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中国下的撕裂与弥合

欧阳晓红2020-01-30 22:58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7711(确诊)!12167(疑似)!

这是截至2020年1月30日8:30时的中国疫情实时报告,而前一日22:00时的数据是,确诊 6086例,疑似 9239例,死亡132 例,治愈 119例。

令人揪心的数据还在不断跳跃,亦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敏感神经。

这也是武汉“封城”后的第八天。这其间的1月26号,据武汉市长介绍,目前500多万人离开武汉,其去向备受关注。据媒体报道,封城令下达之后,近30万人赶在禁令生效前离开了武汉。

此时的疫情地图,包括西藏在内,31省区无一幸免。若以“红色”标识疫情,则中华金鸡已“染红”。1月30日,国家卫健委通报,西藏出现首例新型肺炎确诊病例。

1月20日凌晨,北京、广东、武汉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确诊病例;也是从1月18、19日开始,全国疫情趋势呈急剧上扬态势,尤其是疑似病例。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蔓延之快,令人唏嘘。

几乎是一夜之间,口罩成为了被抢购的稀缺品;口罩、防护服等被视为战略物资。而口罩中国下,一边是撕裂,一边是弥合。

接下来,病例还会不会大规模增加?1月28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疫情什么时候达到高峰,很难绝对地估计。不过,“我想应该在一周或者十天左右达到高峰,不会大规模地增加了。”

“医院除了配备传染病专家,还要配备重症方面的专家。单纯传染病专家是不行的,有重症医学专家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更好地抢救病人。”钟南山说。

“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全国帮忙,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一定能过关。”说这话时的钟南山眼里噙着泪。

疫情如战场,抗疫攻坚时期,中国舆论场亦趋向稳定和积极,主流情绪是众志成城。

这里有冲在一线的民企,如全球采购防疫物资的均瑶集团、复星集团;还有海外自发组织华人往武汉发送医疗用品,电商平台推出专供湖北的低价口罩;包括捐款助力武汉抗疫的金融保险等机构。

不过,罕见公共安全事件面前,人们亦难免有些慌乱,出现诸如“断路”、“封路”、“封村”、“封户”等自保现象;这又说明什么呢?

2020庚子年,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医护人员,包括经济学家都开启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春节模式;节亦是劫,疫情之殇,人性之拷问。固有的生活轨迹被切断、撕裂,精神之裂缝亦会因爱因感动而弥合;但底层组织价值之裂缝的弥合则不得而知。

“今年过的是一个真正的鼠年啊:把吃的、喝的都拖到洞里,关上门,各自在各自的洞里;慢慢的吃,慢慢的喝,互不来往。吃完了,喝完了,年也就过完了。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再出窝,在大街小巷里面窜,这就是鼠年!生活是多变的!适者生存!”1月27日,一位资深金融界人士感叹。

个人自我防护方面则是:防飞沫、防接触;戴口罩、勤洗手;不恐慌,不信谣,不侥幸;密切接触者和轻微感染者居家隔离。

“拜”疫情所“赐”,这是普通人开启的春节模式!

“拜”疫情所“赐”,医者又开启了怎样的春节模式?

如果不是84岁的钟南山,这位17年前敢讲真话、敢涉险滩、敢啃硬骨的抗击“非典”英雄,再次站出来,在1月20日明确发话“根据目前的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肯定的人传人”,后果会怎样呢?

按照此前武汉市卫健委的说法,如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3日、5日、11日,武汉市卫健委称“未发现明显的人传人,没有医务者感染;”,包括1月15日,武汉市卫健委称, “尚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不能排除有限人传人的可能,但持续人传人的风险较低”。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武汉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吕小红主任说,除夕夜流传的医生在办公室号啕大哭的视频,是真的。她经历了疫情初期所在医院的慌忙无措,和自己从医31年来最不平凡的除夕夜。“1月20日晚上,央视播出了采访钟南山的消息,才确信这个病毒能人传人。我意识到,我们轻敌了。”

事实上,应对这类传染病,人类掌握了一种非常古老但异常有效的办法——隔离。有人说,不妨假设一个极端情形:如果人们都闭门自我隔离两周时间(新冠病毒肺炎的最长潜伏期两周左右),如果期间出现新冠病毒肺炎症状则迅速转移至专门的医疗机构隔离和治疗,那么两周时间内可彻底清除病毒。

