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两天后全面降准如期而至 释放约1万亿如何影响市场

胡艳明2021-07-09 19:24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在国常会明确“降准”消息两天后,降准如期而至。这也是2021年央行首次降准。

2021年7月9日傍晚,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

此前,在7日国常会之后,市场曾预计降准将以定向降准为主;也有分析认为全面降准的可能性更大。最终,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程实对经济观察网表示,本次降准显示出中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稳字当头”的政策基调和“松紧搭配、张弛有度”的新特征。

久违的全面“降准”

2021年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在国常会之后,市场对央行降准预期已经形成,但是对降准的方式有不同的猜测,有分析人士认为预计降准将以定向降准为主;也有分析认为若是出于置换MLF考虑,判断全面降准的可能性更大。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降准将进一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巩固经济恢复成果。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加速复苏态势,经济基础不断夯实。但考虑到疫情时期中小微企业受到冲击较大,整体经营仍然较为脆弱,需要继续采取措施进行帮扶。此前,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对如何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次国常会提出使用降准政策加强金融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一方面体现了对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健发展的政策延续性,要继续创造更加适宜的融资环境,稳定中小微企业经营预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另一方面,降准将为商业银行释放长期、无成本的流动性,这在前期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革基础上,会进一步助力金融机构降低负债成本,提高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降准

最终,降准消息在国常会两天后“落地”。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不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原因是,5%的存款准备金率是目前金融机构中最低的,保持在这一低水平有利于金融机构兼顾支持实体经济和自身稳健经营。

央行在答记者时表示,此次降准的目的是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一是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二是调整中央银行的融资结构,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3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降准可以向银行体系释放稳定、无息的长期资金,既可以缓解银行长期流动性瓶颈,加大银行信贷供给能力,还可以直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推动银行在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过程中,控制包括各项收费在内的综合融资成本,力争下半年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给小微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

如何影响股债市场

“这是今年决策层首次提出降准,是在美联储将在不远的未来开始收紧、市场没有降准预期的时候提出的降准,对股债都构成超预期利好。”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预计。

值得注意的是,7月8日、7月9日,沪指两日连续收跌,9日收盘报3524点,跌1.41%,险守3500点。

市场

 

从近年历次降准来看,公布降准消息次日,涨多跌少。

华西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表示,央行选择此次降准,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市场会更看重央行后续是否会持续降准,目前我们认为后续进一步降准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我们不认为国内货币政策转向,此次降准对A股市场的影响趋向于中性,“降准”预期落地,不需要过于夸大此次“降准”对市场风险偏好的提振作用。

华宝基金副总经理李慧勇认为,尽管说7月降准,会相应替代MLF和OMO的操作,但考虑到货币乘数效应,以及营造更宽松的货币金融环境的信号效应,流动性更加宽松都是一个新增变化,股票债券商品等资产都会对这个新的信号定价,从而不同程度受益。

“此前我对半年报期间行情不悲观,主要理由是业绩超预期以及流动性不会收紧,目前有了降准的加持,此前的观点继续维持。继续看好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电子以及有色化工等领域。”李慧勇表示。

兴业研究团队认为,展望后续债券利率走势,短期内,在降准消息推动之下,长端利率将明显下行。与前期“资产荒”逻辑下配置盘推动国债利率下行、国开债下行幅度较小不同,本次降准消息在当前时点发布较为超预期,因此对债市的情绪影响明显。

下半年政策走向

“我们更看重的是后续是否进一步降准。但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李立峰表示。

7月6日,花旗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刘利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年下半年中国货币政策总的态势“易松难紧”。今年下半年央行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同时央行也不愿意看到今年下半年中国的利息水平进一步上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这次降准有空间,也有必要,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稳健货币政策基调没有改变。

从空间看,温彬认为,今日公布的6月份物价数据显示,CPI和PPI同比涨幅双双回落,PPI年内峰值已过,下半年物价总体可控,为降准打开空间。同时,本次降准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仍处于合理水平。

从必要性看,温彬表示,降准释放长期低成本资金,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负债成本,截至今年6月末,MLF余额5.4万亿元人民币,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并且7月15日有4000亿元MLF到期,将不再开展续作,而由降准释放的资金进行置换,降准不仅可以增加金融机构的长期资金占比,优化资金结构,而且可以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平稳运行创造一个适宜的利率水平。

从内部坏境看,程实认为,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一上一下”的压力,即经济增长速度向下和通胀影响向上,货币政策以“松紧搭配”进行针对性应对,基准利率和流动性总闸口不松,不搞大水漫灌;存款准备金率和定向支持政策不紧,确保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输血源源不断,增强精准滴灌。

从外部环境看,程实表示,在全球供给冲击引致全局性滞胀风险、美联储政策已有调整的背景下,中国货币当局保持了定力,充分把握了货币政策处于正常区间的相对优势,以变应变,显示出较好的政策张力。程实认为,中国货币政策适时适度的调整,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在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内部并存的复杂背景下,在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和促改革之间谋求一个动态的优化平衡。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主要关注上市公司、证券、银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