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黄一帆 6月23日,翰森制药集团有限公司(3692.HK)(以下简称“翰森制药”或“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恒沐®(艾米替诺福韦片)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
据翰森制药方面介绍,恒沐®是翰森制药自主研发的新型第二代替诺福韦,也是首个中国原研口服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
国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0万-3000万例 常用三种药物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为我国报告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7000万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3000万例。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提高乙肝治疗可及性是多方面的,要提高乙肝“知晓率”、“诊断率”和“治疗率”。具体来说,要加大乙肝病毒宣传,扩大乙型肝炎的治疗标准和降低药物费用。由于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等媒介传播,如果40岁以上,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的人要特别注意,就算转氨酶正常也要考虑检查是否有患乙肝的风险。
据恒沐®临床研究主要研究者(Leading PI)牛俊奇介绍,国内目前常用乙肝治疗药物有三种: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上述三种药物都在乙型肝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牛俊奇指出,“丙酚替诺福韦比恩替卡韦和第一代替诺福韦表现出更好的优越性,它在副作用方面比替诺福韦更小,在抗病毒疗效上可能比恩替卡韦更好,但丙酚替诺福韦是进口药物,价格比较昂贵。”
进口替代
牛俊奇指出,研究数据显示恒沐®只需不到富马酸替诺福韦酯1/10的剂量便可获得相似的抗病毒效用,且在关键次要安全性终点上(骨和肾指标),均显著优于原研替诺福韦酯(TDF),骨肾安全性更好,抗病毒疗效与一线药物相当,具有良好耐受性。
牛俊奇表示,恒沐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替代进口,药物可及性更好。
据了解,艾米替诺福韦片是一种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通过优化结构,拥有更高细胞膜穿透率,更易进入肝细胞,实现肝靶向,同时有效提高药物血浆稳定性,降低全身TFV暴露,长期治疗更安全。
翰森制药总裁吕爱锋表示,对于慢性乙肝患者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长期用药,需要更好的疗效和更好的安全性,而恒沐的优势在于强效、低耐药性和安全、低副作用。目前,翰森制药聚焦在中国临床未被满足需求的核心领域,如抗肿瘤领域、糖尿病领域、中枢神经领域以及新型抗感染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