值得一提的是,1月27日,一篇“受警方训诫的武汉医生”传递的信息或许更值得警惕。

文中的武汉医生是“造谣者”之一。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这位受训诫的医生——他在11天后被病人传染住隔离病房。起因是,去年年底,一张聊天记录截图被大量转发:一位医生在大学同学群内称,华南水果海鲜市场确诊了7例SARS,在我们医院急诊科隔离。消息发布11天后,这位医生也出现了咳嗽、 发热的症状。

1月1日,“平安武汉”发布消息称,8名散布谣言者被依法查处。该消息说,近期,我市部分医疗机构发现接诊了多例肺炎病例,市卫健就此发布了情况通报。但一些网民在不经核实的情况下,在网络上发布、转发不实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公安机关经调查核实,已传唤8名违法人员,并依法进行了处理。

谣言止于公开。那应该打击什么样的谣言?最高人民法院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认为,只要信息基本属实,发布者、传播者主观上并无恶意,行为客观上并未造成严重的危害,我们对这样的“虚假信息”理应保持宽容态度。

文章指出,比如,在武汉市公安机关处罚的8名发布“华南水果海鲜市场确诊7例SARS”的案件中,如果机械地理解适用法律,我们的确可以认定,鉴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不是SARS,说武汉出现了SARS,属于编造不实信息,且该信息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符合法律规定的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给予其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有其正当性。

但事实证明,尽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并不是SARS,但是信息发布者发布的内容,并非完全捏造。如果社会公众当时听信了这个“谣言”,并且基于对SARS的恐慌而采取了佩戴口罩、严格消毒、避免再去野生动物市场等措施,这对我们今天更好地防控,可能是一件幸事。

在央视的直播节目中,白岩松说,信息公开就是最好的“疫苗”。

还好,从懈怠到惶恐、到振作,再到国家层面的统一作战;现在“以民为本”、“保护生命”成为政策首选。

如果说,因为疫情,经济上的“撕裂”可以让时间、让增长潜能去弥合,但应急机制的缺位或断裂,该如何弥补与完善呢?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的一篇文章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细致、体系化的过程,在这方面我国并无多少经验可借鉴。

2006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割事件、事故灾难事件、公共卫生事件与社会安全事件;而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该文指出,在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之前,对四大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基本上采取的是以各级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为协调中心,应急业务领导和应急行政领导分离的二元领导机制来处理各种突发应急事件,在过去十几年一系列重大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置中,这种分散分离的应急管理机制逐渐暴露出了难以克服的体制性缺陷。

而在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以后,新组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则极大地整合了分散的应急管理机构。

不过,事故灾害类的部分、公共卫生类和社会安全类的全部则仍然从属于以前的管辖机构,因此文章建议,在现有的改革措施下,仍应坚持对未来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构的横向工作协调机制建设,如此方可形成高效、统一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现实情况如何?此次肺炎抗疫战中,某些开足马力的地方防疫体系被撕裂、各自为战,你追我赶,肆意“断路”、“挖路”、“封村”、“封户”;似乎每个省份、每个城市、每个村庄都订制了一套契合自身利益的防疫解决方案;但无形中,可能亦阻断了正常的防疫救援工作。

“我们全球采购的防护服25号发出到现在没到武汉。”1月28日,王均瑶说,他呼吁:各地交通管制不应该管制救灾物资车,特别医疗物资货车,应该快速放行。

而猝不及防的疫情面前,社会、政府或管理系统该如何解决复杂的问题?换言之,集体问题如何找到集体解决办法?

《大思维》作者周若刚称,或许任何智慧的核心就是运用模型与观测相结合的能力,以及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能力。集体智慧是团队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它通过人力和机器能力的结合,选择要做什么,和谁一起做。在全球层面上,需要新的集合来调配全球集体智慧以应对全球性任务,例如处理气候变化、预防大型传染疾病等。

特殊时期的口罩中国之下,面对创造出诸多第一次的疫情,如首次“封城”、首次“延长春节假期”等,也许构建基于互联网时代的“集体智慧”与“科学防疫”之桥梁,方能弥合被撕裂的底层组织价值体系。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金融货币市场、保险资管、财富管理等领域。十多年财经媒体从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