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奇离场后,百度AI有什么进展?李彦宏宣布:无人车量产,AI芯片诞生了

任晓宁2018-07-04 15:30

(图片提供: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任晓宁 无人车量产100辆,AI芯片“昆仑”面世,百度大脑升级,智能小程序发布——这是百度继去年首次举办AI开发者大会后,今年交出的新成绩。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陆奇出走后,百度AI团队的最新亮相。

大会现场,李彦宏略显激动。去年开场时,李彦宏乘坐无人车在五环被罚了一张罚单,今年,这款无人车正式亮相,并在现场下线了第100辆。

与无人车一样受到关注的,还有百度的AI芯片“昆仑”。李彦宏介绍,这套芯片的计算能力跟用FPGA做的芯片相比,计算能力有30倍左右的提升,“这是一个巨大的提升,”他说。

自2011年起,百度开始大规模地对AI技术进行投入。先后成立了AI深度学习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上线知识图谱、智能医疗、度秘机器人,开放语音识别技术,在搜索、自动驾驶、多模态(视觉、语音、自然语言、数据、多元语义知识)深度语义理解等领域形成护城河。2017年,陆奇出任百度总裁,百度AI投入进一步增大。今年5月,陆奇离开百度,一度让业界对百度AI方向有一些质疑。

此次百度AI开发者大会的成绩,或可打消业界对于百度是否会继续发力AI的担忧。

无人车量产100辆

7月4日上午10时,李彦宏与厦门金龙董事长谢思瑜连线现场,百度第100辆无人小巴“阿波龙”下线。这意味着,去年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亮相的百度无人车实现量产了。

“阿波龙”由百度Apollo与金龙客车合作打造。全车没有方向盘,没有油门和刹车踏板,搭载了Apollo L4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系统,适用于景区、厂区的场景,并且“充电2小时,能跑百公里”。量产后,即将发往北京、雄安、福建平潭、广州、深圳、碧桂园、日本东京等地开展商业化运营。

无人驾驶汽车背后是AI技术的提升。与现代主流汽车相比,无人驾驶汽车的生产和下线没有增加元器件,但在软件层面复杂度迅速提升。一年前,百度Apollo平台发布,当时Apollo1.0有3500行代码。经过一年的发展,Apollo 3.0的代码已经长了6倍,到了2万个左右代码。

“今天下线的阿波龙小巴车,因为是一个生产性的系统,它所用的代码量又远超过目前在开发平台上的代码数量。所以,大家看到的自动驾驶汽车的进步,主要会体现在软件层面。”李彦宏说。

除了载客无人驾驶“阿波龙”之外,百度今天还发布了载货无人驾驶车“新石器”。目前百度无人车都没有公布价格。

李彦宏认为,这是汽车领域自动驾驶的“从0到1”的转变。根据他的预判,无人车可以在各个场景实现落地和应用:在公园变成扫地车,在码头变成运货车,在农田里变成插秧车,变成摘果子车,在小区里变成运人车。

AI芯片面世

今年4月中兴事件之后,芯片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在互联网领域,高端芯片同样依靠进口,李彦宏说,这是一代从业者心中的痛。

但他认为,人工智能时代会发生改变。7月4日,百度公布了自研的AI芯片“昆仑”,这也是国内第一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

百度方面介绍,“昆仑”分为训练型“昆仑818-300”、推理型“昆仑818-100”两款。“昆仑”采用14nm三星工艺生产,内存带宽可达512GB/s,运算性能高达260Tops,是目前为止业内设计算力最高的AI芯片,功耗为100+瓦特。

2011年起,百度开始基于CPU、GPU和FPGA的AI加速器的研发,基本上每年都获得超过两倍的计算性能提升。在大规模AI运算的实践探索中,“昆仑”诞生了,李彦宏介绍说,“昆仑”的运算能力比最新基于FPGA的AI加速器,性能提升了近30倍。

目前“昆仑”可以实现数据中心、公有云和无人车测试研发等场景的云端场景覆盖,也可以进行大规模语音识别、搜索排序、自然语言处理、自动驾驶、大规模推荐等具体场景的通用性适配。

百度方面介绍,未来百度还将面向智能汽车、智能设备,语音图像等更多场景展开芯片布局。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TMT新闻部资深记者
关注并报道TMT(科技、传媒、通信)领域重大事件,擅长行业分析、深度报道。
联系邮箱:renxiaoning@eeo.com.cn
微信号:tangtangxia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