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大科学城的“二次创业”

陈伊凡2018-04-30 17:12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袁晓辉/文

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和怀柔科学城,是北京重点建设的三大科技创新重镇,也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前不久来自官方消息称,相关部门正在加紧规划研究三大科学城之间互通直达的快速联络交通,实现怀柔科学城与未来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之间的快速连接。

对科学城的最早研究出现在20世纪70、80年代,主要是在195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出现的科技园区现象的背景下,将科学城作为科技园区的一种类型,开展的对各国科学城的特征和机制的研究。

科学城特指具备较为完善的城市系统功能的高技术中心。从上个世纪日本筑波、韩国大德等科学城的建设,到我国1980年代开始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再到21世纪以来我国四大未来科学城,这些科学城都承担着各自不同的时代使命和国家诉求。

从严格的学术定义角度,科学城和科技城其实具有不同的内涵,不过为了适应目前北京建设三大科学城的提法,本文把科技城统一纳入了科学城的框架下。

发展路径

从世界各国科学城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来看,科学城可以大致划分为三类——政府引导、基于高技术中心拓展以及大都市区的推动。

第一种路径,在政府计划指引下,依托大学和研究机构,全新建立的科学城。这类科学城集中出现在1950-80年代,以日本筑波科学城、关西科学城、前苏联新西伯利亚科学城、韩国大德科学城为代表,一般作为国家政策依靠行政力量聚集科学技术研发机构、教育机构,通过政策优惠吸引高技术企业和人才,实现科学城的建设。

第二种路径,在现有高技术中心基础上拓展成为功能完备的城市系统。比如在科学园区的基础上建立的瑞典西斯塔(Kista)科学城、我国一些地方政府提出的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上建立的科学城等。这类科学城大多出现在1980年以后,大多拥有良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基础,通过城市综合型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对外整体形象的提升,提升作为高技术中心的竞争力。

第三种路径,现有大都市区加强对科学研究、技术应用、创新创业的推动,促进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导向转型,形成的大都市区尺度的科学城。这类科学城主要在2000年以后逐渐形成,主要发展思路是将科学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置于现有大都市区中,通过与科学相关的更广泛的社会包容、公共参与和更广泛的地方合作来实现愿景。典型代表是英国始于2004年的科学城战略,即在曼彻斯特、伯明翰、约克、纽卡斯尔、布里斯托和诺丁汉六座城市建设科学城,将科学、技术与所在城市的地方基础相结合,通过科技和产业的发展,引领社会发展。

理想的科学城

理想的科学城的发展特征主要包括,首先,发展驱动力为创新要素的自发集聚和创新成果的不断产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不断得到产业化应用或结合市场需求自主进行产品和服务的改进;其次,发展目标是促进科学成果的商业化应用,实现创新引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发展载体为促进创新产生的多样性、开放型、自组织的城市系统。

这些理想的科学城在运行中会表现出如下特点:能吸引和保留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技术创新源具备自主创新的实力,并能够通过技术创新的推动力量不断产生科技创新成果;企业在自身研发和与技术创新源合作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市场需求产生市场创新成果;在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下科学城孵化出大量创业企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所获取的优势来拉动。

我们来看看北美、欧洲和亚洲的科学城分别具有什么特点。北美的科学城主要是指高科技型城市区域,体现为高技术产业在已有城市中的集中发展,依靠市场力量带动。这些科技型城市区域在初期发展中受政府政策和研发资助影响,后期主要通过促进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和政府等不同主体的合作、加强研发力量、促进中小企业的产生和吸引技术人才,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欧洲的科学城既包括了全新建设的科学城,也包括了现有城市向科学城型城市的转型。政府在各类科学城的发展中发挥了更大的引导作用,创新驱动发展主要体现在提升大学的创新源作用,促进本地知识基础上的产业集群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创业,实现多样化的产业发展,发挥创新场所的作用,培育地方创意社区等方面。

亚洲的科学城更多体现为依靠行政力量集聚研发和创新资源,多采用全新建设的方式推进。大多数科学城在发展初期对市场和产业关注不足,没有达到预想的创新活力。但部分科学城在发展后期,依靠更多的主体间合作、企业间互动和学习网络、持续的技术转移,高技术基础设施的发展等,实现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态势。

