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报告(2021):城乡发展不平衡程度有所改善,民生领域成绩最明显

李晓丹2021-04-22 22:19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尽管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存在,但中国平衡发展趋势向好。”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表示。4月20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经济管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联合发布《清华大学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报告(2021)》。

报告显示,2019年平衡发展指数为53.86,比2018年提高了1.49。中国经济、社会、生态和民生领域平衡发展均取得了较好成绩。经济平衡发展指数由51.73上升至53.46;社会平衡发展指数由53.00上升至 54.71;生态平衡发展指数由52.41上升至52.84;民生平衡发展指数由52.34上升至54.43。民生领域成绩最为明显,对平衡发展指数改进的贡献达35.16%,主要原因在于收入、教育平衡发展趋势较好。地区发展不平衡程度基本持平,城乡发展不平衡程度有所改善。

本次报告选取经济、社会、生态和民生4个领域的代表性指标,构造发展指数,衡量发展的充分程度,同时深入分析各领域的地区和城乡不平衡状况,通过构造不平衡调整系数对发展指数进行调整,编制平衡发展指数,衡量平衡发展程度。最终,课题组确定了平衡发展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

平衡发展取得的突出成绩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创新驱动作用凸显,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城乡收入比持续下降;高中教育普及率持续提高,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显著增强。

同时,报告也指出在一些领域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平衡;PM2.5未达标率地区差异明显,臭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房价收入比较高,居民购房负担较重。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从收入分配角度解读了指数报告。他认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对于促进居民消费、构建强大国内市场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同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的现状分析。白重恩提出,要增加保障房的供给,一方面创造就业需求,另一方面缓解土地出让金所隐含的税收对居民收入的影响,进而提升居民购买力和促进居民消费。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涛雄表示,数字经济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应围绕发展数字经济进行有效制度安排,探索建立适合数字经济的监管体系,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建设现代市场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宏观经济研究院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