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与奥迪成立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 引入PPE平台2024年投产首款车

刘晓林2020-10-13 23:08

经济观察网记者 刘晓林  在合资32年后,一汽集团与德国奥迪汽车决定将双方的合作提升至新的高度。在今日于长春举行的中德汽车大会上,双方签署谅解备忘录,宣布成立第二家合资公司——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该公司致力于在华本土化生产PPE平台纯电动车型,将双方合作提升至全新高度。2024年起,首款基于PPE平台的电动化车型将于双方新能源合资公司的工厂投产。

作为电气化战略的重要目标,奥迪制定了将电动化车型的销量在2025年提升至在华总销量三分之一左右的目标。为了快速拓展电动化车型阵容,奥迪联合保时捷为大型电动车型开发了PPE平台(Premium Architecture Electrification)。一汽与奥迪方面在声明中表示,“如今,奥迪将该平台引入中国进行本土化生产,将进一步推动四环品牌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转型。”按照奥迪全球战略,到2025年,奥迪将在其全球市场推出超过30款电动化车型,将占据总销量份额的40%。

新合资公司的成立是三年前达成的《一汽、奥迪十年商业计划》的进一步落地,在2017年年初签署的这项计划中,约定一汽和奥迪双方将在继续深化现有领域合作的基础上,未来十年将广泛地在全新领域开展合作,其中包括:智能网联、移动出行、联合数字化项目、金融服务合作,整车出口等众多核心业务领域等细节有详细阐述。按照计划内容,未来将继续扩大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产品线,从而覆盖豪华品牌最重要的六大细分市场,新能源车型及其相关的服务领域将成为今后合作中新的重点。

对于这家合资公司的成立,奥迪中国在9月中旬也已进行了“预告”,奥迪中国总裁安世豪在入职半年来的第一次媒体沟通会上直言,“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在未来进一步推动和强化与一汽集团的良好合作关系。我们已经在讨论有一些议题了,在不久的未来,或许就是接下来几周的时间内,我们将跟大家分享一些在未来合作上的动向“。安世豪称,希望在中国为奥迪中国再创一个“黄金十年”,而在这黄金十年中,一汽集团依然是奥迪重要的合作伙伴。

在过去两年中,奥迪在中国的新能源本土化动作已经快节奏的展开。截止目前,奥迪已携手一汽集团在中国本土化生产奥迪e-tron国产版、奥迪Q2L e-tron及奥迪A6L TFSI e,其中,奥迪e-tron已于9月底在一汽-大众长春工厂实现了量产下线。不久前于北京车展亚洲首发的Q4 e-tron概念车,也将于2022年在一汽-大众佛山工厂进行国产。

随着去年年底德系三强先后在中国市场推出电动车型,豪华新能源车的竞争也在中国正式展开。宝马和奔驰也纷纷推出了针对中国的新能源战略,包括新产能和产品的投放计划。其中,已经在中国投放超过5万辆新能源车的宝马将2020年定位为“新能源车之年”,北京奔驰的新能源基地也已经投产。

在上汽奥迪即将产品投放一年倒计时之际,奥迪高调落地与一汽新合资公司的动作,也被认为是对奥迪在华双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定性的标志。无论从合资资源的分配,还是战略合作高度上,奥迪在华合资的重心依然是一汽。

据悉,在2020年年初,奥迪已经在一汽-大众成立了奥迪新能源业务部,此次进一步成立新合资公司所带来的变化是什么?以及该合资公司的业务范畴是否将覆盖所有奥迪在华新能源产品?这些问题目前尚未有详细信息披露。按照计划,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将在近期正式投产,而奥迪的新能源产品也将在该工厂投产。

作为奥迪品牌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单一市场,2020年1-9月,奥迪品牌在华共交付51.2万辆新车,同比增长4.5%,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仍取得了奥迪入华以来最优异的成绩。产品布局上,奥迪目前在一汽-大众长春工厂、佛山工厂、天津工厂及青岛工厂本土化生产9款车型。奥迪方面表示,作为奥迪电气化战略的一部分,未来几年,奥迪将在中国市场引进以及生产更多的e-tron家族电动车型。

按照2018年3月日内瓦车展上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奥迪股份公司、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等多方签署的《成立一汽-奥迪销售公司的谅解备忘录》和《建立移动出行和更多的数字化业务相关服务新合资公司的谅解备忘录》,一汽集团和奥迪汽车将在华共同组建两家新的合资公司:一汽奥迪移动出行服务(中国)有限公司、以及将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升级为独立的一汽-奥迪销售公司。加上最新成立的新能源合资公司,这意味着奥迪已经在新的产业背景下,与一汽完成了新一轮的深度合作。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行业产业报道部主任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趋势、行业性事件、企业动态;全程记录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端、升温、爆发,以及每一次新技术浪潮;对自动驾驶、造车新势力、汽车行业投资、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以及汽车产业政策变动进行持续性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