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放言:自主新能源这波“韭菜” 合资品牌割不了!

周菊2019-01-30 22:37

(图片来源:全景图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周菊 虽然具体数字还未确定,但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将不可避免。此前有消息称,2019年新能源补贴或将滑坡50%,这对此前多依靠补贴政策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业将产生不小的震动。尤其是拥有足够技术储备的合资品牌已陆续开启新能源产品的猛烈攻势,加上新造车企业开始大规模交付,失去了补贴助力的传统自主品牌新能源产品或将面临被“割韭菜”的困境。

“没有补贴的时候,就是考验一个企业产业链体系能力、产品开发能力以及市场运作能力的时候。”在2019年1月27日的北汽新能源“卫蓝夜话”媒体沟通会上,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李一秀将产业链体系能力放在了应对挑战的首要位置。截至2018年,北汽新能源已连续夺得多次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一旦补贴退坡,它受到的影响也将首当其冲。

同时李一秀认为,虽然合资品牌的技术储备充足,但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且涉及到用车、充电、区域市场等各细分环节,再加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中国的自主新能源汽车已经形成自己的优势。“第一,国家补贴政策多变化;第二,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快速迭代;第三,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需要跨境资源深度整合的能力。经过前几年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是一个在中国产业链上相互融合的生态,此外中国互联网的领先发展也给了中国新能源车企创造了很大的机会,因而很难被复制和超越。我们相信,这个韭菜他们(合资车企)割不了。”李一秀表示。

以北汽新能源为例,在中国开放政策的引导下,北汽新能源利用和整合全球优势的产业链资源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在资本层面,北汽新能源在上市前夕获得奔驰资本,开创了自主品牌的资本国际化。另外,北汽新能源还与麦格纳成立合资公司,为其新能源的产品线提供支撑;与韩国SK集团合资建立SK电芯工厂,随着日、韩电池重返中国,北汽新能源或将获得新一轮的电池采购供应红利。据北汽集团党委常委、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介绍,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的供应商70%是全球位列前50名的跨国企业。

除供应链能力提升,北汽新能源在服务链配套上大力布局换电模式。虽然目前换电模式能否走下去在业内还存在争论,但北汽新能源认为通过换电模式,最终将实现电动车的车电价值分离,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此外,北汽新能源接下来还会将做充电的APP的公司独立运营,通过整合设备解决消费者的充电痛点。

事实上,除北汽新能源外,为在新一波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一大波自主新能源也已开始了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面布局。目前,比亚迪凭借此前的垂直供应链优势,已实现新能源汽车从电池生产、整车制造到智能化、出行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吉利则在2018年底与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力求在三电和核心零部件上取得自主权;而长安汽车在此前5亿元持股宁德时代的基础上,又与比亚迪在三电领域达成战略合作,以完成产业上下游的全面布局;长城则与宝马建立新能源合资公司、发布欧拉品抢占新能源出行市场、布局氢能源...同时,几乎所有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都宣布要打造新能源汽车的服务生态。

“新能源汽车在补贴退坡后怎样才能跟传统燃油车竞争?”郑刚对此提出了竞争中的三个关键能力。第一,产业链低成本能力;第二,运用新技术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能力;第三,深刻理解用户痛点及提高用户体验的能力。“当这个三个能力附加在新能源汽车产品上,即使这个车比燃油车贵20%-25%(预计2021年),也能争取到传统燃油车的用户向新能源汽车靠拢。”郑刚表示。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2019年电动汽车百人会上表示,2025年前后,电动汽车将与燃油车价格相当。

在产品上,北汽新能源也在加速布局。在去年推出10万元以内的第一款纯电小型SUV EX360后,北汽新能源在1月27日正式推出以“全智能+长续航”为核心卖点的EX5,定位紧凑型纯电SUV,补贴后16.99-19.99万元的售价使其成为北汽新能源旗下最高端的车型。在新能源汽车也迎来消费升级的当下,随着新车型的陆续推出,北汽新能源过于依赖EC系列小车的状况或将被打破。郑刚表示,2018年,北汽新能源A0级以上的产品的销售,在所有的总的销量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42%,比前一年高了21%。A级以上的产品占比达到20.3%,同比增长113%。“2019年我们的目标是A0级以上达到50%-60%,其中A级以上达到35%。”郑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对于2019年新能源市场的整体发展,北汽新能源预测将同比出现10%-50%的增长。而在中长期,2020-2022年复合增长率将在50%以上。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1月29日,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董大健表示,预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2019年有望突破150万辆。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行业产业报道部记者
关注汽车行业发展,对新能源、自主品牌及新出行关注较多,擅长深入报道及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