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五十年变革亲历者的故事:从限盐的争论到高血压日的推出

田进2019-12-08 12:38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田进 2.7亿患病人群。

这是《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统计得出的中国已知高血压患者的人数,在全球范围内,高血压患者人数超过11亿,高血压患病率约为20%,而且高血压患者人数还有加快上升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2019年7月,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计划,提出主要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个核心展开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其中特别提出了高血压的规范化管理。

12月5日,在新时代高血压防控管理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上,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表示,高血压作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重要的一个是人口老龄化,2018年年底60岁以上的老人数是2.5亿,并且以每年一千多万的速度上涨,预计到2053年达到顶峰;另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膳食结构不合理,缺少运动,抽烟酗酒,还有心理精神障碍等原因,都造成现在高血压病人大量上升。这也对民众的健康,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峻的挑战。

在研讨会上,多位高血压发展历史的见证者们也讲诉了中国高血压防治五十年的变迁。

高血压防治往事

1969年,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任主席刘丽笙团队建立了中国首个慢性病防治网络,打造了高血压防治的首钢模式。

刘丽笙介绍,1969年到首钢上高炉,工人就说别在这待着给我们惹祸,一出铁,我们知识分子只能帮着做清理匝道这些事。后来我们还是做回自己的老本行,把工人血压普查一下,过程中发现工人血压相当高,有的车间主任舒张压可以到120甚至140。针对这类情况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就搞了门诊,之后也就一直延续下来。

高血压被叫做“无声的杀手”,如果不及时发现,可能随时会导致半身不遂。70年代,欧洲组织了高血压联盟同时举办了高血压国际会议,刘丽笙团队在高血压国际会议上报告了首钢高血压五年管理和十年随访的数据,数据表明,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数下降了,工人的血压前移也在减少,这也意味着控制高血压有了好的结果。

2006-2013年,刘丽笙担任了七年的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刘丽笙表示,中国高血压联盟做的还是可以的,组织从成立起到现在一直进行各项临床实验,通过此能把联盟成员团结起来。比如我们通过自己的临床实验得出要把血压控制在140/90以下,在此界限上,控制比不控制差异明显,脑卒中等各种事件都明显减少,这也给很多国家防控指南提供了依据。

另外,高血压联盟也在讨论盐的用量要不要减少,限盐要限到什么程度,是不是一定要控制在6g或5g,我们发现这在中国做不到,这时把盐中的钾钠比降下来成为了关键,这个工作我们做了6年了,结果还是蛮让人兴奋。钾钠比例调整好以后,心血管事件还是会减少,首当其冲是脑卒中的减少,至于是不是一定要把盐减少5g、6g可以不必特别强调。

原国家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主任孔灵芝则在研讨会上表示,1998年全国高血压日的推出虽过去多年,但当时真的是一波三折——首先由谁推出全国高血压日,当时卫生部想联合很多部委,但当时正值1998年机构改革,我们面临如果要联合多个部委推出,机构改革时没有人给你盖章,因此想在今年把事办成,就得卫生部一家推,后来我们做了取舍,觉得高血压防治刻不容缓,所以卫生部一家推出了全国高血压日。

其次,在具体日期上的选择,要测量,太冷不行,太热了也不行。所以我们开始选在五月份,当时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陈敏章说5月份日子太多了,包括戒烟日,世界卫生日等等,建议放在10月8号。我们刚确定10月8号,国家就发通知说1998年10月1号开始七天长假,节后第一天就是高血压日,尽管是这样,也没有影响我们创建高血压日的热情。1998年当时整个二环路过街的天桥以及沿着二环的主要街道都拉满了全国高血压日的横幅。

当下高血压防治

“在多重问题下重,高血压的防控进展还是不如人意,中国约有2.7亿人患有高血压,但是真正管理的人数只有1亿左右,总体控制率不到20%。因此,在新时代如何开拓新模式、新路径提高高血压防控特别重要。在当下技术环境下,如何利用物联网、智能化等技术提高高血压管理水平变的特别重要”,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在研讨会上表示。

近几年,多地区也开始了智能化高血压管理的尝试。

2018年,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发起,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牵头立项,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开展“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iHEC)的倡议,诊疗中心旨在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建立区域iHEC体系,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连接多种诊疗、评估和长期随访管理的技术平台和专业人才队伍,实现高血压的智慧化、规范化管理。

截至2019.11.29,“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已经在全国22个城市落地,有179家医院加入到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项目建设中。

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王继光在研讨会上表示,几亿的高血压患病人群想管好实际上十分困难,两亿多患者每人每季度去一次医院,门诊量就已经很难去应对。所以我们必须去建设一个新的平台来面对他。因此“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应运而生。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的建设目标在每一个县都建设一个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让每一个老百姓都得到最专业的诊断治疗和管理,因为中国的医疗支付体系大部分是在县市的层面进行管理。

国家药监局药品评价中心医疗器械处处长董放则在演讲中表示,对于高血压的管理,当下家用医疗器械的智能化发展速度非常快。家用医疗器械的特点是风险小,如血压计对于人体没有伤害,可能存在的风险就是测量不准导致医生判断失误形成医疗决策差异,对于后续医疗和治疗存在一定的伤害。从监测评价角度来看,大品牌医疗器械还是相对比较好。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国资新闻部记者
关注宏观经济以及人社部相关产业政策。擅长细节深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