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家庭压力、投融资不合理、收入来源单一, “中国式财富压力”袭来

老盈盈2018-08-23 19:02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老盈盈 张先生今年45岁,是某一线城市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人到中年,虽然已经做到企业中层,但还是有不少困扰。5年后他计划送女儿去美国留学,要给女儿筹学费;父母年近70,母亲还曾轻度中风,父母赡养和医疗费用压力大;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还要计划每年全家出境游一次,但费用不菲;想生个二胎,但是养育成本又很高,还得换个大房子........

这样的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在中国,张先生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招商银行通过对中高端客户调查发现“中国式财富压力”正在困扰着他们,而且普遍存在理财误区。

“中国式财富压力”

过去二十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财富不断积累,自2000年起,中国的家庭财富每年增长12.5%,相当于过去17年增长了六倍。财富的积累给了中国居民更多的理财空间。然而,随著经济结构转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代,财富积累的速度开始放缓,尤其是资管新规落地后,资管业务回归本质,打破刚兑成为了必然趋势,中国居民熟悉的“刚兑型”产品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中国居民的财富问题逐渐显现,各种财富压力的新闻不断刷爆朋友圈。在特有国情和文化传统下,中国居民的财富关注点呈现出独有的特点。

首先,家庭观念重,带来子女教育金与父母医疗金压力。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以家庭为基础建立,因此中国居民的财富需求会更偏重履行对家人责任,中国居民的父母赡养支出、子女教育支出、家人医疗支出在个人财富中的占比远高于其他国家。其中,子女教育支出占比尤甚,在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愈发激烈的氛围下,据招商银行调查显示,中国居民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巨大,平均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22%,平均每年支出4.5万元,部分城市甚至高达20万元,而为了子女后续的高等教育,平均每个家庭还需提前准备逾100万元。

其次,房产占比高,带来融资购房和房贷还款压力。 招商银行调查显示,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89.7%,远超世界平均60%左右的水平,同时,截止2017年,中国家庭的资产配置当中,房产投资在总资产占比更是已高达68.8%。调查中,有52%的受访客户表示购房时缺少科学的融资规划,有34%的受访客户认为房贷还款是其主要的财富压力来源。

第三,收入来源单一与消费需求升级,带来延续品质生活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收入占比高达56.3%,我国居民的收入来源相比于发达国家仍相对单一化。与此同时,中国居民目前消费升级明显,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的消费金额不断提高。招商银行调查显示,有高达48%的受访客户担忧自身退休后的养老生活问题,有19%的受访客户为身后财富分配问题感到忧虑。

理财误区

财富管理是专业性相对较强的领域,专业壁垒短期内很难逾越,中国居民在理财时易陷入误区。第一误区是理财方式单一化,缺乏多元化配置。招商银行调查数据显示,61%的受访客户未购买过银行理财产品以外的产品,从资产结构来看,受访客户的储蓄存款和单一理财产品占比高达到76.7%。据招行统计,银行理财产品过去在过去五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仅为4.77%,远低于资产配置组合收益,难以抵抗通货膨胀带来的冲击。而单一化的股票配置会使资金缺乏应变能力,抗风险能力极弱,一旦遭遇市场剧烈波动或者系统性风险,则可能给家庭财产带来灭顶之灾。

其次盲目追求高收益,忽视收益背后隐藏的风险。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说,“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然而,当前我国许多投资者,在没有仔细分析自身家庭的财务现状的情况下,将收益率作为唯一标准的标准来选择产品。

再次追求短期获利,忽视长期投资相。对比国外,中国居民投资理财最大的特点是更频繁地买进卖出。招商银行调查显示,57%受访客户表示“更着眼于短期”,仅有35%的受访客户认为“一个均衡的投资组合较能取得理想的长期表现”。投资者过度看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投资,易失去规划的纪律性,一旦遭遇市场波动,便会承受巨大的损失。长期投资是坚持长期用组合配置来分散风险,获取稳定的收益,招行研究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在任一时点买入债券基金持有期超过两年获得正收益概率是100%,平均累计收益为16.15%;2003年以来,上证综指在3500以下的任一时点买入股票基金持有期超过五年获得正收益概率接近100%,持有期越长,平均累计收益稳定增加。调查中,76%的收益未达预期的客户承认,自己未坚持长期投资理念,自行进行了“追涨”和“杀跌”等短期操作。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广州采访部主任
关注华南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及区域内重大新闻事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