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混改全面启幕 股权投资能否成翻身捷径?

刘晓林2020-09-29 21:25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晓林 2025年要形成整车195万辆的年销量规模——车展前夕,华晨汽车宣布了新的五年计划,希望借此来回击那些猜度它是否会在债务危机中倒下的言论。而作为这一目标实现前提的华晨集团的改革大计也随之浮出水面。

“华晨集团是辽宁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单位,辽宁有两家,我们是其中一家。”华晨集团副总裁、新闻发言人齐凯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是国务院国资委力推的改革项目,简言之就是将经营业务剥离出去,集团的职能向一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转型,只负责做国有资本的投资项目管理。

“上级的要求就是,集团不要管经营业务。目前我们(集团)下边有很多股权合作的项目,有的是可以控股,有的可以参股,我们(集团)就是做股权管理。”从齐凯传递信息来看,对于华晨的改革,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去“挣钱”,更专业的说法是“盘活国有资产”。

这一改革计划包括围绕着华晨制造公司展开的乘用车板块的框架调整;与国内同行正在商谈共用平台开发合作;借民营合资公司华晨新日启动的电动车计划;在商用车板块酝酿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在跨国合资公司中争取更多资源。

齐凯透露,这些计划很快都将有新动作落地。从华晨方面的表态来看,与这一系列可以挣钱的项目相比,华晨的负债危机并不算大事,甚至华晨宝马的股权出让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除了36亿欧元的股权交易收入外,作为“对价”之一,华晨已获得利润丰厚的宝马在华零部件项目的优先合资权,这一业务在2025年有望给华晨带来高达到350亿的年收益。

而本着以最少的资源达到最快出效果的原则,华晨的新发展思路似乎正在回到为其带来最初辉煌的路线上——资源整合、资本运作。“(在合作项目上)现在辽宁省政府没有要求我们必须控股,以前是有的,现在没有。对于控制权,我们可以要,也可以不要。原来大家在意并表,我们可以并也可以不并,这个都可以放开”。齐凯坦言,现在省里对华晨的要求就是国有资产不能流失。

9月24日,华晨中国或将被私有化的传言传来,虽然华晨集团给予了否认。但毫无疑问,风起于青萍之末,在领导班子换血一年后,华晨集团新一轮改革大幕已经被正式拉开。

整合背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的样本 

“这一年来,华晨做了管理架构的调整,以前华晨集团最多的管理层是9级,规模庞大。我们控股和参股企业是160多家,现在按照管理权把整个企业管理权压缩到了3级。” 齐凯表示。在三级架构调整后,作为第一级的华晨集团总部从五六千人缩减至一百多人,如今的华晨集团只进行战略和重大投融资风险管理等大的管控业务,从管资产变为管资本。

“原来集团五六千人,是因为我们原来中华那块业务和集团是一起的,现在这个是不可以的。集团就是做国有资本的投资,然后代表国有资产来掌握股权,而下边的每一块经营业务一定要剥离。” 齐凯称,而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简称“华晨制造”)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

二级企业管资产和主要运营方向,华晨梳理出了5大业务方向,分别是: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新能源和出行与服务,共由9家二级企业来承接,其下还有着庞大的三级企业。

2019年12月注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华晨制造,已经实现对华晨旗下自主乘用车板块的统一管理。“自主乘用车已经完全整合到华晨制造公司,华晨制造的领导层就可以决定很多的事,不用到集团层面来汇报,我们是以放权为主。”

华晨制造注册资金20亿,具备独立的乘用车及新能源车生产资质,并整合了华晨旗下乘用车的产业链资源。“中华工厂、研究院和我们的发动机公司等,从管理角度来说如果不进行整合,每一块都各立山头的话,那我们整个业务链是无法打通的。所以主要不是为了进行资产的处理。” 齐凯解释称。

上市公司华晨中国是与华晨制造平行的另一家二级整车企业,旗下包括华晨最重要的合资整车板块——华晨宝马和华晨雷诺金杯。另一家二级企业金杯汽车则涵盖了主要的零部件业务。此外,二级公司中还有4家商用车企业,分别是沈阳的金杯车辆、绵阳的华晨华瑞、沈阳的华晨专用车公司以及大连投资公司;以及两家服务领域的二级企业——在上海做汽车服务的申华控股和做出行与服务的华晨商旅。

与此同时,华晨将战略从多元化转为目前车企流行的“聚焦战略”。齐凯称,华晨将聚焦发展五个整车品牌,包括合资品牌华晨宝马、华晨雷诺金杯,民营合资企业华晨新日、华晨鑫源,以及自主品牌中华。

在已呈报给辽宁省和沈阳市的十四五规划初稿中,华晨制定了2025年达成195万辆整车销量的目标,其中包括110万辆乘用车和85万辆商用车。乘用车110万辆中,华晨宝马保守规划65万辆,中华规划30万辆、华晨新日规划15万辆。商用车85万辆则包括华晨鑫源60万辆、华晨雷诺金杯15万辆、卡车和专用车10万辆。

广开合资合作之门

2020年,受各种客观换影响,华晨中华的产品开发节奏被打乱,已确定全年无新车推出;与此同时,由于单车盈利低,华晨降低产能至最低水平。此外,华晨的资金链也开始紧绷。2020年7月7日,华晨集团价值1.75亿元的股权和投资权益被冻结,9月18日,又有一笔价值1亿元的股权和投资权益被冻结,冻结期皆为三年。与此同时,今年8月,华晨债务危机爆出,随即由沈阳市金融监管局、辽宁省银行监管协会牵头成立了华晨债券委员会,以保护银行的利益。

