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进博会 | 进博会的书架:我们正在展示怎样一个中国?

2019-11-05 11:50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宋笛 11月5日上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正在举行时,进博会新闻中心二楼的赠阅书架开始渐渐聚集了一些海内外的媒体人。

这个书架分为四层,按照现场志愿人员介绍,右手边大半部分摆放的书目由中宣部推荐,而左侧则由上海市推荐,海内外的媒体人可以自由取阅、带走这些书籍。

右侧的书目包括对高铁、扶贫等中国事业的介绍,此外还有一些对中国发展历程、文化特色方面介绍的书籍以及领导人的文稿合集,其中一本名为《中国科技的创新与进步》(《CHINA’S CREATIONS AND PROGRES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在两处被展示,;左侧主要以上海市方方面面的建设为主,其中一份中英文VCD的名称为《为什么要垃圾分类?》。

在这些书籍中,海外媒体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现场志愿者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在英文书籍中,取阅量最大有两本,一本名为《中国历史一百人》,其中按照朝代介绍了中国历史上100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另一本叫做《中国经济2040—全球变局与中国道路》,书封面一侧写着 :本书探讨了全球化与中国发展的关联,分析了两者共同面临的变局。两本书,一本关于中国的过去,一本关于中国的未来。

《中国经济2040—全球变局与中国道路》书前言对中国和世界的未来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前言中问道:2040年代的中国经济将会怎样?建国百年之际、2049年的中国将会怎么样?

在书前言的最后,作者认为“降速增长、加速转型、避免危机、持续发展”这16个字概括了中国经济走向巅峰的战略选择,同时作者认为“新路径”需要“新思考”,要跳出中国看中国,立足世界看中国。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科创新闻部主任兼高级记者 主要关注于科技类、创业类产业政策、创投领域以及交通物流领域。擅长深度报道和人物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