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头条 | 民企破壁40年:一路坎坷一路高歌,碰撞打破从未停歇

王雅洁2020-01-10 19:09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雅洁 这不是中国民企收到的第一份政策红利。这也不是民营经济的第一次破壁。40年中,为了打破隐性壁垒,从上至下,从顶层至微观,一次又一次的碰撞和打破从未停歇。

我们期望,站在中国宏观经济跌宕云涌的发展端口,将目光拉长到历史的纵线中,去寻找那些打破准入壁垒关键节点上的企业人物、企业故事。

脱离体制追逐商业航天梦的中年人,首批尝鲜扎进民营通信的董事长,投身养老产业与资金难题博弈的副总经理,他们的欢笑与泪水,他们的挣扎与梦想,会一一呈现在文稿当中。

从电力、电信,到中国第一条民资控股的杭绍台铁路,再到石油、天然气、航天,伴随着顶层40年来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推出的数份政策,中国的民营经济,依旧在期盼更多的可行路径。

我们不是为了单纯讲故事,而讲故事。

我们期望,通过这一期专题故事,试图提供一个公平对话的窗口。

在这个窗口面前,曾经面临银行断贷、陷入困境的民营企业,未来或许不会再顶着大雨,遍叩无门。

我们更关注一种变化,从当前的状态,到几十年走过的沿革,以及为了解决问题探索的路径。

这些,也会在这期专题中,有所呈现。

透过历史,看向未来。

痛点、难点,成功的瞬间以及希望的曙光,尽可能会浓缩在专题当中,亦成为宏观经济当中的一份发展愿景。

在2020年伊始,我们呈上这期专题,抛砖引玉,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打开新的一页。

花开

2005年,阳光投在了中国民营企业的身上。

在这一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即非公经济36条)正式公开。

一共36条意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给民企带来了新的期待。

微信图片_20200110220158

顶层支持民企发展政策时间轴 王雅洁/整理

“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更是被写入上述《意见》的首段当中。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台的第一个从国务院层面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全面的、系统的文件。

陈永杰明白这份《意见》出台的不易。

彼时担任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副司长的他,在《意见》出台的一年多之前,成为了非公经济36条起草工作组的副组长。

四处奔波,全程见证。

在他参与起草工作之前,厉以宁已经从人大的角度提出建议,专门针对中国的非公经济发展,给出参考意见。

很快,国务院领导指示,要求国务院研究室与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

担子落在了包括陈永杰在内的一众人员身上。自此之后的一年多里,陈永杰和同事前后奔波,反复征求各个部门的意见,开启了无限循环的讨论和修改过程。

虽然疲累,却心怀希望。

时隔多年,回想起参与文件起草的年月,陈永杰连用“很大的推动作用”、“作用非常大”来形容非公经济36条在当时对民营经济发展所起的效用。

他难以忘怀在国务院召开的非公经济36条出台前的座谈会上,民企表露出的委屈:“有民企说办事遭白眼,甚至老是被怀疑有造假行为。”

陈永杰听在耳中,记在心里。

在参与文件起草的过程中,他所在的起草工作组达成了共识:中国要搞改革开放,就要遵循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要发展市场经济。而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要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并且要让私营个体经济逐步壮大起来。

在当时,陈永杰所在的起草工作组“看到了中国未来令人期待的主体,正是民营经济。”

更多的共识在起草过程中碰撞而出。经过比较,起草工作组相关人士发现,在世界上其他的市场经济国家,民营经济的占比在百分之七十多,到百分之九十多,包括欧洲,包括美国。

这些市场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给中国当时为民营经济发展开疆拓土的先驱研究者,打开了新的视角。

那群曾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大胆尝试个体经济,却又被反复质疑,不被理解,甚至被驱逐过的私营业主,他们不曾想过,在数年之后,会出现非公经济36条,他们更不曾想过,非公经济36条出现之后的若干年,顶层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呼声,从未停歇过。

这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上重彩的一笔。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征途中的一次花开。

更多的希望时刻陆续来临。2010年,《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36条)出台。

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28条)出台。

一脉相承,无一例外,旨在打破垄断领域,打破民营企业入市的门槛!

支撑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宏观大格局,成了。

雨落

数次破壁,尚无止境。

单纯依靠业已出台的支持非公经济的宏观政策,无法完全打破行业垄断的全部坚冰。

陈永杰有着自己的理解,以他曾亲身参与起草的非公经济36条为例:“起草之初,我们提得比较有前瞻性。前瞻性的表现之一,包括试图允许私营企业逐步进入军工领域,不过由于种种分歧,执行困难,最后取消了这点内容。”

不仅是军工,他所言的“执行困难”投射到后续其他行业的民营企业身上,亦是历经数年的尝试与坚持。

迫不及待投身市场竞争的龙攀,在伴随康乐年华养老产业集团(以下简称康乐年华)沉浮的十余年中,深谙民企融资的难题。

身为康乐年华的副总经理,他经历过来自银行贷款的从无到有。偏小偏弱,信用偏低,让龙攀所处的企业,一度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与龙攀面临过类似融资难题的,还有另一家身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民企人士,为了争取资金,该民企人士,曾在南方的梅雨天气中,四处周旋,辗转求生。

大雨倾盆,心生困惑。

为何非公经济36条中圈定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非公有制企业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在落地过程中,未能完全畅通?

