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预期社融遇上全面降准:央行发布会回应货币政策取向“稳字当头,以我为主”

胡艳明2021-07-13 20:36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总的来看,今年上半年金融运行保持平稳,金融结构持续优化。”在7月13日,国新办召开的2021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对上半年金融数据进行解读。

在发布会上,阮健弘与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就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降准后进一步降准降息概率有多大、中美货币政策分化会带来哪些风险等问题进行回应。

7月9日,央行网站公布上半年金融数据,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数据较为景气,略超市场预期。紧接着,央行便公布了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的消息。当超预期金融数据遇上超预期的全面降准,市场对货币政策所传递的信号依然有不少疑问。

从央行公布的数据来看,前6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76万亿元,同比多增 6677亿元。M2余额231.78万亿元,同比增长8.6%,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余额30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1%,与上月末持平。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记者表示,6月M2增速回升0.3个百分点至8.6%,信贷派生能力的增强是M2回升的主要原因,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2万亿元,不仅高于上月新增规模,而且高于去年同期,提升了货币的派生能力。从结构上看,企业贷款新增较多,企业短期和中长期信贷均有所改善,一方面说明企业信贷需求旺盛,另一方面表明银行加大了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接下来货币政策有望保持灵活适度,在总量适度情况下,实施精准调控,提升政策效率,促进内需加快恢复。同时,政策保持一定灵活,防范局部潜在风险,对通胀保持警惕,并未改革营造适宜环境。”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对记者表示。

解构上半年社融:表外融资减少 债券发行常态化

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量是17.7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13万亿元,但是比2019年的同期是多3.12万亿元。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余额的增速是11%,与上月末基本持平。

“这样的一个增速,与名义增长的增速基本匹配,总体来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与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阮健弘在发布会上表示。

对于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阮健弘称,从我们公布的数据里可以看到,社融的结构有一些分化,这种分化可能会对总量的感受产生一些影响。少增或者多减的方面,一是影子银行压降使表外融资减少得比较多。上半年,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三项表外融资净减少了8436亿元,同比多减8699亿元。二是去年为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发行量都比较大,今年是恢复了常态化增长,所以有一个高基数的对比。多增的方面是对实体经济发放人民币贷款和股票融资有所增加,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比上年同期多增了6135亿元;非金融企业的股票融资是4955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494亿元。

对于下半年的社融预期,阮健弘表示,下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服务好实体经济,预计社会融资规模将平稳增长,增速与GDP名义增速基本匹配。

从社融结构来看,温彬分析,6月社融同比增长11%,与上月涨幅持平。其中,表内贷款是社融多增的主要贡献,而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融资继续呈现回落态势,此外企业债券、股票以及政府债券等直接融资均比上月回升。

“总的来看,6月货币、信贷和社融的增长均超出市场预期,体现了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温彬表示。

下半年货币政策取向:稳字当头,以我为主

孙国峰表示,2021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稳字当头,强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取得了积极效果。

一是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6月末,M2同比增长8.6%,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为11%,前6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76万亿元,同比多增6677亿元,对实体经济保持了较强的支持力度。

二是精准支持小微企业、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比上年末提高0.7个百分点。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830万户,同比增长29.2%。6月末,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41.6%,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在40%以上。

三是推动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1-6月企业贷款利率为4.63%,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5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93%,比去年12月下降0.15个百分点。当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物价走势整体可控,去年应对疫情期间,我们坚持实施正常货币政策,2020年5月之后,力度就逐渐转为常态,今年上半年已经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在全球宏观政策中保持领先态势。

孙国峰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稳字当头,以我为主,主要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兼顾内外均衡,更好支持实体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总量上,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结构上,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价格上,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未来政策选项

7月9日央行发布公告,决定于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关于降准,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流动性操作,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发生改变。”孙国峰在发布会上表示。

6月份的PPI同比涨幅较5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为8.8%。对此孙国峰表示,近一段时间,我国PPI上涨幅度较快,这既有去年同期疫情冲击导致PPI负增长形成的低基数因素,也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入性影响。对于年内PPI阶段性上行,应当客观看待。一方面,这是在去年低基数基础上的高读数,对此可以用去年、今年和明年连续三年的整体视角来观察PPI的变化。另外一方面,历史上PPI指标本身波动就相对较大,在数月内阶段性的下探或者冲高的现象也并不少见。总体看,我国PPI走高是阶段性的,今年二三季度可能维持相对高位,随着基数效应逐步消退和全球供给恢复带来的输入性影响减弱,PPI有望在今年4季度和明年趋于回落。

温彬表示,一方面,PPI增速见顶回落,通胀水平温和可控,为降准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此次降准为银行提供了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有助于实体经济的稳增长和降成本。预计下半年金融将对实体经济形成更大力度的支持,M2和社融增速或有所改善,与名义经济增长水平基本匹配。

对于央行是否担心中美货币政策分化所带来的风险,孙国峰表示,2020年以来,我国始终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既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又不搞大水漫灌,同时根据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金融形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去年2月-4月,由于疫情对国内经济冲击较为严重,货币政策应对力度是比较大的。去年5月以后,货币政策力度就逐渐转为常态,今年上半年,已经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在全球宏观政策中保持领先态势。

“应当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个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和金融相互影响,但由于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存在着时间差,因此美国货币政策和中国货币政策有不同的操作,也是很正常的。当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此次降准主要是为了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孙国峰称。

孙国峰表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坚持以我为主、稳字当头,坚持正常货币政策,坚持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兼顾内外均衡,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同时我们也会密切关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以我为主,开展国际宏观政策协调,共同发出正向声音,促进全球经济稳定恢复。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主要关注上市公司、证券、银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