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信 | 写给追债路上的投资人:三个违约案例,愿你投资路上少“踩雷”

蔡越坤2019-02-11 10:04

 (图片来源:经济观察网)

 
 
编者按:这是一封来自经济观察报记者的拜年信。新春之际,我们决定写下这封信,信的那头是你——我们的读者,采访对象,曾经支持过我们,或被我们报道所影响的朋友。每一个你,与我们共同见证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已经闻到浓重的中国年味儿,不过,我们更希望这封信,能够给你带来更多幸福的温度。我们相信,这是我们另一次聚首的开始,在你们熟悉的新闻报道之外,告诉你,那些报道过的事情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告诉你我们前行中的思考,以及我们所捍卫的信念。
 
 

Dear 投资人:

您好!

时光荏苒,万象更新。在信件的开头首先祝福大家春节快乐!

这一年,是债券违约大年,超160只债券发生违约。作为一个关注债券行业记者,见证了多起违约事件的发生,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债权人和债务人。深深体会到债权人在违约发生后的那份震惊、心伤、无奈……

你们当中,有付诸身家投入其中的个人投资者或产品持有人;有很多持牌金融机构,例如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印象最深的,是13家金融机构因为追债集体致信给中国银保监会等部委寻求帮助,而13家金融机构中有工作人员在跟我聊的时候悔之不已,不该盲目信赖“国企”身份。尽管如此,2019年他们仍然要在追债路上继续前行。

很多人认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按照传统思维方式难道不是这样吗?为何2018年大量投资人辛苦“讨债”却仍然无果而终,2019年春节后,又该如何理性科学“追债”?

我想告诉大家,2018年是金融产品“违约潮”之年,却也是国家明确提出打破刚性兑付之年。

2018年,因为涉及发生债务领域的报道新闻,在报道新闻过程中,我看到了大量的企业违约,而且不乏很多明星企业,例如北京百强民企日化企业洛娃集团,以及假借”央企“之名融钱的中青旅实业。

另外,除了企业违约,2018年我还接触了一些地方政府城投平台也出现了违约的情况,例如武穴城投。虽然政府“信仰”是大家一直坚持的,但是,我想说也应该保持谨慎,不要盲目从众。

站在2019年春节这个时间点,虽然仍然在谈债务不免落俗,但是,也因为各类违约导致很多投资人仍然在2019年春节期间奔波“讨债”。

所以,我与大家分享三个案例,其中涉及民企,国企,城投平台违约案例。在这三个案例中,可以看到不同类别的机构发生债务违约后的应对态度和方式方法有何不同,给大家思考,分享下经验心得。

案例1:民企——洛娃集团违约

2018年发生过很多民企违约案例,43家新增违约主体中民企有31家,国企有6家,其他类型企业(公众企业,中外合资等)6家,民企占比上升至72.1%。

民企违约案例中,我想谈谈洛娃集团,因为这个选题的系列报道的独家新闻基本都是我报道的,自己也感触很深。因此,对于你们而言,如何看待民企主体,如何与民企更好的追讨债务或许是一个很棒的参考点。

第一次听闻洛娃集团发生债务违约是2018年12月初,我知道洛娃集团的产品是明星许晴代言的,而且,洛娃洗衣液的广告也依稀记得。而许晴又是我特别喜欢的李亚鹏版的笑傲江湖中的女主任盈盈的扮演者。此外,洛娃集团日化产业发展良好我也早有耳闻。

洛娃集团2018年12月7号晚上发生债券违约,12月8号上午10点左右,我到了地处北京望京的洛娃大厦,也就是洛娃集团的所在地。

此前,我并无与洛娃集团的任何人有过相识。现在想来,如果不是这次采访,也不会认识洛娃集团的相关工作人员。

起初,我进入洛娃集团大厦二楼,在门口向保安告知我的来意,告诉想采访的诉求。保安很和气,让我稍等。

没多久,洛娃集团党委书记出来接待。在企业发生债务违约后,她并没有拒绝媒体的采访。

这也是我第一次采访洛娃集团的高管。此次沟通交流她表达了公司主体信用很好,有很多优质的资产,企业违约是暂时现金流压力所致。其他事情,她也不便回复。让我回去等电话,有消息会进一步沟通。

因为有很多投资人机构去洛娃集团讨债,或出于压力。洛娃集团再次邀请我去采访沟通。第二次,我见到了洛娃集团的董事长胡克勤。

在采访过程中,胡克勤几乎知无不言。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点,是银行抽贷所致,导致企业现金流突然中断。而他告诉我,2018年他一整年都在跑金融机构融资,深感金融的残酷性。

