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政协委员连玉明:“多规合一”式超前谋划和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

程海瑞2019-03-07 09:30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程海瑞 此时提出超前谋划和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也许正中今年政府工作重点的题中要义。

在近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落实和完善促进东北全面振兴、东部率先发展的改革创新举措;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为京津冀协调发展重点。这对于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区、辽中南地区和山东半岛地区的环渤海大湾区区域规划建设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它正是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区域和对外开放战略前沿。

优化上述区域发展格局的同时,2019年政府工作还提到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城乡融合发展。

而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嵌入式创新平台,特色小镇也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向推进过程的一个战略支撑点。此时持续规范特色小镇的建设也有利于有关部门进一步对出现的问题制定清晰的对策,进而推进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

在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曾明确指出,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要统筹保护、利用和发展的关系,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

基于此,在此次“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围绕构建环渤海大湾区、规范特色小镇建设、针对传统村落保护等方面提出多项提案。

“多规合一”式构建环渤海大湾区

不久前正式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使城市圈和湾区经济再度成为热议的焦点。

此时将眼光聚焦环渤海区域: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进一步疏解,城市副中心的转移、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在此背景下,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提出超前谋划和推动构建环渤海大湾区,进一步拓展京津冀的疏解战略和湾区经济。

连玉明提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带动河北、辽中南、山东半岛等沿海城市发展,打造东北振兴新引擎,进而辐射东北亚,使环渤海大湾区与长三角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形成统筹国内国际、协调东中西和南北方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在环渤海大湾区建设中,连玉明首先建议要强化“多规合一”规划编制理念,借鉴国际湾区建设经验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突出空间布局、科技创新、设施联通、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和宜居宜业,建设全球领先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其次,连玉明建议在京津同城化作为环渤海大湾区规划建设的中心环节的同时,更要发挥好首都核心作用,发挥首都超大城市治理在全球城市体系、全球经济体系和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引领作用。推动以环渤海大湾区为战略支撑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成为面向2050年世界第一大城市群,并抢占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参与全球治理。

制定“负面清单” 避免特色小镇变鬼镇

在近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去年的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近1400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向推进过程中的战略支撑点,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持续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遵循规律、产城融合、守住底线的原则。连玉明提案建设特色小镇当务之急是明确制定其发展的“负面清单”。

也就是说,除“负面清单”禁止的以外,其他均可以交给市场,政府不宜过多干预。连玉明在建议中提道,政府不能过度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更不能以土地为抵押盲目举债。要防止政府大包大揽,避免政府为企业举债“背书”,或者政府通过国有融资平台和PPP项目变相举债造成的隐形债务风险。

此外,连玉明提议,对特色小镇建设,各级政府不能下指标、乱命名、发牌子、戴“帽子”、搞评比,坚决防止一哄而上,拔苗助长,要防止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避免特色小镇形成空镇、鬼镇、烂尾镇。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 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努力保持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据悉,目前住建部公布的传统村落已有6799个。但从实际情况看,需要保护的传统村落却远远不止这些。由于保护思路的偏差,即使是被列入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许多村落,也普遍存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过度开发的情况。究其根源在于发展需求与保护要求之间的矛盾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现阶段中国传统村落的现状,连玉明曾提出三个担忧:一是乡村振兴中会不会对大量乡村包括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以“运动”方式进行大规模拆迁、重建而失去活化利用?其次,某些政府或政府官员会不会以破坏历史文化遗产为代价换取新一轮乡村振兴的政绩?再次,新形势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文化会不会成为旅游的牺牲品?

针对上述问题,首先,连玉明建议要加快制定和全面实施传统村落保护标准,进一步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对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可以放宽条件,先保护后开发。

其次,连玉明建议要健全完善传统村落的保护机制。一是落实政府主管部门对传统村落保护的认定与监管机制,建立定期检查和责任考核制度;同时,探索第三方评估机制,进一步发挥第三方机构在传统村落保护普查、分类、评级和监督中的独特作用;此外,建立健全协同保护机制,要建立大数据平台,创新政府各部门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工作模式,健全政府相关部门联席会商制度,确保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