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App进化论

胡群2018-08-03 17:04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群

银行是什么?

是街角写着“银行”的建筑物?还是顶着“ATM”的智能设备?亦或是手机里一款APP?在过去的20余年时间中,中国银行业已从“存款立行”蝶变至“科技立行”,智能化程度已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而银行APP正成为重要的零售经营阵地。

当前,银行已很难通过传统的柜台模式接触到客户,尤其是年轻客户,银行很难以了解客户的需求推销金融产品。通过银行APP等渠道,银行将各种不同的商业生态嫁接至平台之上,再通过商业生态间接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从而形成共享、开放的平台模型。

蝶变

银行发展史就是不断迭代的创新史。

招商银行于1997年推出网上银行“一网通”,打开中国银行业探索网上银行之路。在2000年之前,中行、建行、工行等相继推出网上银行,开通网上支付、网上自助转账和网上缴费等业务,初步实现在线金融服务。

2013年,北京银行、民生银行率先成立直销银行,开启国内直销银行的新时代。随后中国银行业兴起直销银行热潮,数十家银行成立直销银行。

兴业数金的研究报告显示:千篇一律的直销银行、生活缴费、积分商城等在这一阶段产生,产品同质化的背后,每家银行都面临着流量、产品与客户服务的困局。这就促使银行业走出去,即实现跨界融合,实现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金融机构甚至与跨界企业间的数据共享与场景融合。

“直销银行只是互联网银行发展的初级阶段。”中财办宏观局副局长张晓朴在其著作《未来智能银行》中称。

但直销银行的探索已对中国银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2017年11月,百信银行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独立法人运作模式的直销银行。但百信银行远非此前“直销银行”的概念,而是一家互联网银行:借助中信银行的金融风控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和线下渠道资源,结合百度公司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重点关注财富管理、消费金融、企业金融业务的银行。

这一模式目前正成为银行业探索金融科技的重心,除百信银行外,微众银行、网商银行、新网银行等民营银行,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地方商业银行都在该领域中发力。或借助于科技公司,或自建科技子公司,中国银行业的金融科技能力正在快速提升,银行正在更懂用户的需求。

新赛道

银行通过什么与用户完成更自然的交互?银行正通过App接触更多的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进而了解其需求。

当你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在购物,发现余额不足时,消费贷就藏在你手机上,只需几步简单的操作,交易即可完成;当你有一笔收入进账,需要找到投资产品时,理财产品就在你手机上,只需几步简单的操作,收益将在第二天就能显示在手机上。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银行通过App,已实现场景金融更加贴近消费者的需求。

当前银行APP已实现在线申请贷款、在线审批、在线提款、在线还款、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等特点,不仅可满足借款人的资金需求,也可有效降低利息成本,增加客户还款意愿,并可增加银行对借款人信用的了解,从而形成借贷双方良好互动。

通过App,银行不再如以往那样直接将产品和服务传达给客户,而是将各种不同的商业生态嫁接至平台之上,再通过这些商业生态间接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从而形成共享、开放的平台模型。

在这领域中,招商银行App已成为招行重要的零售经营阵地。2017年,招商银行App累计用户数5579.34万户,年活跃用户数4057.14万户。同时,招商银行App交易量快速增长。2017 年,招商银行App交易笔数10.32亿笔,同比增长40.41%,交易金额17.87万亿元,同比增长47.69%。其中,招商银行App理财客户数322.77万户,理财销售笔数2645.76万笔,同比增长132.32%,占全行理财销售笔数的61.70%,理财销售金额4.43万亿元,同比增长90.13%,占全行理财销售金额的43.17%。

受益于零售银行领域的成功,招商银行于今年7月份推出个人手机银行App、掌上生活App后推出的第三款App——招行企业App,也是其打造“金融科技银行”和最佳客户体验在企业服务市场的重大创新实践。招行企业App深度融合产业互联网和个人APP平台,构建一系列基础性金融服务。企业级的二维码信息交互技术贯穿企业APP各类O2O业务场景,商户可以在企业APP上进行收款和管理,企业之间亦可通过二维码化的收款账户信息进行扫码支付。

“现在金融科技已能帮助银行更好实现B端客户服务,招行企业APP融入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科技元素,为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等多重金融与非金融服务。”招商银行总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侯伟荣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招行已成为公司金融线上交易数据最丰富的金融机构之一。2010年招行推出企业手机银行,作为企业网银的移动端渠道延展,为公司客户提供便捷的移动在线查询、业务审批等服务;2017年,招行企业手机银行交易笔数已接近9000万笔,交易金额突破1万亿元。

