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黑臭水体整治弄虚作假?生态环境部这样回应

董瑞强2018-07-26 17:49

(图片提供: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董瑞强 对于少数地方在黑臭水体整治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7月26日,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对经济观察网记者回应称:“这个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我们在督查中对此非常重视,解决措施大致有 ‘两招’:一是形式督查和实质督查相结合;二是公众全过程参与监督举报。”

在他看来,有这么“两招”,就可以有效破除可能存在的弄虚作假行为。“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些地方可能也还会有不断翻新的花样出来,我们将根据新发现的情况在工作上不断改进。”张波坦言。

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将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平均达到60%以上。

根据安排,今年5月至6月,督查组分三批对全国36个重点城市和部分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情况开展现场督查,检查各地是否达到整治要求;9月至10月,对整改情况进行巡查,提出约谈建议;10月至12月,约谈问题严重的城市政府,对整改仍不力的,将开展环保专项督察。

据张波介绍,形式督查和实质督查相结合是此次督查的一次创新。“我们不仅要看感官上是否消除了黑臭,包括公众调查说满意的、监测数据说消除了黑臭等,所有这些信息都是形式督查。而实质督查是要对污水垃圾处理体系是否真正建立起来了、是否有效发挥了作用等方面进行督查。”

比如,督查人员会在室内查阅资料,检查截污管网铺设情况,在河流上中下游选几个节点,撬开井盖查看。“若没水,则说明毛细血管未建起来,管网体系未发挥作用;若有水,且是清水,有可能是雨水或地下水,不是污水,说明管网也未发挥作用,我们不认这个帐。”张波说。

如果在检查中管网没问题,督查组还会查污水处理厂,看进水是否正常。

张波对经济观察网介绍,一个地方生活污水进水浓度有一定范围,比如300毫克/升,可是督查发现有些污水处理厂100毫克/升都不到,仅几十毫克/升,所以地方谎称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实际水费两成多,我们不认这个帐。同样,垃圾收集处理也是一个道理。

“所以通过实质督查,就把一些地方弄虚作假的行为爆出来,即便是当地老百姓暂时认这个帐了,我们也不认。通过形式督查和实质督查相结合,我们会有效防止弄虚作假行为。”他讲道。

另外,在张波看来,公众全过程参与监督举报对防止地方弄虚作假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首轮黑臭水体整治专项督查期间,公众可通过“城市水环境公众参与”微信公众号举报疑似黑臭水体。此后,公众仍可通过该公众号予以持续关注和监督举报。

“除上述微信公众号外,民间环保组织也组织了群众监督,即便督查组走了,老百姓依然会很方便的通过微信公众号举报身边的污染问题以及黑臭反弹现象。”张波进一步对经济观察网说,只要核查属实,都会纳入国家黑臭水体治理清单,督促有关地方整改落实,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整改结果。

一位生态环境部的官员也对经济观察网说,整治黑臭水体是一场硬仗和苦仗,地方政府部门的整治决心和力度很重要。如果搞假整改,那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将对督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督办,若仍不下大力度彻底整治,就会进行追责问责。“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