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宽松”货币政策如何退出? | 2021新年策划

胡艳明2021-01-01 10:58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进退”之间,市场需要在“极不平凡”(2020年度)与“不急转弯”(定调)寻找2021年货币政策的“锚”。

面对疫情,2020年初央行采取一系列非常态的货币政策,共计推出1.8万亿再贷款再贴现工具。到了下半年,临时性的货币政策已开始边际收紧,2021年部分政策到期后,政策如何退出、如何续接的问题颇受市场关注。

从近期政策层面的公开表述来看,似乎给市场吃下一颗“定心丸”,可以肯定的是,预计2021年货币政策投放力度不会骤然收紧,也不会采取“一刀切”式退出。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指出,“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不过,重点是,如果抠“不急转弯”的字眼,你会发现“转弯”才是这句话的核心,即政策收紧的方向是比较确定的,只是不会收得很快。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对2021年疫情演进、海外经济复苏的不平衡性、海外经济危机的尾部风险,需要保持警惕。对国内后疫情时期,防疫政策撤出之后,市场主体能否恢复元气、居民消费意愿回升的力度,需要保持敏感性。要追踪经济数据的环比变化,在同比数据的前高后低中,寻找把握宏观经济上的“预期差”。

自2018年以来,为对冲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央行已多次降准降息;面对年初的疫情,央行释放流动性、推出再贴现再贷款政策、出台了多种直达实体的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前期部分应对疫情的政策逐渐退出,货币政策也边际调整。

市场人士认为,货币政策既不能太紧而导致经济恢复受阻,也不能过松使得系统性风险聚集,预计未来的货币政策主基调仍然强调“稳”。

从利率端来看,一年期和五年期市场报价利率(LPR)连续八个月保持不变。综合政策层面的表述来看,春节前降息或全面降准概率低。

不过,近年来央行一直注重结构性政策和结构性投放,尤其是“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提法,结构性货币政策或将作为2021年货币政策的主要发力点。未来仍然有可能在部分重点领域有再贷款政策的相关安排,或者有进行定向降准的可能。

钟正生认为,需准确理解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对政策的进退、松紧要有结构性认识。2021年抗疫政策势必大部分退出,财政、货币政策的力度势必减弱,严监管的要求将进一步巩固;但“构建新发展格局”所须的结构性政策会保持力度,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仍将保持局部宽松;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货币政策仍有率先调整的灵活性。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主要关注上市公司、证券、银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