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质量和技术双提升之上广样本

温淑萍2018-08-09 19:07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温淑萍   “医疗质量和专科能力的提升最终体现在医疗技术上。”7月31日,在广州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如是说。

医疗质量、医疗技术 ,事实上是近年来医疗服务领域一直在努力改善的主要内容。

近期,记者在走访的上海和广东省多家医院中发现,创新、转化已经成为医院一种特有的发展模式。这也使得医院在自身独特优势的基础上跻身全球医疗服务质量、技术前沿的序列。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闻大翔介绍称,医疗服务是“上海服务”的重要组成要素。上海25家单位获得16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具有一批国际影响力的专科团队和技术。上海最终将建设成为医学科技领先,高端医疗服务业发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的亚洲医学中心城市。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刘冠贤透露,中山一院拥有2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近年来开展新技术382项,填补55项国家级以上技术空白,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级指南、专家共识100多项,慢性肾病治疗创造了“广州模式”。

在促使中国医疗服务质量、技术双提升方面,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采取了多重方式,如通过强化制度保障、健全规范标准、完善质控体系、科学精细指导和推进质量公开等具体举措,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同时从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入手,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以医疗技术水平为核心的专科服务能力。

郭燕红认为,目前,在政府主导、行业推动和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显著提升。

中国医疗质量提升

中国的医疗质量近些年在不断提升,可见的一个证明是《柳叶刀》的排名,2015年,中国排名第60位,2016年上升到了48位,一年间上升了12位。该排名同时也指出,中国地域之间差异比较大。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认为,这一排名就是一个典型的国际上对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可及性的排名。它的正向作用是对中国在全球医疗服务环境中进行了一个定位,肯定了中国医疗质量技术服务的进步,给予一个正向的激励。同时它也让监管部门看到中国与国际的差距,而这一差距,就是中国医疗服务质量技术仍需努力的方向。以促进中国在医疗质量的提升和医疗质量的同质化,以及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方面进行努力。

郭燕红介绍,上海市作为全国较早建立比较全面  系统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的省市之一,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以科学化、精细化见长,有许多值得向行业推广学习的经验。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闻大翔称,医疗服务作为“四大品牌”之一——是“上海服务”的重要组成要素。

而实现服务的最重要一个途径是技术,上海在医疗技术方面早已经迈向国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诊疗量突破十万例,位列世界第一,且拥有多项国际首创技术,如首创在消化道黏膜下用内镜切除肿瘤,首创在人体食管黏膜下打通“隧道”开展肿瘤切除,首创双镜联合治疗消化道肿瘤。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不仅在临床规模上位列全球前茅,在外科术式和脑科学领域的不断创新突破,尤其近年来“颅内外脑血流重建术”创新,使中国难治性动脉瘤治愈率达96%。

临床技术能力也直接带动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十二五”时期,上海市卫生系统共获得国家科技奖38项,占全国卫生系统该奖项的28.3%;肿瘤免疫与癌基因组学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适用于腔内治疗的主动脉新分型、多项靶向microRNA的体内干预治疗等技术均为国际上首次提出;培育出了包括心内科、神经外科、内分泌科、血液科、肝肿瘤外科、口腔科等领域34名两院院士,基本覆盖主要临床专业。

上海还是国内患者流入量最多的城市,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闻大翔介绍,在三级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中39.29%为非上海常住居民。可见,上海医疗“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下一步,上海将继续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临床医学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以及研究型医院,加快建设亚洲医学中心,为打造体现世界一流水平、引领未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医学高地。

凭借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的双重支撑,2017年,上海市医疗机构门急诊量2.73亿人次、出院人数达到419.73万人、手术服务量达到230万人次,分别比“十二五”初期增长35%、56%和100%;三级医院平均住院天数降到6.4天,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以2017年度来看,广东省2017年医疗卫生机构约5万家,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4.41张,2017年病床使用率84%,比2016年提高0.1个百分点。2017年平均住院日为8.7天,比2016年下降0.1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7年全省医疗机构门诊总诊疗人次达8.4亿人次,出院1632.5万人次。

相比于上海,广东省的发展也极具优势,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刘冠贤介绍,广东省的公立医院诊疗技术水平保持全国前列,全省共有2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有5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据了解,广东省在“十二五”期间,开展国家级重点专科申报和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工作中,建设了10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刘冠贤透露,201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在前期高水平医院建设基础上好中选优,分3年投入60亿省级财政资金,通过整合资源、改革创新、内涵发展,集中力量重点支持若干家医院,进一步提升临床疑难复杂危重疾病诊疗水平。