新生态

“市场一直对于银行App的下载量无法与支付宝、微信等APP媲美而颇有微词,其原因在于多方面,但银行App场景的单一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用户的生活场景不在银行App上,却在支付宝、微信上。”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向记者称。

现代银行业银行向来是坐商模式,客户要得到金融服务都得围绕着银行网点或银行App去操作,虽然商业银行近年的金融科技业务发展迅速,但仍难以实现场景金融。近年银行已尝试多类型在线上获客方式,如开发网上银行,但只解决客户从线下迁移到线上,很难获得新客户;成立互联网平台,但平台往往采取传统的地推方式,依靠线下的网点人员去进行业务推动,成本高且黏度低;有的银行把产品放到互联网的平台上,但客户仍是平台的用户,渠道由平台掌控,尤其购买金融产品的账户往往是通过平台的三方支付账户来实现,能真正转化为银行用户的概率较低。

要想构建金融服务新生态,仅靠银行自身的积累和努力远远不够,必须与外部机构开展用户共享、信息互通、能力协同等合作,推进金融服务场景创新与拓展,并以更加突出网络化、线上化、移动化为主要合作方式,更加突出用户、信息等优势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实现金融服务与用户关键场景的无缝对接与嵌入。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目前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正在探索通过API开放接口等技术,嵌入个人、企业日常生活、生产经营场景,构建场景新生态,使金融服务变得无处不在、触手可及。

今年7月,浦发银行推出业内首个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这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平台,API就像“连接器”,把金融与各行业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开放共享、共建共赢的生态圈。浦发银行将基于API技术,打造金融科技创新平台,塑造全新的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的业务模式和经营理念,推动银行产品、服务全面升级。

浦发银行副行长潘卫东表示,通过API平台,银行将突破传统物理网点、手机APP的局限,开放产品和服务,嵌入到各个合作伙伴的平台上。银行与生态圈伙伴,结合双方的优势资源,进行产品和服务快速创新,形成金融+教育、金融+医疗、金融+制造业、金融+社交……各种跨界金融服务,满足企业和个人各类金融需求。

例如,浦发银行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可嵌入到社区APP中,业主可以直接使用社区APP支付物业费、在社区商户消费获得优惠、预约保洁服务等,银行在背后提供了支付、权益优惠、积分等各项金融服务。客户在旅游网站上订购机票或酒店,在支付时,不需要切换到银行的APP应用或网站,通过API可以直接获得银行的支付、分期付款、保险权益等服务。

而招行企业APP也通过开放的标准化API接口,打破服务边界,积极开展场景创新的探索。通过API接口和开放云服务平台,引入并云端部署OA协同、CRM类、HR管理、进销存管理等企业SaaS云服务,拓展对接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相关的高频化非金融应用场景。例如在移动代发场景中,在云端提供HR 薪酬管理SaaS云服务,招行企业APP与SaaS云服务对接,云端薪酬发放数据与企业APP代发工资功能无缝链接,企业用户全流程线上操作,提供体验极优的全场景移动化应用。

什么是API?

API的全称名为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即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其本质是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目的是给予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得以访问一组例程的能力并且无需访问源码,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

通俗来说,API在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扮演着“技术胶水”的作用。作为供应方的企业/个人可以将自己特定的技术服务以API的形式开放出来供需求方企业/个人按照参数调用接口,从而使得不同技术在基于业务逻辑和数据的基础上相互粘合,最终达到数据流通和共享的目的。

兴业数金的研究报告显示:API可以分为三类,即内部API、伙伴API以及开放API。内部API仅供企业内部开发者使用,通过轻量级接口公开数据、业务流程和应用程序功能,尤其适合不愿意公开数据和应用程序的企业。伙伴API主要用于机构之间(B2B),其访问通常是根据业务协议授权的,对于规模较小的合作伙伴而言具备较大吸引力。开放API在组织之外公开应用程序功能,主要供外部合作伙伴、第三方开发者使用,较前两类API开放程度更深、合作层面更广,最适宜用于开放银行领域。

“手机银行有庞大的客户需求和获客空间,是未来支撑整个银行的服务支点。”广发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关铁军认为,银行已经发生分化,新技术在产品建设和运营中的运用、运营模式的选择、线上化进程的选择等等,都在使差异化不断深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对金融服务要求的提升,未来,谁能有效满足、引导客户需求,谁就将获得客户,进而在竞争中取得成功。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市场研究院主任
主要关注银行、信托、fintech领域市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