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进博会 | 参展商感受到了什么 安永与毕马威高管、LVMH家族成员这样说

姜鑫2019-11-06 00:06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鑫 “今天聆听了习主席的发言,我感觉非常震撼”。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举行,安永大中华区重点客户主管合伙人唐荣基参加完开幕式后这样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谈自己的感受。

“去年进博会上提到的一些政策,包括自贸、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科创板都落实了,这对于我们的客户来说是信任的保障”,在唐荣基看来,今年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内容更加精简,但所传递的理念,对于客户来说多是很直接的帮助。

2018年11月,同样在黄浦江畔的国家会展中心,首届进博会召开,五大对外开放政策展示了中国对外的诚意。

时隔一年里,首届进博会上所提到的开放措施已经基本落实: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已经正式设立,推而广之,还在其他省份新设了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已经正式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作为国家战略正式实施;在既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京津冀一体化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黄河流域生态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东北振兴战略、西部开发战略后,2019年又明确了长三角发展的新战略。此外,《外商投资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行;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已经出台;扩大进口促进消费、进一步降低关税等取得重大进展。

据了解,去年,在进博会期间举行的双边活动中同有关国家达成98项合作事项,其中23项已经办结,47项正在积极推进,28项也在跟进推进,已完结事项占比23%。

面对进博会后中国交出的成绩单,外商有怎样的感受?

“几个倡议都是以合作为中心,合作共享,合作创新,还有一个是合作开放,我一边听一边想着我的客户,到底怎么让我的客户做好生意。我相信今天所有的举措都能够让我们的客户更好的打进中国市场,把他们的产品更加容易的带到中国市场来。多边合作对我们的客户来说也很重要,我们的客户产品可以卖到更多国家,更加快速的通关,低成本,低关税壁垒可以使客户做生意更加全球化”,唐荣基表示。

与安永不同的是,毕马威今年首次作为参展商亮相进博会,就在开幕式首日,毕马威就完成了一单签约。毕马威中国华南区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彭富强、毕马威中国政府及公共事务咨询服务合伙人喻莺代表毕马威中国,与深圳前海管理局副局长倪勇、前海科创投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卫进行了接洽商谈,并与深圳前海科创投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携手在深圳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进行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推进科创产业要素集聚,进行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实现产业园区的良性和可持续运作,并搭建离岸创新创业平台。

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与毕马威中国副主席龚伟礼一起作为企业代表出席了开幕式。陶匡淳在现场表示:“通过进博会这个窗口,中国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了对外开放的能力和决心。毕马威通过举办进博会倒计时、科创板上市主题沙龙分享活动及发布毕马威服务案例,深度配合并参与到了本次进博会之中。”

对于外商来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体有效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依托,可以增强市场活力和企业信心,提升国家和地区竞争力。其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程度越高,吸引优质创新要素的“磁力效应”则越强。

在国家会展中心6.2馆的品质生活馆,LVMH集团单独设立了500平方米的独立展馆,与去年子品牌单独参展不同,今年LVMH集团携13个子品牌集中展示。

微信图片_20191106091325

Frédéric Arnault(左二)和LVMH集团高管接受媒体采访

LVMH集团是第一批进驻中国市场、开展投资并获得长足发展的企业之一。早在1859年,轩尼诗就首次向中国出口干邑;路易威登于1992年率先在北京王府饭店(现北京王府半岛酒店)开设精品店。因此,对于拥有着LV、轩尼诗、迪奥、纪梵希、丝芙兰、芬迪、酩悦香槟等多个奢侈品品牌的LVMH集团,中国消费者并不陌生,据了解,目前LVMH集团在各地开设超过950家门店,拥有24000多名员工。

LVMH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扩大开放,激发市场活力,集团旗下其他品牌受此鼓舞纷至沓来,拓展中国市场。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对LVMH集团及旗下品牌是难得的机遇 ,集团以此为契机加强与中国的密切联系,并在商贸和文化领域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LVMH集团发言人、家族成员Frédéric Arnault表示:“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LVMH集团备感荣幸。这将进一步增强我们与中国深厚、丰富、悠久的联系。”

官方数据显示,进博会第二届企业展总展览面积33万平方米,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签约参展,50万专业采购商和观众注册报名。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资深记者
关注证券、新三板、保险行业与上市公司相关领域。擅长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