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财富专题】基金业狂奔,从业者冷暖自知:竞争越来越严重,压力都挺大

陈姗2021-09-30 23:19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姗  “我感恩于行业的发展,又要拼命去适应它。”

基金行业狂奔发展的时代,就职于华南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士用一句话描绘出基金从业者的群像——一边受益于行业的大发展,一边又裹挟在这股奔涌的浪潮中不断向前。

经历了2020年的飞速扩容之后,2021年,公募基金依然行驶在快车道中。截至9月27日,今年前三季度新基金发行规模达2.32万亿元,全行业总规模超23万亿元。一系列数据表明,基金行业近两年迎来史无前例的爆发式增长,但与之相伴的是,从在管规模、资金流向、基金发行、最终盈利等方面来看,基金公司头部效应不断加剧。

从业11年,国泰基金的基金经理林小聪最大的感受,就是近几年普通老百姓对基金行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断加深。

是的,在多位基金公司人士眼中,基金行业近两年最大的变化可以归结为三个关键词,“大增长”“分化”和“裹挟”。

在为持有人创造财富、保卫财富的背后,每一位基金从业者都在切身感受着基金行业快速发展之于个体的“冷暖”。

“大增长”

在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看来,基金行业这两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一个关键词是“大增长”。资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大量投资者通过买基金入市,基金销售火爆,基金募集与发行实现大增长。

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场共成立1435只基金,合计募集资金约3.16万亿元,较2019发行大年的新成立基金数量和规模分别增长38%和122%,创下国内公募基金诞生以来的历史新高。同时,2020年新发基金规模已超越2017年至2019年的新发基金规模总和。此外,爆款产品不断,新成立百亿基金高达40只,刷新公募基金市场上年度百亿新发基金的数量纪录。

截至9月27日,今年以来共有1345只新基金成立,数量逼近去年全年。从规模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新基金发行规模达2.32万亿元。从数量和规模上来看,新基金发行依旧火热。

2010年,林小聪刚刚入职国泰基金,那时很多亲戚朋友都会问她基金是做什么的,这个行业并不为普通老百姓所了解。但是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同学、亲戚找她推荐基金产品。“大家都感受到了基金是比较好的理财的一种方式。”林小聪站在基金经理的角度,切身感知到行业的变化。

随着基金产品数量、种类及创新产品越来越多。林小聪也感叹,近年来,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可以用的工具越来越多,但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选择的难度也在加大。

在她眼里,产品专业化、细分化、多样化趋势,实际上是市场需求驱动的结果。例如,五、六年前,市场上更多的产品是完全开放式的,现在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权益基金都开始采用“持有期”的模式,1年、2年、3年,甚至5年持有期都有。“公募为了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比如3年持有期的产品,可以避免投资者追涨杀跌,就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

而站在基金销售或者投资人申购基金的角度来看,上海某中小型基金公司电子商务部总监王伟认为,当前行业正在从2.0过渡到3.0。

他解释道,“1.0时代,投资者接触基金只能是一些线下的渠道,比如银行、券商,大家只能拼命去铺网点来扩大渠道。后来随着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的加入,高效、便捷地将信息传达给投资人,在降本增效的情况下,很多投资人开始从线下往线上转移,这个过程可以视作2.0。”

王伟谈到,基金销售线上化之后,投资者还面临如何选择基金和散户主动投资总赚不到钱的问题。“现在市场上也推出了一些FOF产品,以及近两年试点推出基金投顾业务,都是为了解决投资者盲目择基的问题。”

王伟判断,之后的一个发展趋势和方向,可能就是投资人从“没有人帮我投”到“FOF投顾组合来帮助我选择”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

8月30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表示,近几年来,证监会改革了公募基金产品准入制度,支持公司立足自身所长不断丰富产品类型,稳步扩大基金投顾试点范围,更好满足投资者多样化投资理财需求。目前,公募基金有效账户数达11.9亿个,权益类基金长期业绩显著超过大盘指数,累计向投资者分红3.3万亿元,个人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信赖不断增强,通过投资公募基金入市的趋势正在形成。

“分化”

伴随着基金业的“大增长”,申购资金向头部产品集中,头部基金经理、头部基金公司在管规模持续提升,正在成为当前公募市场的突出特点。

2021年,基金行业依旧在加速前行。截至9月27日,今年前三季度新基金发行规模达2.32万亿元。但是,据统计,今年以来,有5家大型基金公司的新发基金规模超过千亿元,而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新发规模不到3亿元,一些基金公司甚至面临新发产品募集失败、管理规模持续萎缩等困境。头部公司“吃肉”、中小公司“喝汤”的态势继续强化,行业分化正愈演愈烈。

在杨德龙看来,这种分化也即是行业激烈竞争的体现。虽然整个基金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向上,产品数量急剧增加并趋于多元化,但是行业竞争也在加剧。受到投资者欢迎的产品取得大发展,而不能适应市场的产品则出现了发行失败或规模不断下降的现象,分化比较严重。