曾给民营企业带来市场化盛景念想的顶层政策红利,该如何释放?

为中国经济创造50%以上税收、50%以上出口、60%以上GDP、70%以上技术创新和新产品、80%以上城镇就业,以及为中国经济提供90%以上企业数量的民营经济,在现实中,又为何只占有不到30%的土地矿产资源,和不到40%的金融资源?

转换视角,和微观层面的民企人士感受到的痛点不同,站在宏观角度考量中国民营经济的陈永杰,明白政策落地的难处:“以2005年出台的非公经济36条为例,后期执行的进展慢,原因既有利益问题、观念问题,还有管理问题。”

回到上世纪80年代的早期岁月中,不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发展私营经济的观念,曾让大胆跻身市场逐浪的个体业主一度被束缚住手脚。

时间延绵,不够开化的观念,直到2005年非公经济36条出台,直到2019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公布,在业内犹存。

陈永杰说:“很多人还认为,在重要的经济领域,只有国有经济能干,却不能让民营经济干。”

除了观念,还有层层相叠的复杂利益关联。

毕竟,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指导意见,一定程度上,会触及到相关垄断企业,以及代表这些垄断企业意见的相关管理部门的利益考量。

在陈永杰看来:“多方面问题导致相关领域实际进展比较慢。”

但是时势并不会因为暂时的分歧,停下变革的脚步。

即便部分人士对放开民营经济发展持不同意见,被冲破的诸项管理规定,还是如期而来。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落地进展,在呼声与质疑当中,一路向前,波折向前。

非公经济36条出台后,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国务院相关部门连续出台了40多个配套文件。

2010年民间投资新36条出来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各个部门又出台了30多个配套文件。

占中国市场90%市场主体以上的民营经济,没有被忘记。

落在民企身上的雨点和难题,亦不会消失。

因为推动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

不过我们明晓,与市场经济风雨相伴的,还有明朗的晴日。

新生

又一份新政来了。

陈永杰认为,2019年底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与以往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顶层文件相比,这次规格更高,可能对民营经济深入垄断领域,起到更大的推进作用。

无数民企期盼的创业自由,不会是一句空话。

回看过往40年民企破壁历程,一路的坎坷,一路的高歌。

光景倏忽,脱离体制、心怀商业梦想的航天人;掏空11年全身心血、对抗种种发展桎梏的养老市场逐梦者;为了撬开电信领域的市场大门,夜以继日奔波在乡间土路、烟酒小店、高楼、地下室分发电话卡的民企老板,他们,和无数个其他曾投身民营经济发展大军的热血青年,随着中国市场化经济发展的轨迹,渐渐生出华发,隐入历史岁月的长河中。

但是,他们的故事没有结束。

他们的高光时刻,也没有结束。

在他们之后,更多持久关切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经济人士还会源源不断地加入其中。陈永杰依旧是其中一员。在离开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之后,他还加入过全国工商联,聚焦民营企业的发展。

当记者试图用民营经济的历史见证者去定义陈永杰时,他给出了补充:“我是一个民营经济问题的深度研究者,也是民营经济政策曾经的制定参与者,还是民营经济问题的大胆披露者,更是为民企赢取公平地位的呼喊者。”

不甘、不息。

蓬勃生长,市场化不止。

他们依旧在期盼着更多的创业机遇,等待着更多的市场公平。

除了停留在准入门槛前的民企,我们还关切着这些民营企业破壁之后的境况。

更多的挑战即将来临,正如杭绍台铁路迎来民企的加入后,还不确定,未来是否能明显提高市场效率,或者体现出比国企更强大的竞争力。

分享通信的人士,在追逐分享运营商蛋糕的过程中,亦一度卡壳,陷入找不到可持续利润增长点的困局中。

这些问题,都需要继续解答。当然,看到问题,不是为了停下,而是为了拥有更多前行的勇气。民企不会放弃希望,顶层也不会。

来自民营航天的人士,依旧在呼唤更公平的环境,期待能有一个部门有足够的权力和责任,同时管理商业航天中的所有参与者。

陈永杰也看到了更多的希望。他以民营企业家直接涉案与间接涉案为例,表示民企老板一旦出了事,银行马上断贷,上下游供货订单都减少,甚至停止:“这就比如一个人有了小病,大家怕和你接触,不卖给你大米吃。”

陈永杰所言的上述问题,已经得到高检高法的重视。2018年底,最高法院明确“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坚决防止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让民营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让财产更加安全,让权利更有保障。”

我们相信,更多的市场公平会出现。

陈永杰给出了自己的期待:“我希望,未来关于个体私营经济的观念解放再解放,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政策公平再公平,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政策,从行政执法,到司法,公正再公正,规范再规范。”

我们还相信,中国的民营企业迎来的,不会仅仅是2019年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这一份政策,未来,更多的配套政策,更多的竞争机遇会持续出现。

在迈入2020年新年时,我们想对中国民营经济说,你看,新的开始,来了。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国资新闻部主任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国企国资等领域。擅长于深度分析报道、调查报道、以及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