后来,洛娃集团党委书记与我断断续续沟通过很多,而我也知道他们很快给出了偿债方案,第一出让股权,甚至绝对控制权;第二是抵押优质资产,例如洛娃大厦;第三,寻求纾困基金,等待政府的救援帮助,毕竟洛娃集团也是百强民企。

偿债方案落定后,后续就是投资人按照债券违约处理办法,依法采取措施,追讨债务。

因此,对于民企违约后,我感觉到民企的偿债的积极性非常高,一直在积极应对各方,但民企有时资源有限,出现债务问题后,很多金融机构几乎不愿意再次给提供融资。

因此,我想跟大家分享,在与民企追讨债务的时候,如同拯救一个重病患者,如果可以留点空间,企业或许可以再次重生,度过难关,皆大欢喜;但是,如果民企确实发生了经营性亏损,或者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故,也应当断则断,采取法律措施,追偿债务。

案例二:城投平台——武穴城投担保产品违约

2018年首个城投平台违约应该是云南城投,后来陆陆续续发生过个别城投平台出现违约的现象。

但是,因为传统而言,大家对于城投的“信仰”非常坚固,但是2018年,城投“信仰”逐步打破,金融机构在给城投平台融资时候,也开始谨慎许多。

武穴城投担保的资管产品发生违约时间在2018年3月底,但是延期3个月后,我才从投资人那里得知详细信息。

期间,我尝试与实际融资人武穴世联公司、武穴城投联系。

但是,不尽然发现,武穴世联公司为真正的市政建设项目方,武穴城投担保,但是,市政项目并未产生高额现金流,甚至仍然在建设中。

而城投平台与金融机构发生债务一般也都是短贷,面对城投公司这类企业的基建项目几乎都是长期投资,很多城投平台需要借新还旧。这个是必须要注意的地方。

值得信赖的一点是,城投平台一般不会“赖账”,只是表示要延期兑付的想法。但是,毕竟金融机构作为产品管理人,这种情况也无法与产品投资人交代。

最后,多方采访结束,稿件独家曝光后,武穴世联与武穴城投协商给力偿债方案。2018年12月,从该资管产品的管理人得知,武穴世联及武穴城投分期偿还了全部债务。

因此,我想从这个案例与大家分享:城投平台一般不会违约,但是在投资时候,一定要鉴别主体,不能如以前一样,盲目“信仰”城投。但是,如果你们不幸“踩雷”城投平台,最好积极主动协商解决方案,而不是原地等待。

案例3:假借国企之名融的中青旅实业

另外一个发生的违约的主体群体是国企违约。但是,2018年中青旅实业的违约却格外关注。

因为中青旅实业在融资时候称企业“实际控制人”为中青旅集团,但是资管产品违约后,中青旅集团并不认可“实际控制人”这一说法。如果属实,中青旅实业在融资的时候就是假借“国企”之名。

2018年底,13家金融机构追债中青旅实业,集体致信给中国光大集团。因为中青旅集团占比中青旅实业20%的股权,并且在融资时,中青旅实业称中青旅集团为企业的“实际控制人”。而中青旅集团在2018年初将股权全部划转至中国光大集团。

所以,中青旅实业的“实际控制人”到底是谁呢?是国企中青旅集团吗?但是,中青旅集团相关人士并不认可。

而13家金融机构无可奈何,集体上诉,但是,仍然未果。

而在融资之初,13家给中青旅实业提供贷款时候均认为,中青旅实业为“国企”,应该不会出问题。但是,目前的经验教训告诉他们,不要盲目信赖某个主体,还是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从这个案例我想分享给大家的是:即使是国企身份,金融机构在给提供融资的时候也一定要加以区分主体的信用风险程度,而不是盲目信赖国企身份便给提供融资。并且,在后续追债的时候,积极主动协商沟通解决方案。如果协商意见打不成一致,也可走法律途径,需求保全。此前,国企东北特钢违约破产清算,债券兑付率超20%。

这三个案例非常有代表性,希望与你们分享,给大家一点经验。

因此,2019年,希望投资者可以识别风险,辨别主体才是“王道”。而不是因为民企、国企、城投的“身份”之分,来区别对待。

但是,不难发现,在打破刚兑的金融环境中,投资者也应该理性看待违约事件,并且,在发生违约后,在追偿债务的过程中,投资者可以及时止损,保全财产。欠债还钱,但是在当下金融体系市场中,投资者需要对自己的投资判断负责,“卖者尽责,买者自负”,需要通过合法合规途径追债。

2019年,祝福大家在追债的路上顺利,2019年的投资少“踩雷”。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越坤 

2019年2月11日 初七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资本市场部记者
主要关注债券、信托、银行等领域的市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