“登峰计划”的未来发展方面,据了解将重点发展前沿医疗技术,打造一流医学学科,力争推创1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和若干个专科类国家医学中心、2个到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到6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面推进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双提升。

郭燕红表示,通过发展,从整体上看,近年来中国医疗质量呈现出“四升一降”的发展趋势,“四升”就是医疗资源供给持续增加,医疗服务效率有所提升,重点病种和手术诊疗质量稳中有升,合理用药特别是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一降”就是住院死亡率持续下降。

就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方面,对于主管部门国家卫健委的态度,郭燕红透露,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的科学化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医疗质量水平和医疗技术能力,特别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增加优质医疗资源总量和可及性,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上海技术创新

“上海方案”,是自《我是药神》电影播出以来被提及最多的词汇。

“上海方案”,即以王振义、陈竺、陈赛娟院士为代表的瑞金血液团队创造性地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方法,使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从10%提高到97%以上,使之成为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该成果被誉为“上海方案”,并被国际权威指南指定作为一线经典治疗方案。 

关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历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瞿介明介绍,经过他们20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第一个可以被治愈的白血病。

上世纪50年代,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院士面对无数白血病人的死亡,决心攻克白血病。1979年成立血液病研究室后,王振义在工作中逐渐形成了诱导分化癌细胞的思想。他和学生们一起尝试了许多方法,测试了众多药物,想要寻找一种有效的诱导分化剂。从1979年到1986年,经过长达8年的探索,最终确认了全反式维甲酸可以使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早幼粒细胞分化,发育成为成熟的中性粒细胞。

1986年,上海市儿童医院血液科收治了一名小病人,王振义决定用全反式维甲酸为这名5岁的孩子做最后一搏。这名小病人接受了全新的治疗方案。之后,病情得到缓解,并存活至今。

这次治疗是世界公认的诱导分化理论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的第一个成功案例。

瑞金医院运用全反式维甲酸这一药物,治疗了最为凶险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该病5年存活率从10%提高至目前的94%。此后研究团队又提出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案,最终使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达到痊愈,这一方案被国际同行誉为“上海方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第一个可基本治愈的成人白血病,此后,众多患者因此获益。目前,全国22个血液中心在推广应用。

一盒十粒装的全反式维甲酸的售价为290元左右,并且已纳入医保,使得该病的治疗费用大幅下降。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闻大翔介绍,欧洲该病的均次治疗费用大约为8.5万欧元,在上海瑞金医院的次均费用只要3.8万元人民币。

上海的另一技术创新成果在业界也非常知名,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的冠脉支架自主研发的探索与创新,依据每年植入超过80000例算,每年节约了医保开支12亿元。

支架植入是目前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传统心脏药物支架的涂层材料不能降解,可能诱发支架内再狭窄和晚期血栓。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于2005年成功研制出国际上首枚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国内超过900家医院在使用,目前市场占有率高达22%,出口十多个国家。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3年再度升级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枚完全可降解支架(Xinsorb支架),这一支架被称为“会消失的支架”,Xinsorb雷帕霉素完全可降解支架,由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为骨架的支架在血管内2年将逐渐被血管吸收,血管回复自然状态及原有功能,能极大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一创新在2014年巴黎欧洲血运重建大会上,葛均波院士携团队向全世界公布了人体探索性试验初步结果,标志着中国冠脉介入治疗的“第四次革命”。2017年4月李克强总理视察时,Xinsorb支架受到了总理的关注,成为创新型国产化医疗器械的代表之一。 

在前两度创新基础上再度发明的三氧化二砷支架,是拥有中国原创药物专利的新型冠脉支架,2012年获批临床应用,成为拥有中国原创药物专利的新型冠脉支架,研究证实具有极低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获多项国际专利授权。

此外,葛均波院士携团队研发的另一创新产品的成果转化也非常顺利,有望在2019年获批上市。该自主研发的微创介入治疗器械是全球首个自膨胀介入式肺动脉瓣(Venus-P),用于微创治疗二尖瓣反流,2018年7月2日,已成功完成全球首例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手术。该创新器械手术后第二日即刻活动。而在这项创新发明之前,该类手术只能通过外科开胸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患者需要静养多日才能活动。

