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快钱的时代谢幕了

陈白2019-01-31 09:52

(图片来源:全景图片)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白 就像当初电影《2012》带来的“末日预言恐慌”最终只存在于人们想象中一样,当我们最终走过周金涛——这位已故周期研究者、原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预言的本轮周期的关键一年,一切却显得有些静水微澜。

在这位被市场封神的“周期天王”预言中,2018年到2019年是康波周期的极其关键之年,一定要控制2018、2019年的风险。一旦跨过这一风险。无论是对于40岁以后的人来说,还是对于85后来说,都将是一个全新的机会。他那篇《人生就是一场康波》演讲稿中曾经这样写道,对于40岁以上的人来说,2008年是第一次机会,第二次机会在2019年;而对于85后来说,周期所赋予的第一次人生机会正是出现在这一年。按照他的理论,人一生理论上只会被周期赋予三次机会,能够抓住一次你就能够成为中产阶级,这就是人生发财靠康波的道理。

他的理论依据,来自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长波理论”。认为经济中存在一种平均长度约为50年左右的长期循环。这种长周期被称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也被简称为康波周期。

当我们站在大周期的视野来观照短时间的趋势、从财经新闻的角度回顾过去一年的变局,多少印证了一些“周天王”的判断。我们几乎可以看到清晰的实控人死亡路线图;可以看到从年初的直播答题、区块链乃至是共享经济等连续的飓风之口化为泡沫乌有;可以看到无论是传统的资本市场还是一度被寄以货币自由化希望的比特币,资产的价格与对应的指数已经不堪与数年前相较;那些曾经不差钱的VCPE,早已经做好准备收缩进入冬天;中国公司的全球化进程遭遇挫折,而我们曾经所倚赖的规模效应和人口红利,开始进入衰减期;内需被寄以厚望,与此同时消费分级的判断开始逐渐成为共识,这也直接影响着公司们的市场战略。

但新周期的火种也正在慢慢显现光芒。技术革命带来的创新驱动力当然是关键的奥义。根据熊彼特的理论,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康波周期的分段与技术创新周期有所重合。

如果对比全球创新周期来看,第一次康波周期和第二次康波周期对应着工业革命的进程。而随着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的诞生,人类社会迎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而从当下来看,无论是移动网络和传感器,还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研究、3D打印技术、材料科学、量子信息处理……甚至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辅助效用均是此次工业革命涉足的领域,在全球的创新经济学者看来,我们并非像悲观者所认为的那样被“三体人锁死”,相反,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黎明的前夜。

除了驱动周期的力量之外,对于本土市场来说,或许更为不可忽略的是,经历过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创投泡沫和如今二级市场所面临的万亿商誉压顶之考后,脱虚向实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当务之急,商业的发展需要从追求规模与多元化走向抑制冲动、向专注与效率寻求可能的利润空间。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在发达经济体曾经用几代人努力才能够获得财富规模的时代,过去在中国用十几二十年就一度可以做到,这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水红利所带来的创富效应。而站在经济转型升级、新的周期即将启幕的语境里,过去那种躺着就能赚快钱的时代正在徐徐拉上帷幕,商业真正的未来,都是给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给有真正核心竞争的企业和个人。

站在如今这一关键的时点上,或许不妨再回头重温周金涛所说,周期终将幻灭,轮回才是永恒。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管理与创新案例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