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办公空间有多大?WeWork:只是开始

刘睿2018-06-22 14:49

(图片提供:全景视觉)

刘睿/文 如火如荼的联合办公风口背后,将是新一轮的行业格局与市场机会。

“共享经济本身跟如火如荼的城市化是分不开的。城市化带来了很多的好处,经济的发展,个人职业的发展,财富的增长。当然,城市化也带来了很多的挑战,如资源不够用,或者说资源不能合理的利用。”WeWork大中华区总经理艾铁成说。

而这将是联合办公优势所在:提高办公效率。WeWork最近在美国刚刚做了一个调研,在WeWork办公的效率比传统的办公室要提升2.5倍。“目前,WeWork在大中华区已经开设43处办公空间,并有3处办公空间即将开业。而这相对于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只是一个开始。”艾铁成在国内首个创新型电子城·WeWork全球社区启动发布会上作如上表示——在国内诸多房地产商加入联合办公战局之后,又一家传统地产商加入进来。

电子城借力WeWork转型

电子城与WeWork的合作,源自电子城持续转型要求。

公开资料显示,电子城集团前身为北京电子城有限责任公司,于1994年成立,是中关村科技园最早的开发者之一。2009年底,电子城集团重组上市,作为产业地产运营商面向公众。数年间,电子城集团先后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云南、福建、江苏等多地启动开发了二十个科技产业及科技创新园区项目,涵盖了"高科技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园区"、 "新产城一体化"等业务板块,启动和开发规模累计超过700万平方米。

在这期间,电子城不断进行转型。电子城集团总裁龚晓青在2016年曾对媒体表示,从最初的1.0的制造业、2.0的研发类、3.0的总部类,已经进入4.0时代,即创新型总部企业。去年5月,电子城集团首个轻资产运营的众创空间品牌项目“创E+”意味着电子城集团进入5.0时代,即科技服务业。此次,电子城则是意图借力WeWork,将身份转变为“高科技创新产业平台”及“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开发运营商。

“电子城跟WeWork合作,不仅仅用物理空间跟WeWork的合作,更关键的是电子城现在本身在向科技服务转型,要从物理空间到‘物理空间+服务+内涵’。”龚晓青说,“WeWork是我们快速向科技服务转型发展的一个抓手之一。”

为何是WeWork?

作为联合办公领域的世界级独角兽,WeWork显然对于试图在这一领域有所发展的电子城具有莫大的吸引力。“WeWork将有助于提升我们项目的价值。”龚晓青对经济观察网记者毫不讳言。

2010年成立于纽约的WeWork,为创业者、企业家、中小企业和跨国公司提供灵活的办公空间、服务和社区网络,以利于各种规模的企业灵活地调整办公空间的规模、便捷地进入某个城市,并在此过程中,发掘出会员企业的特定需求和业务方向。目前,“财富500强”企业中已有超过25%的企业成为WeWork会员,超过其会员总数的20%。实际上,WeWork也是国内众多联合办公创业企业模仿对象。

联合办公模式有助于地产商从租金导向变成流量导向,属性从地产属性变成平台属性。这也是电子城看中WeWork的重要一点,即“以重资产带轻资产转型”。“在共享经济的理念下,WeWork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运营资源使用效率大幅提升的实践,对电子城现有物业的运营管理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龚晓青表示。

而对于WeWork 来说,“与电子城集团达成合作,这将加速WeWork拓展中国市场。”艾铁成说。2016年7月,WeWork正式进入中国。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电子城选择WeWork,投资方的推动起到了很大作用。电子城和WeWork都是联想控股和弘毅共同投资的企业。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弘毅投资董事长赵令欢坦承,联想方面有专人负责推动电子城与WeWork双方在各个潜在合作领域内进行研讨和交流,以推动创新合作模式的落地,“这次合作既有利于电子城运用WeWork全球网络参与国际竞争,也有利于WeWork借助电子城的强大本地资源服务于中国市场。”弘毅地产基金持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进行写字楼物业的收购。

联合办公风口再起?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共享、数字经济带来了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新经济形态出现,80后、90后成为职场主力……传统产业园区和写字楼简单的办公场所定位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需求,这也从市场层面倒逼传统产业园区和写字楼升级换代。在这种背景下,联合办公模式兴起,成为投资热门领域。2015年,主打联合办公的众创空间从50余家发展到2300多家,增长近46倍。

需要指出的是,在联合办公经历短暂的爆发期之后,随之而来是行业洗牌,联合办公行业开始进入并购整合阶段,不少尚未理清盈利模式的创客空间陆续倒闭,其普遍面临的问题是盈利模式单一、运营分散等。2017年以来,联合办公行业整合速度开始加快,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

以优客工场为例:2017年3月,优客工场先后与洪泰创新空间、无界空间宣布合并。同月,优客工场宣布收购Wedo联合创业社。2018年5月,优客工场与Workingdom宣布合并。此外,据报道,2015年4月成立的优客工场在今年6月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此前优客工场已完成多轮融资,总估值达110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真格基金、歌斐资产、亿润投资、中投汉富、创新工场、山东国惠与丝路华创战略投资等。

同样在2018年6月,纳什空间宣布完成了5亿元的B+轮融资,由远洋资本领投,华融融德跟投。此前曾获得过熙金资本、永柏资本等机构的投资。

今年4月,Wework正式宣布完成全资并购裸心社。另据媒体报道,目前软银正洽商进一步投资WeWork。2017年,软银向WeWork注资44亿美元,后者估值达200亿美元。

3 月底,梦想加曾宣布完成总规模达3亿元B轮系列融资。

1 月,氪空间完成6亿元的Pre-B轮融资,这也是中国联合办公领域最大单笔现金投资。

除了新创立的企业,联合办公领域不乏传统房地产商。万科、SOHO、龙湖、远洋、首开、当代置业、华润置地等都已布局联合办公。

根据高力国际2017年发布的《2017年灵活办公空间展望报告》,中国联合办公市场空间在2000亿元左右,将保持每年30%的增长率,到2020年将达到2500亿元,而到2030年,30%的办公空间,将会是联合办公空间。跨国公司或将成为联合办公空间的主要用户。

事实上,WeWork并不是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办公品牌。1995年已进入中国的雷格斯(Regus),同样以灵活办公、虚拟办公、会议室出租为主营,客户囊括了全球500强企业和其他中小企业。与WeWork相比,雷格斯目标客户群则更倾向于大企业,例如谷歌、东芝、汇丰银行等等。

SOHO中国2017年报也提到了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大企业把他们的某个部门某个职能安排在共享办公场所,他们对于灵活移动办公的需求与日俱增。”与之相关的是,SOHO中国计划在二零一八年底将总工位数在二零一七年的基础上提升一倍。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