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中期成绩单:半年净赚64.86亿 同比增长15.54%

胡艳明2018-08-28 13:23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8月24日,在港交所上市的浙商银行(2016.HK)披露了2018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上半年浙商银行集团营业收入185.96亿元,同比增长3.61%;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64.86亿元,同比增长15.54%。资产质量方面,截至6月末,不良贷款率1.14%,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对于市场上关注的何时回归A股问题,在8月27日浙商银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浙商银行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刘龙透露,浙商银行致力于实现“A+H”两地公司治理和资本筹集的架构,目前A股上市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如果可以实现A股上市,募集资金会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小微企业、智能制造和“三大平台”等领域。

调整资产负债结构

截至2018年6月末,上半年浙商银行集团营业收入185.96亿元,同比增长3.61%。资产总额16,321.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21%。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7,960.29亿元,增速达18.30%;客户存款9,059.59亿元,增幅5.27%。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占总资产比重提升4.99个百分点至48.77%;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及拆入款项余额占总负债比重下降1.18个百分点。

浙商银行表示,受金融业回归信贷本源、息差企稳回升影响,上半年银行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加强产品创新和提升服务,上半年实现利息净收入126.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4%;净息差1.88%、净利差1.66%,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13和0.09个百分点。ROA(年化平均总资产收益率)0.83%,ROE(平均净资产回报率)16.82%,分别同比提升了3BP和28BP。其中生息资产提升明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达200.48亿元,同比增长56.83%,主要是由于贷款规模增长及平均收益率上升。

浙商银行方面认为,业绩增长是顺应监管、主动转型的结果。上半年,浙商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加强金融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以特色业务“三大平台”(池化融资平台、应收款链平台和易企银平台)为抓手,提升客户流动性服务能力,加强基础客户群建设,实现了“质”与“量”的稳定增长。

据浙商银行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沈金方介绍,截至6月末,浙商银行“三大平台”共服务实体企业超1.9万户,融资余额近3000亿元。其中应收款链平台推出半年多,帮助企业搭建平台558个,累计签发应收款超2600笔,金额260多亿。服务企业流动性管理和供应链金融的深层次需求,浙商银行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道路。

浙商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景峰表示,浙商银行重视贷款业务高质量发展,进行主动性资产结构调整:在对客户的行业选择、期限结构和定价策略等方面进行调整,上半年实现贷款收益率0.35%,同比提高0.48个百分点,利息收入增加明显;从期限来看,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47%,较上年末下降超过5%;行业分布上,占比位于前四大行业为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和批发零售业,在制造业行业进行了主动管理,上半年制造业余额1156亿,其中智能制造接近500亿,“优中选优”选择合作客户。

不良率微降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6月末,浙商银行集团不良贷款率1.14%,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与近期银保监会公布的二季度银行业不良率1.86%相比,资产质量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逾期90天至1年贷款余额和占比“双降”,占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的比重较上年末下降0.18个百分点至0.35%。不良贷款生成率和迁徙率均有所好转。2018年6月末拨备覆盖率280.59%。

对于贷款较集中的企业或行业的风控和具体应对方案,刘龙介绍,对于融资额度比较大的企业,首先,在准入方面和集中度方面考虑,浙商银行在2016年推出统一授信额度管理办法,对大型集团及其关联方的融资总额有管控措施,避免“垒大户”,避免集中度过高,近几年取得较好的成效;第二,对使用授信额度比较大的企业,进行动态的监测和管理,及早发现问题、预警问题;第三,对经营情况较好,但由于负债结构不合理而带来流动性压力的企业,也主动联合对其授信的主要金融机构进行风险研判,共同提供解决方案。

刘龙介绍,今年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绝对值有所增长,但是相对于贷款增速,不良贷款率反而有所下降。浙商银行实施相对保守的风险偏好,在当下经济和金融环境下更加强化和优化风险管理架构,着力建设依托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来进行风险管理和预警平台的建设,取得较好效果。

“今年以来在江浙地区、长三角地区部分上市公司由于大股东在前几年的杠杆率较高,出现流动性困难。据我观察,上市公司本身经营稳定、流动性安全、绩效相对较好,但是陆续有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出现流动性问题,这引起银行的高度关注,当地政府也较为关注。从目前看到案例来看,大多数政府积极参与到风险化解当中,金融机构也是较为配合,整体态势相对稳定。”刘龙说。

刘龙表示,前些年,江浙一带不良贷款产生更多由于互保导致担保链出现问题,经过几年的化解和努力,担保链问题已经告一段落,这部分风险相对平稳。浙商银行对江浙地区的流动性高度关注和警觉,采取措施保持贷款质量相对稳定。

推进回归A股

从资本补充来看,6月末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41%、9.97%和13.71%,比2017年末增加0.12、0.01和1.50个百分点。

浙商银行方面表示,资本的夯实主要得益于该行充分运用各种资本补充工具,拓宽融资渠道。今年3月,浙商银行借助境外上市平台完成7.59亿股H股的发行,共募集资金约29亿元人民币,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6月,浙商银行发行了总额为15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

关于浙商银行回归A股的问题,今年6月,证监会更新了浙商银行A股发行上市预先披露文件,副行长刘龙称,浙商银行致力于实现“A+H”两地公司治理和资本筹集的架构,目前A股上市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如果可以实现A股上市,募集资金会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小微企业、智能制造和“三大平台”等领域。

风险管理上,该行实行“积极、稳健”的风险偏好,继续优化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实施资本、风险与收益平衡,资产与负债平衡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开展公司类客户的分类施策,优化存量客户结构,加强风险排查和防控,严控新增不良;积极应用各类处置手段,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和回收率。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主要关注上市公司、证券、银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