在外界看来,华晨从产品到技术,再到资金,都捉襟见肘,即将失去华晨宝马对等股权收益的华晨已经彻底丧失了竞争力。对此,齐凯不否定华晨今年确实处于新车断档阶段,短期也确实是有一些流动性的问题,但根据齐凯介绍,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的框架下,华晨各业务板块的多项新投资、新合作都已在路上。

“我们还在跟几家企业进行共平台开发的一些讨论。”齐凯透露称,共同开发平台主要针对中华品牌,包括传统燃油车,也包括新能源车。有消息称,华晨正在与长安商讨同平台开发的可能性。

齐凯认为,国内车企耗费了大量的资金都在造型开发或者是模具开发上,而在开发期较长的核心技术上缺乏投入,因此华晨倡导共同开发。同时,在电动化、自动化、网联化、共享化这非传统车企长项的”新四化“上,华晨也表示将加大和科技企业的合作。

按照计划,华晨中华到2025年计划推出16款车型,年销量目标是30万辆。齐凯介绍,中华的产品在做结构调整,现在的V3、V6、V7都会在相应平台上做全新的产品开发,预计从明年下半年就会陆续集中推出。

“未来我们既有自己平台开发的产品,也有未来共平台开发的产品”,齐凯称,大概一年左右的时间,中华会把一些产品的短板或者产品项目里面一些缺项会补上。

电动车方面,2018年8月成立的华晨日新正在成为华晨的电动车主体,华晨新日由华晨与做电动自行车的民营企业新日合资而成,目标是生产小型纯电动车。华晨在其中占据33.4%的股权,并未控股,66.6%的股权由新日(无锡)发展有限公司掌握。

在运作两年后,华晨新日开发的首款电动乘用车——A00级电动车轿车将在今年10月底下线,今年年底会做小批量的生产,明年计划最少售出3万台,后年5万台,未来要推出10多款车型。

“技术方面是我们研究院做的技术支持,主要面对没有补贴的市场,日常代步使用,这类电动车是有一定销量的。”齐凯表示,整个公司已经完成10多个亿的投资。

齐凯解读称,华晨的新能源战略,就是要通过合资公司,去做可以应对无补贴的产品,然后将来还要上量。而新日拥有的销售网络能力是华晨最为看中的。齐凯透露,未来会做渠道上的整合,包括用中华或者华晨鑫源的渠道来卖华晨新日的电动车。

此外,在卡车业务板块上,以金杯卡车的品牌影响力为筹码,华晨同样正在计划引进战略投资,齐凯透露,目前正在跟几家在谈。

“国企改革的时候,大家一直在强调国有资产不能流失,但是不要忘了资产不流失,但它在贬值,而有一些看似流失,实际是这是国企改革付出的成本。当然现在省里边给我们要求也是国有资本不能流失。”齐凯认为,应该把国有资产盘活、把“蛋糕”做大。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随着2022年的临近,华晨宝马股权转让成为华晨最绕不开的话题,而随着更多外资欲增资扩股的传闻传出,华晨宝马作为率先达成协议的车企,竟然有了先行者的“优越感”,包括能拥有更多缓冲期,以及拓展与宝马在整个产业链上合作的。

据悉,为了加大零部件本土化率,宝马正在把欧洲的零部件企业引入到沈阳生产,据悉,华晨已经毫无悬念的获得了合资优先权,目前正在与几家大的海外供应商快速推进合资事宜。

与宝马的零部件合资将给华晨带来丰厚的收益。今年7月,宝马集团已将首批37家本土化供应商作为与华晨合资合作的意向企业推荐给华晨,同时,双方签署了500亿的大单,涵盖从2023年到2030年的合作。按照规划,2025年合资零部件板块的营收规模将达到350亿,其中70%将是给宝马配套的。

据悉,华晨制造和金杯汽车已经在零部件板块上进行了大力整合。2019年,华晨的零部件板块收益为86亿,其中为华晨宝马配套的达到62亿。宝马去年在中国的本土采购为480亿,未来会达到950亿,零部件本土化率也将从原来的不足50%提升到超过70%。而从供应商共享的角度,这些供应商的进入对中华也会有所裨益。

除了华晨宝马可能带来的新财务,齐凯透露,另一家合资车企华晨雷诺金杯也将有新的资源输入。华晨雷诺目前主销的是金杯品牌的产品,包括海狮、阁瑞斯,最近几年则一直在加快雷诺产品的导入,明年开始要投产Master,后年投产Trafic。

“今年年底之前,我们会推出一款金杯雷诺的一个全新产品,是合资公司自己开发的一个产品”。齐凯表示,虽然雷诺退出了中国对乘用车市场,但雷诺集团会加大对沈阳合资公司的投入。据悉,在华晨与雷诺9月24日举行的董事会中,主要议题就是如何加大在华晨雷诺的投资。

而对于即将丧失华晨宝马财务并表的华晨中国,齐凯坦言,华晨几家上市公司此前发挥的融资作用并不太强,但接下来会有一些动作。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行业产业报道部主任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趋势、行业性事件、企业动态;全程记录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端、升温、爆发,以及每一次新技术浪潮;对自动驾驶、造车新势力、汽车行业投资、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以及汽车产业政策变动进行持续性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