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会引起大规模失业吗

黄小鹏2019-01-25 17:17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黄小鹏/文

最近20年来,以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快速地改变世界,它在创造巨大增长机会的同时,会不会出现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说的“创造性破坏”,出现大规模技术性失业?会不会出现侵犯隐私、妨碍竞争和恶化分配不公等负面效应?如何让技术更好地实现普惠性增长?这是当今时代亟待回答的一个问题。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全球性的研究机构罗汉堂发布了《数字技术与普惠性增长》报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技术革命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长期看,所有人都能从技术革命中受益,但在特定时期,技术带来的增长并不都是普惠性的,历史上的技术革命常造成不适,甚至引起剧烈的社会动荡。正在发展的数字技术与之相比,有何不同?

与以实物为载体的传统技术相比,数字技术具有非竞争性、普及门槛低等特点,这让数字革命天然地具有普惠发展的性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互联网刚兴起时,有识之士敏锐地以史为鉴,提出要防止出现“数字鸿沟”,但后来互联网在美国不同阶层普及之快,让这种担忧很快消失。

目前,即使在低收入国家中也有60%以上的人口用上了手机,许多人均GDP低于5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数字技术普及率与发达国家大致相同。低门槛引起的快速普及,让数字技术在商业服务、支付、金融等方面惠及广泛的人群。电商让落后地区消费者突破了地域界限,缩小与发达地区商业服务的差距。大规模用户基数,让中国人享受到了移动支付和免费的个人转账业务,商家所需承担的手续费也位于全球最低水平。数字技术,打破了信息不对称,前所未有地拓展了市场空间,让创业的门槛变得前所未有的低。

尽管数字革命在普惠性上有着先天优势,但它毕竟仍会引起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引发一些担忧,这也是焦虑时代的一个缩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就是,人工智能(AI)会不会引起大规模失业?

一份AI客服软件理论上可以让80%的电话客服人员卷铺盖回家,一份体育报道软件可以让一批从事相对格式化报道的记者丢掉饭碗。但这种看法仅看到了AI的技术层面,忽略了其背后的经济规律。

第一个规律,企业在决定使用机器还是人工时依据等边际原则,在人工智能和人力可以替代时,两者的使用量将取决于成本比较。谷歌的AlphaGo确实很厉害,但开发AlphaGo需要巨大的投入。机器生产效率无疑数百倍于人工,但工业革命中机器替代人工并不是一日之间完成的,AI技术同样不会突然导致大规模失业。

第二个规律是供求会相互作用,AI侵蚀工作机会的同时也会创造工作机会。汽车取代马车,创造出对工程师、产线工人、道路修筑工、维修服务人员的大量需求,AI会创造大量设计、开发和维护的就业需求。

常被人忽略的是,AI不是简单地替代人力,它常常是发挥增强生产服务能力的作用。AI代替了一部分人的工作量,但相应的工作人员大部分不会因此流出企业,而只是改变工作方式,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例如,AI辅助疾病诊断大大减少了医生的重复简单劳动,从而让医生有时间和精力提供更独到的服务,让医疗水平大幅提高;被技术替代的客服人员,可以转向提供个性化和更高要求的服务,这样,不论是医生还是客服,即使完全引入AI也不会引起大规模裁员。

运行数字平台的公司是否正变得过于强大?这个问题关键不是平台规模有多大,而在于它们是否可以会被挑战,只要没有行政垄断,任何强大的数字平台也无法抵御竞争压力:一是因为互相竞争的企业通常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二是因为用户可以选择多个平台的服务。技术的边界也会不断拓展,一个企业或平台的强势又因此被打破,微软当年在台式电脑操作系统上非常强大,引起全社会的恐惧,但移动终端兴趣后,微软的地位被打破。今天人们对平台过于强大的担忧,某种意义上是微软案例的翻版。

数字革命是否会无情地侵犯人们的隐私?数据共享可以带来收益,但也隐藏风险,这是毋庸置疑的。数据共享对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完全放弃隐私和完全保护都是不可取的,而应该在每一个特定背景下权衡得失。

技术会带来更大的不平等吗?显然,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是不均匀的,技术会产生赢家和输家。尽管如此,数字技术的普惠性影响仍旧非常显著,对于欠发达国家来讲,数字技术应用的拓展带来的更是“帕累托改进”。显然,一边做大蛋糕,一边寻找更公平的分配方案,比执着于平分蛋糕更加理性。

总而言之,数字革命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机会,它天然的普惠性优势,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落后国家,都已经得到了体现,但如同历史上的多次产业革命一样,它也会产生冲击。政府部门既要在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让其普惠的价值得到更充分地发挥,同时,也要用恰当的配套转型政策,来避免技术对部分家庭生计甚至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政府和企业要加大合作与投入,依据数字技术来展开培训,重塑教育系统。

充分认识到数字革命的性质和特点,趋利避害,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创造性破坏”的故事重演,把技术革命变成“创造性建设”。

(作者系青年经济学者)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