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一超大型城市治理新思路: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打造最小管理单元

叶心冉2021-07-08 16:18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叶心冉 “七一”期间,以 “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光影秀在黄浦江畔上演,自6月30日至7月4日共计五天时间。据悉,浦江两岸5天共吸引340万人次前来观影,在此期间,外滩的瞬时客流量最高峰达到11.7万人,创下外滩史上最大客流量。

7月7日,在上海数字治理研究院、上海市“一网统管”城市数字治理实验室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上海数字治理“最小管理单元”二期创新成果发布会上,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丽透露了上述数据。

徐惠丽强调,在此次保障中,再一次看到“一网统管”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安、市容、气象、轨交、电力等部门通力配合,大家共同精细地呈现出了城市的品质和温度。

今年2月 ,上海“一网统管”首次发布城市最小管理单元数字治理成果,将南京大楼作为城市最小管理单元,融合华为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5G等多种技术,共同打造了1∶1的大楼数字孪生系统。

此次发布的二期成果,将试点范围扩大至景区、商铺和居民小区等最小管理单元,华为聚合了50多家合作伙伴提供了消防安全、房屋安全、大客流安全、高空抛物、非机动车安全、电梯安全等20多种数字治理解决方案。

何为“最小管理单元”

如何更为通俗地理解“最小管理单元”?这与此前的城市网格化管理有什么区别?复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市“一网统管”城市数字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此前的网格化管理是将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大的整体,画成格子网络,每个格子里有专门的的巡视员,各个条线有部分分管,这是在2007年左右的信息化条件下提出的。但当前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在不断发展,这个时候如果仍以网格来进行管理就不够精细,巡视员即便走得再频繁,也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兼顾到。

事实上,如果从根本上去理解,最小管理单元并不单单是将管理范畴划分得更小了,而是将责任主体分得更精细、更清晰。郑磊指出,最小管理单元看起来是动用了更多的技术,实际更深层次的是把责任边界分清楚,比如高空抛物是谁的责任,共享单车乱停乱发是谁的责任。最小管理单位可以是涉及到公共责任的每个市民、每个建筑、每栋楼。

此次华为联合合作伙伴试点的上海春江小区,最小管理单元布设了高中低全面覆盖的智能化设备,一旦发现高空坠物,物业会第一时间收到消息。小区还结合智能门禁、居家用水等多个数据,对小区特殊老人群体加强服务,同时与空间地理数据有机结合,转化为有定位功能的三维立体数字模型,如发生预警,上报物业、居委,及时确定点位,上门查看。

“每一个最小管理单元,从我们的角度来说,都是一个案例”,根据郑磊介绍,一期试点的南京大楼里面出现了好多个模块,模块比单元更小,有高空抛物的模块,有消防的模块,每个模块可满足不同的需求,比如老房子有监测震动的需求,高口有监测高空抛物的需求。模块可以像乐高一样,当模块足够多的时候,针对每栋楼里不同的需求可以重新组装,可复制、可推广。

硬件设备上的推广阻碍

但是,当中面临的问题是,最小管理单元的应用需要相应的智能硬件设备作支撑,而设备意味着成本,这一成本是由参与管理的商户自行负担。这其中面临一定的阻碍。

以上海田子坊为例,其作为上海的一张城市名片,每天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但该地区的房屋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造的,并且这里又是一个集旅游景区、文创园区、论坛社区为一体的结构复杂、人员复杂、业态复杂的地区。房屋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以及大客流安全,是田子坊地区管理的难点和痛点。

上海市黄浦区田子坊管理办主任介绍提到,他们在推最小单元的时候,有些商户已经自行购买了物联网设备,比如摄像头、烟雾探测器等,所以当他们向其介绍已经接入进数据汇集平台的选定的几项物联网设备时,商户会问,你们推广的东西就是最好的吗?还有的会问,我凭什么要买设备接入进来?

今年4月,事情发生了一些转机。4月,田子坊一家已经签署管理协议并且安装感知设备的商家在营业时间结束后发生火灾,田子坊管理办和消防人员收到告警后,立即前往查看,将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

郑磊指出,田子坊发生干烧的这一事件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因为大家发现最小管理单元市场主体的治理和管理并不仅仅是监测自身,还监测到周边。如果发生火灾,不仅自身的财产会蒙受损失,周边可能也会受到影响。

对于上述提及的商户的不理解,基层的工作者呼吁,在智能硬件设备上,政府管理平台可以主导形成一定的数字治理设备的标准,增设更多供选择的感知设备,给市场主体更大的选择范围。

当前,城市管理在数字化进程的浪潮中一直在着力强调精细化管理,但伴随技术的不断迭代,城市管理的思路正在更多地偏向将管理嵌套进服务中。华为上海云与计算业务部总经理张英梗指出,上海可以把最小的事情做到最好,但是市民又没有特别多感知是在被管理,而是感觉在被服务,这是上海未来引领整个中国城市治理的一个最主要的软实力。

华为中国区副总裁、中国区云业务总裁张修征指出,人工智能热炒概念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它开始进入到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一个领域。到了今天这个阶段,城市越来越需要绣花式、精细化的管理,通过创新的市场化运营长效机制的建立,可以支撑整个城市精细化治理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

徐惠丽在演讲中指出,此次上海光影秀活动中一个非常令人感动的事情是, 南京东路和外滩区域,每天晚上的三个小时里有七八十万人在流动,但是地面是非常干净的。这说明在精细化管理的熏陶之下,市民也在越来越融入到城市的运行管理当中,市民也开始成为最重要的力量。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华东新闻中心记者
关注华东地区上市公司,重点在消费、制造领域,善于捕捉热点,追踪有趣之事。 新闻线索联系邮箱:yexinra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