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避免慈善中的伤害

毛寿龙2018-05-13 14:35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毛寿龙/文

5月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8胡润慈善榜》,共有100名中国大陆慈善家上榜,总捐赠额比去年上升28%,达到210亿元。对此,胡润表示:“捐赠额上升明显,平均捐赠额是15年前我们第一张慈善榜的平均捐赠额的十多倍。”

看到这个排行榜,忍不住想谈谈慈善的那些事。

社会组织与公益慈善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社会组织和公益慈善的量和质,都意味着一个社会发展的基本水平。在胡润慈善榜中,有这么多企业家愿意拿出钱来做慈善,说明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在不断向前发展。

严格来说,社会组织与公益慈善发展,有很多方面,包括自身组织的发展、人才成长、融资水平与项目运作、项目的可持续性、社会本身的获得感。

有很多社会组织与公益慈善项目都运作得很好。其中,有一些情况引起了很多研究者和慈善家的注意:why helping is hurting。翻译成中文就是,为什么帮助却在损害?

比如,在一些贫困国家、贫困地区,有很多穷人。贫穷的原因是没有衣服,也没有足够的粮食,人们饥寒交迫。

没有衣服,大家去富裕地区寻找大量的二手衣服,洗干净、整理好,然后分送给一些需要的地区。衣服送到了,大家很高兴。但有一些人却倒霉了:当地刚刚开始发展起来的制衣业,刚有了一些盈利,却遭到了灭顶之灾。

没有粮食,大家去富裕地区找来大量的粮食,打包、分送给需要的人。粮食送到了,大家很高兴。但有一些人也倒霉了;当地刚刚发展起来的粮食配送体系,以及少量开始小规模、中规模生产的企业家,投资失败。

分送衣服、分发粮食,还引起了很多问题。有些人努力工作的生态,也发生了变化。大家好像不再努力工作,而是进一步等待。

慈善家觉得,这个地区人心真复杂,决定不再帮助这里,转而去寻找另外一个地方去帮助。然后,同样的故事再一次发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慈善家和研究者,开始关注社会组织和公益慈善的消极影响。他们开始去关注去帮助当地的创业者,而不是去损害创业者。不再直接免费发放衣服和粮食,而是给当地民众提供小额信贷(micro-credit)。这些项目,叫做商业扶贫。

从现实中可以看到,申请和获得贷款者,90%都是贫困妇女。不过,这些妇女的还款率很高。当地的企业家因而成长起来,当地的金融生态却可能被损害。当地的金融企业家,因此而少了很多成长的空间。

慈善是帮助,不过在一些经济学家眼里,如果变成长期项目,就会导致各种损害。但是,如果不是长期项目,社会组织与公益慈善就很难规模化、专业化。

也正因此,如何不导致损害,而是提供更多的帮助?这可能需要关注相关的秩序建设,也就是从社会组织与公益慈善的秩序维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公益慈善做得好的,一般都是规模大、人手充足、能力强的社会组织。这样的组织,具有扩展秩序的特点。它所从事的项目,往往是规模比较大的项目。其所依据的标准,往往是具有普遍的、抽象的标准。

比如,世界银行现在有一条贫困线,就是日收入2美元。2美元是一个很抽象的标准。这个标准比发达国家的标准低很多,但比很多贫困地区的标准相比高很多。这些地区货币供给不足、市场秩序发展不足,很难换算成抽象的、以扩展的市场秩序为基础的2美元的货币支出。

在这个时候,慈善帮助的标准,就会存在内在的秩序冲突。

贫困往往是原始秩序的,但慈善往往是扩展秩序的。很多人对原始秩序与扩展秩序不明白,简单说来,人都是生活在秩序中的。原始的秩序是小范围的秩序。比如说,物理上,限于5公里的生活圈,依靠血缘、情感等联系在一起,有天然的信任关系,没有明显的功利和权力的关系,无需物理强制的秩序,就可以维持发展。当然,人也要生活在扩展的国家和政府秩序中,遵守国家、市场、社会的秩序。

贫困与慈善两者的冲突,导致了慈善项目本身很可能会破坏本地原始秩序的标准,从而改变本地的秩序结构,导致伤害。

就目前而言,市场秩序包括一般的商品市场、企业投资和股权市场。在此秩序中,劳动力市场、企业管理人员、企业投资者都具有成长空间。然而,一些政策,包括社会组织的公益慈善政策,有时候会破坏、阻碍当地资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减少了当地的金融秩序中资产的成分。

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组织与公益慈善发展,必须关注秩序维度的元素,避免秩序维度的冲突。让扩展秩序的大慈善,能够让原始秩序受益,而不是去损害原始秩序。慈善不能仅仅考虑结果层次、功利层次,更重要的是要在发展的秩序维度,或者说发展的平台层次,提供更多的帮助。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毛寿龙,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北京公共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