据了解,目前该器械已在全球15个国家完成植入,正在欧洲、美国进行上市前研究。而上述的创新仅仅是上海医疗技术领域中的几个亮点,享誉国际创新的成果还有更多。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闻大翔称,上海临床医学等11个一级学科排名位于全国前列,血液病学、内分泌学等16个优势学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5家单位获得16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同时具有一批国际影响力的专科团队和技术,这与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的双重支撑分不开。

广州技术创新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刘冠贤介绍,广东省医以心血管疾病诊疗为引领,近三年在多科领域申报立项182项。从这一创新层面来看,广东省的医疗技术发展已不可小觑。其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便有多个创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地处广东省省会广州市,是国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之一,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和国家爱婴医院,是华南地区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的重要基地和国家疑难危重症诊治中心。

郭燕红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研发了微循环成像系统,实现了对休克患者的床旁直视下微循环监测,有效提高了重症休克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救治成功率。该院严重脓毒血症患者救治成率达到90%以上,高于国际上报道的30%-70%。

据了解,2017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教授团队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成功,实施了全球首例“无缺血”肝移植术,至今已成功开展了19例,达到了器官在生理状态下的理想移植。

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 肖海鹏表示,中山一院创建了腹膜透析卫星中心模式,将先进腹透技术经验推广至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2511家县级医院。

腹膜透析(腹透)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传统优势项目,也被称为“广州模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63年在国内首次应用腹透治疗急性肾衰竭,1978年率先应用维持性腹透治疗慢性肾衰竭。2005年开创了腹透中心规范化管理新模式,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腹透中心,该中心通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辐射广东省住三家地区12家医院,12家医院再辐射国内11个省29家医院,29家医院再度辐射全国800家县级医院。据了解,目前共覆盖了29个省,2511家县级医院,培训医护人员4500多名。而随访患者超过1000人,1、2、3、5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94%、87%、81%和64%;技术存活率分别为98%、95%、91%和86%;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和3D打印技术已经在骨科、心外科、胸外科等领域广泛应用,使手术更加精准、安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已经在病理辅助诊断、影像辅助诊断等方面崭露头角,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远程会诊系统已经广泛建立,让人民群众可以就近接受大医院专家的会诊。

广东省人民医院在复杂性先心病领域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和3D模型打印相结合,构建了3D可视化辅助诊疗系统,在近2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科手术中应用,实现了术前规划与术中手术方案一致,并发症零发生。

3D打印:也称为“增材制造”或“快速成型”技术。医学3D打印,即利用CT、核磁共振(MRI)、超声等影像数据构建心血管结构的3D数据模型文件,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1:1大小心血管结构模型。目前主要应用于术前诊断、手术规划与模拟操作、术中导航和医患沟通等。其优点是直观,可触摸,可模拟操作,不足是打印时间较长,成本较高。

广东省人民医院已经把3D打印、VR和MR三种技术联合应用于术前诊断、手术规划与模拟操作、术中导航和医患沟通等临床诊疗环节,主要应用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包括肺动脉闭锁、法洛四联症、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右室双出口、冠状动脉异位起源、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等,以及其他一些复杂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肿瘤和主动脉夹层等。到目前为止,3D打印已应用于近300例病例中,VR和MR技术已应用于近20例病例中,这三种技术的应用,改善了手术策略,减少了手术损伤,改变了一些复杂手术的术式,缩短了部分病例的手术时间,保证了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了外科治疗的效果。

基于目前已经建立的实验室平台,借鉴心血管外科中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技术,广东省人民医院的肺科也将3D打印和混合现实技术投入到肺结节体表定位等研究,目前已经应用于多例肺癌患者的手术当中,初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同样的,神经外科、烧伤科、骨科等学科也将相关技术应用到相关领域的术前诊断、手术规划等临床诊疗环节中,正在做探索性的研究。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几年将“微创”及“无创”理念向多学科进一步延伸,在国际首创了中国式微通道经皮肾穿刺造瘘取石术(Mini-PCNL)方法,将手术切口缩小到最小只有3毫米,至今已完成近3万例此项手术,是世界上完成例数最多的单位。

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方面,国际首创非DSA经颈静脉心脏间隔缺损封堵术,不使用造影剂,无需放射线,术后几乎不留疤痕,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对患者的创伤,婴幼儿、孕妇、糖尿病患者等特殊手术人群均可适用。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