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生于西安,热在别处

张延龙2019-06-21 13:45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张延龙/文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刊文说,“中国强攻硬科技”,以此来摆脱核心技术和核心价值受制于人的局面。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强调“自主可控”、“坚守笃实”等内涵的“硬科技”概念具有了格外特殊的涵义,也格外让人关注。

“硬科技”这一概念是由西安首创,但在短短几年里,从中关村到杭州、深圳,这一概念已流行南北。

北京已经成立了“北京硬科技基金”,该基金由北京科技创新基金、三峡资本、实创集团、国投创合、中植资本、中科创星共同出资设立;在杭州,“硬科技”已成为了新的城市IP,被写入政府文件;在成都,《四川日报》分析说要通过硬科技引领,加快向“成都新经济2.0版”发起冲击。

而在资本市场,“硬科技”更是成为瞩目概念,比如对于科创板的选择标的,多家券商的观点均称是具备“硬科技”的公司。

在2010年,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副研究员、中科创星创始人,首席科技官米磊博士提出了硬科技的概念。他当时对此的解释是:科技发展譬如金字塔,最尖端的是科幻,往下依次是黑科技、硬科技、高科技,最底部是科技——“简单来说,硬科技就是比高科技还要高的技术。在科技金字塔中,硬科技承上启下,起到中流砥柱的关键作用”。

在这之后,原陕西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飞进一步丰富了“硬科技”概念的内涵,并推动了“硬科技”从科学概念向公共话语和公共活动体系的转化。“硬科技”开始得以进入政府公文等行政话语体系,并借此链接资本、公共舆论、创新创业活动,走向更广阔的领域。

用王飞的话说,“互联网+”的发展浪潮,背后理念可以概括为融合、协同、共享,硬科技同样可以提炼为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专注、坚守、笃志。“互联网+”是提倡“天下”可以为我所用,“硬科技+”的理念下,我也要为“天下”所用。

对西安来说,“硬科技”是多年以来少见的面向未来的概念创设。周秦汉唐的荣光已经遥远,只能供人回味,这座城市过去的许多概念、行动,如“皇城复兴计划”也罢,大遗址保护也罢,虽然有益于城市,但因其多围绕着“过去”做文章,其气质总不免使人觉有古城之暮气。

古今中外,很少有城市是单纯依靠已有、已知的资源,而不是依靠视野和远见发展起来的。“硬科技”的提出,对西安来说是个令人精神提振的节点。一些过往的历史、地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也得以重新阐释,并有所承载。西安一度把唐长安城“开放、包容”的精神气质总是挂在嘴边,但“开放、包容”由何承载、如何体现?始终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而今,陕西人或秦人所谓“生、冷、硬、蹭、倔”的气质,正可以与“硬科技”所阐发的坚守、笃实相融汇、印证。

然而,现实的困顿在于,作为原创概念的“硬科技”尽管是在西安创设,但它越是流行,它的概念越是被丰富、拓展,它反而显得离西安渐行渐远。西安已经连续两年召开了“全球硬科技大会”,许多科技领域的顶尖人物也多次来到这座城市,包括刚刚获得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的王中林。然而在现实中,西安却找不到多少家真正具备“硬科技”实力且能在资本市场上走的更远的企业,相关的投融资行为也显得寥寥。

说到底,“硬科技”之所以得以流行,就在于它打破了具体科技概念本身的边界,以新的内涵链接起政府、企业、资本、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种种力量。它真正的活力来源仍在于市场——从营商环境,到市场精神,这也是西安所欠缺的短板。要达成所谓“硬科技之都”的城市目标,仅靠概念的原创是远远不够的,对科技的重视也不能只是停留在嘴边,大的产业的培育,细到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引入和体系的建立,都需要有真正务实的推动。

众所周知,西安高校、科研院所众多,过去多年曾困扰于人才的“孔雀东南飞”问题。而今,诞生于此地的“硬科技”会不会重演“孔雀东南飞”现象,成为新的考验。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2004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心理系。2006年9月加入经济观察报。
主要关注宏观经济,报道范围:政经报道,区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