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伟道来 | 10万人的乡愁,定格在喀布尔的初秋

2021-08-31 10:41

王义伟/文 2021年8月30日夜,随着最后一架C-17运输机的起飞,比预定时间提前一天,美军完成在阿富汗的撤离行动。

接管喀布尔国际机场的塔利班士兵以对空鸣枪的方式表达庆祝。塔利班高层官员哈卡尼(Anas Haqqani)在推特上发文说:“我们再度写下了历史,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对阿富汗的20年占领已在今晚结束。我很高兴,经过了20年的圣战、牺牲和艰苦,我骄傲地看到了这个历史时刻。”

有不少人以为,美国、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从喀布尔机场撤走的,主要是本国人。

错。

根据最新的数据,美国从阿富汗撤走了12.2万人,其中美国人只有5400人。法国从阿富汗撤走了2834人,其中包括2600多名阿富汗人。

也就是说,有10多万阿富汗人,通过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通道,在8月14日开始的半个月内,快速地撤离了这个国家。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美国总统拜登为什么会坚持将8月31日作为撤离的最后期限,为什么反复要求塔利班保证国际交通通道的畅通。因为到了撤离的最后阶段,美国人已经所剩无几,而美国又不能给世人留下对需要撤离的阿富汗人弃之不顾的形象。所以,该走的时候就走了,还是提前一天走的。该交待的也反复交待了,算是仁至义尽。至于塔利班是否信守承诺,那是后面的事情。

塔利班在庆祝,他们赶走了占领者,重新掌控了这个国家。10万阿富汗人也在庆幸,他们终于离开了这个国家。

对于这10多万阿富汗人而言,2021年8月在喀布尔国际机场的经历,是痛苦、混乱、地狱般的回忆。但是可以想见,当他们在异国他乡稍稍安定,对故国的思念会时不时涌上心头。他们的乡愁,定格在了喀布尔的初秋。

笔者认为,这10多万阿富汗人,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持续关注的群体。

这一批人,是因为阿富汗局势的突变,突然集体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西方国家如何处置这一批人,有待观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不是难民,他们应该是以类似移民的方式,进入、融入相关国家。近几十年来,一个国家在半个月内,有10多万人移民其他国家,闻所未闻。

这一批人,具备相当程度的教育水平,大多服务于美国、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驻阿军队、机构,或者从事相关对外交流工作,是受现代西方文化影响的一批人。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已经与边远地区的、土生土长的阿富汗人完全不一样了。在逐渐融入相关国家之后,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会成长为精英。

这一批人,尤其是其中的精英群体,一方面会成为阿富汗和外部世界相互联络的纽带,一方面,也会反过来影响阿富汗。这种影响,是渐进的,是深远的,是全方位的,甚至不排除,这一批人中的某些卓越者,会影响阿富汗的未来。

在为自己的撤军决定做辩护时,美国总统拜登说:“我从来不认为我们应牺牲美国人的生命试图在阿富汗建立一个民主政府,这个国家在其整个历史上从未成为统一国家。”

这就是国际政治的现实,强大如美国,也无法征服一个贫穷落后的阿富汗。

但是,当10多万阿富汗人融入其他国家和社会,他们会以各种方式,回馈故国和故国的亲人,他们会一点一滴地去改变这个国家。

这恐怕是西方政治家们始料未及的。

祝福阿富汗。希望这个国家从此告别战乱,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

也祝福那10多万离开故国的阿富汗人。世界那么大,心安即为家。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海外部主任,台海问题专家,长期关注民营经济、国际经贸和反倾销,对宏观经济也有深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