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有效互动 方能无惧“放水”之虞

欧阳晓红2018-10-13 17:01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欧阳晓红/文 全球资产价格正在被重估吗?又抑或周期临近,该来的躲不过?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七年新高、港股大跌、欧美股市惨淡……刚过去不久的国庆长假,全球金融市场乍现惊魂一周。假期甫一结束,中国多部门就连放大招。

诸如,10月7日中午央行降准,晚上财政部降税;虽然央行的年内第四次降准并不意外,但宣布时点超出市场预期。加之,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提高出口退税率,为企业减负;以及9日召开的全国国企改革座谈会,提出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思路,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等。

殊料,节前那波全球市场震荡行情恐只是“序曲”。10日美国股市遭受重创,三大股指全线大跌。受此影响,11日亚太股市哀鸿遍野,A股失守2600点,创近4年新低。

如此,本轮史上最长的美股牛市是否疲态尽显,拐点来临?而市场联动效应之下,A股缘何击穿“熔断底”2638点?这是全球市场不确定性的开始还是结束?事态尚有待观察。但此次的中国宏观政策“互动”,较之前7月的央行羞答答“降息”与宏观政策“互掐”大相径庭。彼时,央行与财政部“互怼”,此时,两部门通力协作。一方面,表明宏观决策部门的协调更为紧密;另一方面,暗示内外形势逼人。

当然,货币政策边际宽松可能也是美联储加息、中美贸易摩擦、去杠杆风险暴露、金融市场大幅震荡等状况下,货币政策需要给出的回答。我们无需纠结“放水”还是“补水”。

按照央行的话说,此次“降准”属于定向调控。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这期间,有人将美联储加息压力视为美股暴跌因素之首,其次是“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该指标被市场视同为风险资产投资“风向标”,其价格上升暗示投资者对股票预期悲观,可能引发止盈抛售的羊群效应。

华创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张瑜认为,美国经济前景预期的拐点越来越近,从“2015年开始的加息上半程+逐步等待数据惊喜”到“现在进入加息下半程+等待拐点”。利率曲线倒挂是美股调整的前瞻指标,而当下美国的十年期和两年期的期限利差已达到金融危机以来低点。简言之,危机风险信号或已悄然释放。

9月27日,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上调至2%—2.25%,该利率水平创2008年以来新高。随后,巴林、沙特、阿联酋、菲律宾等多国的央行也“跟进”加息。不过,中国央行选择“按兵不动”,一则国内经济承压,金融形势不适合加息,货币政策恐不宜收紧;二是或许不必因稳汇率而加息。

但问题在于,当中国央行年内第四次降准遇见美联储年内第三次加息;中美货币政策日趋分化,中美利差大幅收窄;再加上IFM(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全球经济增速等诸多背景,国际金融市场恍若惊弓之鸟,机构投资者信心指数创数年新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度濒临破7。好在人民币前期已消化美加储加息相关影响,未必会再度深调,或在7之内徘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我们来说,2018年可谓诸多风险交汇节点。全球债务攀升叠加有效需求不足,新一轮技术革命尚未颠覆旧制生产模式;外部环境压力陡增;国内亦面临内部一系列改革压力,包括金融去杠杆+严监管背景下,金融机构的“扩表”意愿下降,其资产负债表出现“衰退”迹象。

数据显示,全球债务2017年总规模达182万亿美元,较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高五成,全球流动性风险昭然若揭。IMF认为,目前全球债务情况是通过改善资产管理实现良性演变,还是因企业效益下滑继续恶化,似乎正处在抉择的“十字路口”。

事实上,在此次A股大幅调整之前,国内流动性风险便有隐现——据统计,低于爆仓警戒线的股权质押贷款逾3万亿。市场调整之后,资产价格的重估恐令企业资产大幅缩水;其资产负债表风险更不容乐观。据此,有专家酝酿建议设立万亿股市平准基金。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本次的A股调整幅度甚于美股,这暗示练好“内功”可能是第一要务。外围市场低迷乃导火索,主因或是实体经济表现不及预期,以及相关政策执行力度欠佳等。当然,换种角度看,这也昭示一定的投资机会。

而如果单方面认为“降准”有托市之意,难免差强人意。市场表现并不给力。但央行确有“维护市场流动性水平,稳定国内市场信心”之用心,以避免金融市场大幅波动。

不过,从宽货币到信用扩张有一定时滞性,“信用”也涵盖“信心”。信心缺失何来信用一说?要让货币之“水”浇灌实体经济并非易事,货币政策的畅通传导方为治本之策。而这需要甄别暗礁与引渠,更需重拾市场信心,宏观政策真正有效互动起来。

改革开放40年来,目前的内外环境尤为复杂、严峻,政策失误的概率可能会明显上升。“稳中有变”形势之下,部门之间更需要精细平衡利益关系,兼顾短中长期因素,且契合市场,方能无惧“放水”之虞,行稳致远,亦步亦趋重构强大经济内生动力。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金融货币市场、保险资管、财富管理等领域。十多年财经媒体从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