2006年,在王伟刚刚入行的时候,基金公司只有几十家,现在则已经发展到100多家,扩张的速度非常之快。“早些年头部基金公司多渠道抢占资源,资源向他们倾斜,这也造成了后面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发展起来比较艰难,马太效应下有焦虑也是正常现象。”王伟说。

华南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对于基金行业来说,无论是整体还是细分来看,早已经“卷”起来了。“资源越来越向头部公司集聚,在头部公司内部,资源又向少数明星基金经理集聚。”

从今年一季度排名中可以看到,排在前25位左右的基金经理,基本上是掌握了整个公募基金接近60%-70%的资金量。例如,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景顺长城基金混合型基金规模为2236.22亿元,该公司旗下顶流基金经理刘彦春一人在管的6只混合型基金(合并份额)规模合计1163.01亿元,占比52%。

普益标准根据基金公司半年报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基金公司非货币型资产管理规模超过千亿的已经达到35家,较去年同期增加7家。市场前35家基金公司非货规模占全市场80%以上,后43家基金公司非货规模占比不足1%。基金公司头部效应越来越显著,市场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杨德龙感觉,分化还体现在业绩上。他进一步补充道,“虽然说近两年基金整体业绩表现还不错,但业绩好和差的产品首尾相差超过100%,今年有一部分基金盈利,但是还有很多基金亏损。”杨德龙认为,这种分化背后是可能与市场风格变化有关,因为不同年份,强势板块不同,基金重仓不同板块的表现也就不一样。

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今年以来回报超过80%的基金有3只,回报超过70%的基金共有24只(不同份额未合并),与此同时,有1只基金跌幅超过50%,首尾差距超过130%,还有7只跌幅超过30%。

2017-2020年,在林小聪看来,实际上都是所谓的核心资产的牛年,投资者的关注度更多集中在少数股票上;今年实际上是市场的这种“老风格”的转换,或者称之为核心资产的一种退潮,市场开始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她觉得,核心资产的市场,投资者研究的公司数量不需要很多,但是在今年多样化的市场中,对于研究和投资的广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研的难度加大。

林小聪认为,无论是面对行业分化还是竞争,最核心的就是要把业绩做好。从公司整体层面来说,就是做好投研架构、投研梯队和投研文化建设;从基金经理的角度来说,就是做好研究,不断学习,把研究成果最后落实成投资的净值。

“裹挟”

上述华南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坦言,“行业的大发展给我们从基金业人员带来了高收入,同时伴生的还有更大的压力。这就好像是被卷在一股汹涌向前的浪潮中,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必须不断向前。”

今年以来,他按时下班的次数屈指可数,行业竞争大,内部竞争也大。他感觉,行业大增长的潮流裹挟着每一位从业者,充斥着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焦虑。“行业竞争越来越严重,压力都挺大。”华东某中型基金公司品牌部人士也感受颇深,比如,今年不少基金公司加大了直播和路演频次,基金公司直播到深夜、基金经理高频参与路演不断引发关注和热议,这些都只是撕开了行业激烈竞争的一角。

基金行业正在述说着“鱼和熊掌”的故事。

事实上,近年来公募赚钱效应凸显,基金作为高薪行业,也吸引着更多的人才涌入。

根据今年上半年基金公司半年报盈利情况显示,头部35家基金公司在上半年市场震荡中仍实现了经营业绩的丰收。净利润数据绝大多数较去年实现正增长,净利润平均增长51%。

从近日各大基金公司秋季校招情况来看,许多基金公司也开出了优厚的条件吸引优秀毕业生加入。例如,鹏华基金给出的条件是,硕士应届毕业生税前基本工资1.2万-1.6万元/月起步(不含奖金、现金福利);中欧基金给出“核心员工持股计划、百万保额的医疗保险、定制化的住房补助”。

杨德龙也感受到,人才正在向基金行业集聚,适应着行业大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涌现出一批批明星基金经理。“特别是头部的从业人员,拥有比较大的知名度和光环,这是以前行业不具有的特征。”杨德龙说。

林小聪也体会到,整个行业的竞争的确是越来越激烈了,行业当中的每位从业者的那种紧迫感和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在感受到压力的同时,大家也都在努力。“只有业绩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她认为,基金经理最核心的工作就是把业绩做好,为持有人创造财富。

在王伟看来,在行业大发展、竞争不断加剧的浪潮中,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更应该清醒地去摸索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思考自身擅长什么,可以突破的方向,并在此前提下练好公司整体的内功,构建起包括后台、营销、投研方面的优势。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伟为化名)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华东新闻中心记者
主要关注金融衍生品领域,重点报道期货、大宗商品、租赁、信托等市场动态。 新闻线索可联系邮箱:chenshan@eeo.com.cn。