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淆视线?擦亮双眼辨明“固收+”基金

李沁2021-05-01 10:18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沁 “这只基金真黄了,进来的时候规模5个亿,现在只剩不到2千万了,马上要黄了。”

“这还是债基?比股票还来劲。”

……

在支付宝平台的基金讨论区,宝盈融源可转债债券C的投资者们议论纷纷。这只被放在固收+产品栏中的基金,近3个月中的最大回撤排在该类产品的第一位,为21.60%,跌幅为11.12%。将该只基金的业绩拉长来看,近一年内的最大回撤高达 29.08%,跌幅为4.13%。

“回撤这么大,要么是基金投的可转债爆雷,要么是基金所投的可转债偏股性,如果是后者,那么基金被划分在‘固收+’里面是有问题的。”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行情波动剧烈,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远不如预期。公募市场部分权益类新基金鲜有人问津,“固收+”却备受银行与机构推崇。

在此形势下,一向以“稳健”著称的“固收+”基金便成为公募市场关注和营销的重点。部分非固收+产品混入其中,混淆投资者视线。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固收+”产品不仅长时间处于业绩亏损的状态,连原本主打的“稳定性”也难觅踪影,“固收+”变脸“固收-”。

“固收+”难辨

4月以来,公募基金发行市场波动不断,先有部分基金募集失败,后有基金发行数量降至冰点。

招商证券基金表示,春节过后,A股市场宽幅震荡,投资者对偏股型基金的投资热情降至冰点,因投资者心态转谨慎,基金公司也顺势转战“固收”市场,从4月以来和后续的发行计划来看,固收类基金显著增多,相比之下,具有稳健、固定收益特点的基金处境相对较好。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4月30日,公募市场的基金数量为7828只,其中“固收+”基金(包括偏债混合型基金、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的数量为907只(A/C份额合并计算),募集总规模为11165.27亿。在这些基金中,67%的基金年内收益大于0。

基金发行方面,在排队等待发行的95只基金中,有18只基金为“固收+”基金,占比约为19%。同时,正在发行的167只基金中,有56只基金为“固收+”基金,占比约为34%。

在各大基金代销平台上,“固收+”产品被放在了产品推荐首页上面,营销词汇围绕着“稳”字展开:债基打底、稳中求进、力求低波、严控风险等字眼牵动着投资者的目光。

支付宝理财中的基金区域,宝盈融源可转债债券C被放置在偏债基金的大类之下的固收+中,其对此类基金的介绍是“债券打底,适量增加股票资产,在控制波动的前提下,获取更高收益。”该基金的标签为债券型-可转债、中高风险。

该基金的介绍显示,宝盈融源可转债债券C的投资分布如下:77.21%的债券、14.06%的股票、5.46%的银行存款以及3.27%的其他配置。2021年一季度报显示,宝盈融源可转债债券C的重仓股票为赣锋锂业、药明康德、五粮液、长春高新。

在该基金的季报中,对基金的风险收益描述为:本基金为债券型基金,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高于货币市场基金,低于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本基金主要投资于可转换债券,在债券型基金中属于风险水平相对较高的产品;在宝盈基金官网的基金产品超市中,宝盈融源可转债债券C被划入中低风险等级中;在招商银行APP中,该基金显示属于债券型基金,并未在“固收+”的产品行列。

对于宝盈融源可转债债券C是否可以算作“固收+”的问题,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分析称,该基金底层配置了不少可转债,由于可转债兼具股债属性,其风险要高于固收。具体来看,要判断该基金是否属于“固收+”具备两种可能性:其一,“固收+”基金的权益类资产占比一般不能超过40%,也就是说,即使基金全部投资在可转债上,其比例也不能超过40%。如果超过20%的回撤程度,可能存在可转债爆雷的情况。其二,如果基金投资的可转债为偏股型可转债,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其划入“固收+”是有问题的,因为“固收+”之下的可转债是需要穿透的,必须是偏债型可转债,否则很难将其划入“固收+”的行列。

一位基金销售人士表示,基金销售市场中存在一些“名不符实”的情况,不过这在线下银行渠道中已不多见。线上各代销基金平台可能存在概念、思路、产品分类差异化,平台之间存在壁垒等情况,在产品分类上产生分歧也在所难免。

如何识别伪“固收+”?

兴业研究在其研究报告中提出,“固收+”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从狭义角度来看,固收部分提供基础保底收益,同时承受其他资产和策略的系统风险以获得收益,简言之就是在承担波动前提下,用新策略新资产替代过去非标资产;而从广义来看,“固收+”的本质是提供可以进行中短期绝对收益考核、较低回测的资管产品体验。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从本质上来看,“固收+”产品是一种低风险资产加上权益类资产的一种配置。“固收+”虽然没有严格的定义,但有普遍的认知,即底层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部分权益类资产。大部分“固收+”产品的回撤应该不超过5%,当然,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不同,其回撤幅度也不同。

在各基金代销平台上,打着“固收+”旗号但回撤高、收益为负的基金不在少数。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在市场发行的“固收+”基金中,年内回撤大于5%的基金有282只,回撤超过10%的有41只。同时,据统计,年内收益率介于5%到15%之间的基金仅16只。从中长期来看,“固收+”产品的收益率一般不会特别高,普遍能够打赢理财产品。

不过,上述业内人士亦表示,5%的回撤不是一个绝对的值,只能看作一个参考线。

此外,该人士提示,一般而言,判断一个产品是否为真正的“固收+”策略产品,不能看其绝对收益,因为从这一点基本是没有办法看出来的。而在市场上普遍的“固收+”产品都是灵活配置的产品。这种产品从理论上来看,股票的仓位配置可以从0到90%乃至95%。所以,市场上并不存在专门的“固收+”产品。更多要从基金经理的长期跟踪中来判断其是否真正属于“固收+”架构的产品,例如,真正的“固收+”产品,每个季度的策略收益都应该是正的。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财富与资产管理新闻部 长期关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金融法规领域,重点探索沉浮其中的人与事。新闻线索可联系liqi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