而且她所关注的影片也很特别,她喜欢东欧电影,她在书中说:“越来越自觉地选择看东欧导演拍摄的影片,因为我一直想知道,他们和我们有过同样的生活经历、同样的体制、同样的教育,为什么他们拍摄出来的电影和我们是如此不一样?”

《杨先让文集》

杨先让先生被称为一部活的美术史。他是1930年生人,央美退休教授,人生富有传奇性,与著名画家齐白石、李苦禅、徐悲鸿等人都有交往,而且在美术界外的交游也很广泛。作为美术界的人却热衷于写作,于是他为中国美术史留下了丰厚的感性材料。这套书可以说是一套奇书,包括四本,都是随笔,写作时间从1980年代后延续至今。我们习惯于接受一个最新的历史定论,但是却不知道历史绵延时的具体样态,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历史是如何一点点展开和发生的。另外,作者在1980年代中期于央美创办了民间美术系,后来出版了著名的《黄河十四走》,这一文集也可以见到他对中国民间美术进行发现和研究时的心迹和过程。

《斗蟋小史》

将斗蟋蟀看作一种艺术,是因为这一活动充满了技艺性的内容,比如对于蟋蟀情绪的控制,蟋蟀盆也分南盆和北盆。重视这种雕虫小技似乎是让人意志消沉的颓废行为,但看了这本《斗蟋小史》,却发现其中充分的美学成分以及丰富的解读空间。蟋蟀是提醒人类节令变化的强烈存在,人们听蟋蟀鸣叫而知秋天到来,其中有情感力量。书中提到斗蟋蟀自南宋一朝开始,但是如今南虫被抛弃,北虫独霸天下,为什么会这样?于是作者考证出南宋时期中国气候的特点,杭州当时气温低于今天,因此是最佳产虫区。这本书的丰富性,远超我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