科技园转型

目前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对城市各项服务较为完善、区域内已有创新源或者科技园区的已有城区进行再开发和转型提升塑造的方式,来建设科技型城区,促进创新创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

这种方式利用已有的城市基础设施来发展创新型区域,不仅能够满足初创型中小企对人才招募、信息获取和城市各项服务便利性的需求,使其充分利用城市作为创新创意孵化器的各种便利,而且能够通过产业更新和人才互动,重塑已有城区的经济基础,提升城市活力。

有研究显示,近来旧金山、北京、纽约等城市都出现了初创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高技术产业向中心城区回流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各类孵化器和加速器在城市中的涌现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发展载体,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城市氛围对初创型企业的吸引力。依托已有城区转型进行提升和塑造的发展模式成本相对较低,而且通过一系列的土地更新政策和创新创业扶持政策,能够有效淘汰落后产业,引进新兴产业,促进土地利用功能混合基础上的城市氛围营造,极大提升和带动了城市创新文化的传播。当然,这种发展模式也有其限制因素,即已有城区的发展空间有限,对于承载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较为合适,但无法满足企业发展壮大以后对生产空间的需求,因此需要周边区域提供承载未来产业发展的空间。

传统科学城的发展多注重高技术产业的引进,注重产业集群的培育,而较少关注真正适合创新者和创业者发展的系统环境,对人才氛围的关注不足。最典型的是中国的很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致力于围绕特定高新技术产业吸引企业入驻打造产业集群,按照产业集群建设的思路,尝试促进同类产业主体之间的生产合作和知识溢出。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初期,该思路起到了吸引企业集聚,促进企业交流的作用,但由于当时高新区大多数企业的产业分工仍然面向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制造,在研发和创新方面关注较少,因此已经无法适应今天的发展需求。今天的高新区发展面临“二次创业”的挑战,如何将发展重点从生产制造转变为创新创造,如何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更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需要转变过去只关注产业集群培育,忽视人才氛围和创新创业环境的思路,开始致力于围绕创新创业者的需求,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区别于产业集群思路关注产业内部的合作,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思路鼓励产业间的协同,鼓励围绕企业家发掘的市场需求,整合不同产业的资源。这一思路将整个区域作为支撑产业创新发展和人才创业的基础,充分挖掘城市开放、多维和共同演进的复杂网络的价值。并且,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思路会为中小企业的诞生和发展匹配更多资源,关注产业的破坏、创新和不断演化,而产业集群思路的主要关注对象是集群中大中企业的互动与合作,并未对衍生出来的小企业给予足够的重视。

当前世界科学城发展的另一个新趋势是从关注本地资源的整合,转变为更为开放地对接全球创新创业网络。这些科学城致力于建立与世界其他创新创业中心在知识创造、风险投资流动、人力资本流动,以及科技企业全球布局等方面的联系,将本地科技和产业优势与全球创新网络的价值对接,促进知识和创新流动。全球创新创业中心发展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本地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逐渐增强了开放性,很多企业开始面向全球范围寻找创新资源,将全球创新创业网络的价值与地方优势相结合。

根据Compass咨询机构发布的创业生态系统报告,2015年,硅谷创业企业中的外国工程师比例已经达到45%,远程办公比例为43%;新加坡创业企业中外国工程师比例达到52%,国外顾客比例达到49%。

除了人才流动带来的知识和技术转移以外,全球不同创新创业中心之间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在增多,无论是论文合作、风险投资流动还是企业合作,跨越地理界限组织创新优势力量的现象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因此,先前侧重与本地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多主体互动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更强的开放性,通过知识、人才、技术、资本的联系,构筑全球创新创业网络。在此背景下,全球科学城对于人才、技术和资本等资源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如何立足于本地特色,形成对高端人才和稀缺资源的吸引力将成为未来世界科学城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科学城要获得长期持续的创新发展,必须得到政府、企业、大学、人才、居民等各类主体的认可和长期参与。唯有生活在科学城中的多元主体能够认可创新文化和勇于突破的价值观,以开放的态度接受失败和宽容失败,并立足于各自的优势积极开展合作,才有可能让科学城真正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袁晓辉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学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北京宽客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CEO;本报记者陈伊凡采访整理)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管理与创新案例研究院记者
关注新科技,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精准医疗、量子通信、科学产业化等,以及创投领域。
擅长上市公司的分析报道以及行业的深度报道,发掘行业的变化趋势和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